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項目—連氏飲膳製作技藝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項目—連氏飲膳製作技藝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項目—連氏飲膳製作技藝


播放

暫停

進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試試


連氏飲膳製作技藝始創於1561年,被中國文化報譽為“御膳史上的文化瑰寶”。1561年,連氏國醫文化祖師連成玉以《黃帝內經》“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以及他所感悟的“五茶為清、五豆為疏”為指導,以中醫所倡導的“酸甜苦辣鹹澀淡”七味共攝為實踐基礎,以“五臟同調、六腑安和、七味入口、四季康寧”為理念,創立了“七味六和”平衡膳食理論,構建了連氏 飲膳食養體系。

四百五十多年來,連氏飲膳歷經十七代人傳承,其中的“七味六和”配方技術和製作技藝主要是以世代相傳的《連氏飲膳二五味珍方錄》為載體進行傳授。

連氏飲膳經過了兩個大的歷史發展階段:

其一是連氏家族傳承階段,歷經十五代族親傳承,其中還誕生了由於貢獻突出而被載入《連氏族譜》人物誌的八位代表性傳承人,包括:連成玉、連思盛、連廣衡、連德馨、連子諾、連仲錦、連國正、連汝安;

其二是社會傳承階段,主要傳承人包括連氏飲膳十六世傳承人、世界中餐業聯合會食藥養生委員會副主席焦明耀、國際餐飲協會淮海代表處秘書長桑大明、中國飯店業協會名廚委員會副主席嶽更生、華夏御膳(北京)中醫研究院秘書長李建書;十七世傳承人北京一品滇餐飲公司董事長杜玉斌、鄭州早八點餐飲公司董事長李猛、臨沂市飯店烹飪協會秘書長張興滿、山東省烹飪協會副秘書長楊德友、北京順義區烹飪協會副秘書長解懷兵、中國烹飪大師王友紅、中國藥膳大師李濤等。

連氏飲膳的基本特徵包括五個方面:

一是獨創的“七味六和”平衡膳食理論:不僅倡導“酸甜苦辣鹹澀淡”七味共攝,避免偏性偏味,強調食物性味功效的多樣性與簡約性,保持均衡的飲食狀態;而且倡導 “和天地之道,和四時之序,和物華之寶,和六親之樂,和臟腑之機,和唇舌之福”的“六和”飲食理念,強調飲食規律、環境、食材、條件、標準和諧統一,從而達到理想的健康境界。

二是獨特的飲膳製作技藝十六字祖訓:“四時為序、五行為本、六和為性、七味為效”。強調飲食要隨著季節時令的不同、五臟六腑強弱的差異、個人體質的變化等情況,靈活調配食材、性味和功效,以達到“七味共攝、四季康寧”的養生狀態。

三是獨有的健康飲食十六字理念:“以簡為要、以久為效、少補壯洩、陰陽皆調”。強調飲食養生必須具有做法簡單方便、味道清和平易、便於在生活中堅持長期食用,同時在選材上貫徹“虛實補瀉”的配伍原則,才能達到平衡陰陽、調養身體的效果。

四是獨具風采的文化特色,四百多年來,連氏飲膳傳人始終沿襲著當年明朝慈聖太后李綵鳳多以各種詩詞歌賦為連氏飲膳進行命名的傳統,如以李白名句命名“六和凝香茶”、以《詩經》名句命名“六和窈窕蜜”、以劉禹錫名句命名“六和鴻儒酒”、以蘇軾名句命名“六和盈盈奶茶”、以《尚書》名句命名“七味五福糕”、以盧綸名句命名“七味玲瓏豆”、以《論語》名句命名“七味行必果酥”等,幾乎品品有出處,款款有典故,在飲食文化史上別具風格、詩意盎然。

五是獨樹一幟的量效製作標準,根據養生功效的需求,連氏飲膳嚴格貫徹了“七味六和”理論和方法,將各種養生食物的組合方式以均量二味主食加五味功能性食材的標準配伍製作,被業界專家譽為中國食養藥膳標準化的先驅。

連氏飲膳傳承人制作技藝展示 世界中餐業聯合會食藥養生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烹飪大師焦明耀製作七味烤山雞和山東省烹飪協會副秘書長、中國烹飪大師楊德友製作七味玉竹燉老鴿。

七味烤山雞

首先取主料:三黃公雞

輔料:蔥.姜.蒜以及石斛、黨參、黃芪、大棗、茯苓、黃精、甘草、丁香等七味六和食養材料.

製作方法:

雞淨膛去淋巴.用蔥薑蒜醃製10分鐘 然後放入油鍋炸至7分熟,

七味六和功能性食材放入雞腹中.

將麵粉,雞蛋,糖粉,黃油,吉士粉,泡打粉攪拌均勻,搓透柔光,附在包裹好的雞生坯(雞用保鮮紙和錫紙包裹好形狀),用烤箱烤至!

七味玉竹燉老鴿。

首先取主料:老鴿一隻

輔料:人參,玉竹,桂圓,紅棗,枸杞子,肉桂等七味六和食養材料,以及食鹽等香辛料.

製作方法:老鴿剁塊冷水下鍋放入幾片姜焯水.

鴿子放入燉鍋加入準備好的香料

大火煮沸後轉中火燉一個半小時

出鍋前加入七味六和功能性食材

加入適量鹽調味出鍋

一份味道誘人營養豐富,益氣養陰的美味佳餚即告完成.

連氏飲膳的“七味六和”平衡膳食理論及其生活方式對於復興中國飲食養生文化、造福人類健康具有極大的助益。原毛澤東主席保健醫生王鶴濱先生特別題詞盛讚連氏飲膳:“酸甜苦辣鹹澀淡,七味相融去其偏;五穀果畜菜豆茶,六和口福樂百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