日本動畫電影相較於美國為何難以走向世界?

投入太低,無論是製作費用還是宣傳費用,都遠遠低於迪斯尼。


日本動畫目前成本最高的是吉卜力的輝夜姬,大致是5000萬美元,第二名是2000多萬的蒸汽男孩,1000萬在日本動畫預算中已經算得上驚天鉅製,只有吉卜力這個檔次的公司才玩得起,而美國動畫電影上億的遍地走,5000萬都算小成本。日本動畫電影的票房一般是百萬美元級別,還不到迪斯尼一部動畫票房的百分之一,甚至都不如迪斯尼做一部CG動畫花掉的電費多。這種票房下製作成本自然上不去,製作成本上不去票房也就沒有,惡性循環。


高投入就意味著高質量,不管迪斯尼動畫如何低幼,日本如何黃暴,圖像水平始終是美國吊打日本,很多人覺得日本3D動畫差,其實日本2D動畫更差,日本2D動畫與迪斯尼的差距,遠大於中國動畫和日本動畫的差距。畫面做那麼好乾什麼,當然是騙錢啦,對大部分普通人來說,動畫的畫面夠勁,內容人畜無害,就行了。後來大家發現3D畫面更加酷炫,更能吸引文盲,於是2D動畫的創始人迪斯尼被迫全面轉向3D動畫,直接導致了美國2D動畫的衰退。


日本動畫業規模雖大,但都是少數高水平大師帶一幫民工,迪斯尼那種用大師當洗腳婢用的玩法只有它家才有可能。所以龐大如美國,也只養得起一個迪斯尼,當年夢工廠試水動畫一賠到底,皮克斯異軍突起最後還是與迪斯尼合併,這是美式動畫電影的市場規律決定的。當然,如果日本整合全國動畫大師,搞一個山寨迪斯尼還是有可能的,畢竟吉卜力就是為了這個目標組建的。但是少數精銳必須放棄日本動畫的優勢,這就得不償失了。


日本動畫的最大優勢是什麼?動漫題材聯動。雖然最高票房一般屬於原創動畫,但是市場的主體是大量幾百萬甚至幾十萬成本的漫畫改編動畫,比如太子忍和柯南,這些動畫由不同的出版集團和電視臺投資,搞少數精銳就等於說市場上絕大部分人要退出,這是根本不現實的。日本漫畫題材多而廣,使得動畫市場極度分化。你如果問金田一的粉絲,別做續集了,把錢省下來做柯南好不好啊,人家肯定抽死你。完全相同的題材還有這麼大分歧,搞少數精銳第二天日本就爆發革命了。


題材更是問題,要瞄準全世界市場的話,大部分日本動畫都要死,宮崎駿《龍貓》這樣的戀童罪證,《幽靈公主》這樣的黃暴毒草,《起風了》這樣的軍國主義招魂作,能指望美國那些否認進化論的白人基督教徒家長帶著自己孩子去看?你猜猜《起風了》遭到批判最多的是哪一點?主人公為侵略戰爭服務?錯,是因為主人公經常吸菸,容易教壞未成年觀眾


日本做原創動畫的主要是已經成名的大師,在藝術上有相當追求,高田勳敢燒5000萬去做沒人看的水彩動畫,宮崎駿還全力支持他,迪斯尼永遠不可能有這樣的情懷。你讓日本動畫大師去做迪斯尼那種全家福電影,埋一點不陰不陽的政治正確,博小資們的掌聲,還不如直接槍斃他們算了。


總有人說迪斯尼的作品不僅老少咸宜而且還很有內涵,哎呦,動物城那種程度的影射都叫有內涵,日本動畫導演豈不是托爾斯泰再世。

日本動畫電影相較於美國為何難以走向世界?


希柚動漫原創作品——環保衛士


播放

暫停

進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試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