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挖掘創業機會,用挖掘機肯定不行,我來告訴你風口在哪裡?

說到創業,首先你得找到一個機會。

既然所有人都想找好機會,那麼如何在複雜的市場信息中挖掘出這樣的機會呢?

用挖掘機顯然不行,憑藉一時的靈感顯然也不靠譜,難道真的“靠人品”,好機會都是撞的?

以下5個商業理論告訴你,“好機會”原來是可以預測的!

精準識別下面5個市場信號,你也可以“順勢而起”!

市場需要非消費者

非消費者是指因缺乏資金或者不夠便利而放棄某種消費的人,非消費者的存在使得創業者能夠在“大公司看不見的領域”發起破壞式創新,顛覆傳統的商業模式。

相比於消費者,“非消費者”更加在乎低價、便捷和易用,他們能忍受產品質量低下,因為“有產品可用”總比“沒產品可用”要強。

無數的破壞式創新來自這個領域:

太陽能先在非洲取得成功。

怎麼挖掘創業機會,用挖掘機肯定不行,我來告訴你風口在哪裡?

太陽能比火電性能更差—比如電壓不穩,但是具有低價和便捷優勢(火電必須集中供電,但是太陽能可以自家發電)。太陽能一開始在美國推廣失敗,因為美國人已經是“火電”的消費者,他們對用電質量要求很高,太陽能無法滿足需求。但是太陽能卻在非洲最先取得成功,因為非洲很多地方沒有“國家電網”,對非洲人來說,太陽能可以讓他們自己發電,即使發電質量差,但是總比沒有電可用要好。

索尼WALKMAN便攜式收音機進攻“非消費者”

剛推出時,索尼WALKMAN比傳統大型收音機音質差很多,但是具有低價和便捷的優勢(體積小)。因此它沒有去進攻當時的主流消費者(已經開始聽收音機的人),而是聚焦“非消費者”—那些因為買不起大型收音機或者經常出門在外而無法享受音樂的人。對這部分非消費者來說,WALKMAN雖然音質差,但是有音樂可聽總比沒有要強。

怎麼挖掘創業機會,用挖掘機肯定不行,我來告訴你風口在哪裡?

(後來WALKMAN音質不斷提升,又被差音質的mp3顛覆,是一樣的道理)

蘋果個人電腦

蘋果個人電腦比當時流行的“小型機(商用)”性能差很多,但是具備低價優勢。因此它沒有去進攻被“小型機”佔據的公司市場,而是聚焦沒有電腦可用的個人。對這些非消費者來說,個人電腦雖然比不上公司採購的小型機,但是回家後有個電腦可用總比沒有要強。

美圖秀秀

作為圖像處理軟件,美圖秀秀比PS的功能要差,但是更簡潔易用。因此它沒有去進攻被PS佔據的專業市場—也就是那群看不起別人用美圖的PS高手們。而是進攻非消費者—他們沒有精力而且也懶得學PS這麼複雜的軟件,以前想修圖只得找朋友。對他們來說,美圖秀秀即使功能永遠比不上PS,但是有個修圖軟件可用總比啥都不會用要強。

怎麼挖掘創業機會,用挖掘機肯定不行,我來告訴你風口在哪裡?

臉萌

臉萌是漫畫頭像生成軟件,雖然不如真正的漫畫那樣高度相似面孔,但是更加簡潔易用—經過簡單拼接,即可生成你的漫畫頭像。它進攻漫畫頭像的非消費者—他們自己不會漫畫,以前想漫畫只能找朋友幫忙。對他們來說,即使臉萌的漫畫效果永遠比不上真正的原創漫畫,但是自己能把自己頭像漫畫出來總比沒有要強。

質量不一定總是重要!

從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當大公司已經佔據了高質量的消費者市場時,往往總有一部分消費者是被放棄的,如果用質量沒那麼好,但是更加低價和便捷的產品進攻這部分“非消費者”,往往能在大公司“看不見的地方”對他們發起衝擊。

就像著名棒球運動員威利•基勒說的"他們不在哪裡,就在哪裡打敗他們。"

那麼如何準確識別“非消費者”呢?

你可以觀察是否有一群人因為以下的某些原因而不得不放棄高質量產品:

①價格太貴。

創業者使命:“第一次,人們終於可以買得起或者用得起XX了!”

(沃爾瑪VS百貨店、美林證券VS高盛、華為VS思科、西南航空VS美國其他航空公司、本田摩托車VS哈雷、噴墨打印機VS激光打印機、知乎VS個人諮詢服務)

②體積太大、太重。

創業者使命:“第一次,人們終於可以在某個情景下(比如出遊時)使用XX了”

(索尼WALKMANVS大型收音機、耳機VS音響、耳塞VS耳機、平板電腦VS筆記本、速溶咖啡VS咖啡機咖啡、移動電源VS電源)

③必須集中到一個地方或者集中一個時間。

創業者使命:“第一次,人們終於可以在家做XX了!或者,人們終於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XX了!”

(在線教育VS線下教育、在線購物VS線下購物、個人太陽能VS國家電網、3D打印機VS大型工廠、個人電腦VS公司用的計算機、家教服務VS上學)

④必須花費很多精力才能學會或者使用。

創業者使命:“第一次,人們可以自己做XX了!”

(美圖秀秀VSPhotoshop、臉萌VS漫畫頭像、柯達傻瓜相機VS傳統相機、微博VS個人博客)

以上的對比案例中(比如“在線教育VS線下教育”),前者是定位非消費者者的破壞性創新,它們質量更差以至於在初期達不到主流消費者需求,但是卻往往更加低價、便捷和簡單易用,讓那些本來買不起、搬不動、走不遠、學不會的消費者第一次享受到了服務。

看到本文的同時,何不看看自己周圍有哪些“非消費者”呢?說不定這就是一個大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