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百校行”志願宣講團足跡遍佈10多個省份280餘所高校

他們把紅色文化種子播進大學生心田

●團隊平均年齡23歲,3年多來開展宣講400多場,聽眾近3萬人

●創新宣講途徑,通過微信公眾號、QQ空間、微博和百度貼吧等平臺,設立專題定期推送沂蒙精神文章和宣講活動開展情況

●獲評“全國最佳志願服務項目”“山東省最佳志願服務項目”,入選“山東省宣傳文化思想工作案例選編”

□ 本報記者 劉一穎 王原

4月24日,臨沂市蒙陰縣湖濱路微夢想驛站,記者見到了“沂蒙精神百校行”志願宣講團的志願者們:他們正學唱歌曲《跟著共產黨走》《沂蒙山小調》,排練舞蹈《沂蒙頌》。他們要將紅色歌曲和舞蹈帶進大學,為下一階段的宣講作準備。

“沂蒙精神百校行”志願宣講團發起人李偉告訴記者,近4年的時間裡,這支紅色基因傳承團隊,足跡已遍佈10多個省份的70多座城市,在全國280餘所高校開展宣講活動,共計開展宣講400多場,聽眾近3萬人,大學生自發簽名十餘萬個。

2019年10月,復旦大學江灣校區生命科學學院F區報告廳,110名博士生、碩士生黨員聆聽“沂蒙精神百校行”志願宣講。觀看過沂蒙精神紀錄片後,志願者王友超向大家講述可歌可泣的沂蒙故事。2019級碩士生王玥一邊聆聽,一邊擦著淚水。她激動地說:“沒想到參加此次宣講,我會有這麼大收穫!當我聽到沂蒙紅嫂肩扛火線橋的感人故事時,眼淚止不住落下來。沂蒙紅嫂無私無畏的精神給我力量,指引我在人生路上堅定前行。”

這是“沂蒙精神百校行”志願宣講團在省外高校舉行規模最大的一場宣講活動。為了讓更多的青年人瞭解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宣講團還創新宣講途徑,採用青年人喜聞樂見的線上方式,通過微信公眾號、QQ空間、微博和百度貼吧等平臺,設立專題定期推送沂蒙精神文章和宣講活動開展情況。

不能忘卻革命先烈以鮮血澆灌理想的英勇事蹟,更不能忘卻英雄前輩用生命捍衛信仰的執著堅守。為了讓“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感染、鼓舞更多青年學子,2016年10月,由蒙陰縣微夢想公益團隊的大學生志願者組成的“沂蒙精神百校行”志願宣講團,在紅色老區誕生。李偉出生於1995年,被問及為何組建宣講團,他說:“我們出生和成長在沂蒙這片紅色熱土,從小聽著紅色故事長大。作為新時期沂蒙兒女,我們深知今天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當好紅色故事的宣講員是我們的使命與擔當。”

“你們年輕人自覺爭當沂蒙精神的傳承者、踐行者和弘揚者,積極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傳統的精神十分可貴。”活動開展前期,志願者首先拜訪了沂蒙精神傳承促進會會長、“沂蒙母親”王換於的孫女於愛梅,聆聽英雄故事,汲取精神力量。對前來學習、自覺傳承紅色文化的“沂蒙精神百校行”志願宣講團,於愛梅為他們點贊,並寄語志願者:“不斷加深學習,當好沂蒙精神宣講員。”全國勞動模範、九間棚村黨委書記劉嘉坤也被前來學習的志願者打動,併為他們“站臺”:“‘沂蒙精神百校行活動’是宣傳沂蒙精神的有效形式,希望大學生們能夠講好沂蒙故事。”“時代楷模”、代村社區黨委書記王傳喜希望志願者們大力弘揚沂蒙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讓沂蒙精神走進更多的大學,讓紅色基因代代傳承。

沂蒙革命紀念館、孟良崮戰役紀念館、沂蒙六姐妹紀念館、大青山戰役紀念館、沂蒙紅嫂紀念館……這些黨性教育基地都留下了“沂蒙精神百校行”志願宣講團認真學習的身影。此外,他們還翻閱大量書籍史料,儘可能全面深刻地瞭解發生在沂蒙大地上的動人故事,不斷汲取紅色養料,加強內部培訓學習,為講好紅色故事作足準備。

正是“沂蒙精神百校行”志願宣講團多年如一日的踐行,為大學生學習紅色文化提供了途徑,贏得了社會的認可:“全國最佳志願服務項目”“山東省最佳志願服務項目”、臨沂市首屆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金獎,入選“山東省宣傳文化思想工作案例選編”……

回顧這些年的付出與收穫,“沂蒙精神百校行”志願宣講團副團長吳一凡說:“這些年有困難、有快樂,是紅色文化給予的力量讓我們堅持了下來。無論未來遇到多少困難,我們都會一直走下去。”

李偉告訴記者,他們已經安排好了今年的工作計劃,前去拜訪革命先烈的後代,收集整理革命將帥在沂蒙戰鬥和工作的歷史,為活動開展做好史料鋪墊。為了加強內部教育學習,他們還將面向全體志願者開展“講述紅色故事,弘揚沂蒙精神”宣講大賽,傳遞信仰力量。

揮手告別這支平均年齡只有23歲的年輕隊伍,沂蒙精神正透過他們堅定的眸子閃光,紅色基因正在他們奔騰的熱血中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