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忙,永遠帶不來高收益

前段時間跟人討論副業的問題,結果好多人說幹保潔幹保安,去搬磚,還有說去幹司機。不能說這些工作不好,但從時間成本來說,卻是最低效的工作,工作時間很長,收益很低,也就是所說的窮忙。窮忙看起來很努力,卻沒有帶來很多收益,還給人一種虛幻的充實感,幹得越久,越沒有時間思考更深層的東西。這種工作還有個特點,就是現錢現結,錢的刺激很明顯,每次拿錢滿足感很高。但我們知道賺大錢的人都喜歡延遲滿足,總是想著長遠,寧願短時間少拿錢,不拿錢,也要學會掙大錢的本事,做一個長期主義者。

窮忙,永遠帶不來高收益。雖然說做事總是考慮收益,不免給人一種功利主義的感覺。我要說的是鑽進錢眼裡不對,但考慮長期收益是我們一生最重要課題。越多的收益才能體現我們的價值,無論你說做了多少貢獻,未給家人帶來富裕的生活,沒有自由選擇的權利,那麼你的價值是打了折扣的。有了足夠的錢,才能在解決問題時遊刃有餘,所以要有強烈的致富渴望。做任何一件事要想想能不能為長期收益做貢獻,如果不能,就要減少這種低效活動。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花在無意義的娛樂上的時間多,在追求長期收益的思考就少了。例如看經典書籍和刷言情劇,言情劇除了滿足幻想外,對賺取收益一點幫助都沒有,書籍卻能引發我們思考,專業書籍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金融書籍讓我們明白金錢的遊戲。

減少窮忙,就是要把時間花在重要的事情上。巴菲特說過,每天總是把時間花在最要的事情上。他的習慣是列出每天要做的25件事,把不重要的事去掉,只做最重要的5件事,久而久之,形成習慣,就不會做無意義的事了。這就形成了自己的標準作業程序,也就是SOP,不用提醒,就有自己的規範和自律能力。例如股票投資,時間都花在企業分析上,關注優秀的企業和正直的管理層,減少盯盤看盤,濾去無意義的噪聲消息,人的精力也旺盛了,不那麼焦慮了,長期收益也不會差,這就是把時間都放在價值分析上了。工作上,把時間都放在個人技能的提升上,減少無意義的社交,以及無建設性的勾心鬥角,建立透明共享的合作關係,工作的效率更高了。總之,好的工作都是可衡量和具有放大性的,如果你的勞動時間無法量化價值的,那麼就不應該花太多時間,如果你的勞動成果無法影響更多的人,那麼你的勞動就是低效的,要麼提高效率,要麼改變賽道。人最寶貴的是時間,如何安排你的時間,決定你擁有多大的格局,未來能掙多少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