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应该做到言而有信:曾子杀猪的故事,不愧是大师

曾子(前505~前432)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境内)人。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为孔子的重要弟子之一,他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被后世尊为宗圣。

做人应该做到言而有信:曾子杀猪的故事,不愧是大师

  儒家经典《论语》有曾子关于“三省吾身”、“慎终追远”等论述,而另两部经典《大学》和《孝经》据传是曾子及其门人的述著,其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以及“以孝为本”的思想,对中国人有着深远的影响。做人应该做到言而有信:曾子杀猪的故事,不愧是大师

曾子主张齐家以孝,修身用诚,并言传身教。先秦典籍《韩非子》就记载了一个曾子烹彘的故事,后人又称之为曾子杀猪,故事描述了曾子通过信守诺言来教子诚信。 做人应该做到言而有信:曾子杀猪的故事,不愧是大师 

一次,他的妻子出门去市场买东西,她的儿子扯着衣襟,又哭又闹,要跟着去玩。曾子妻被闹得没有法子,就弯下腰哄他说:“你回去吧,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小儿子咽着口水,方才罢休。妻子一回到家里,只见曾子正拿着绳索在捆肥猪,旁边还插着一把雪亮的尖刀。“你疯了!”曾子赶紧拦住他说,“哄孩子的话,你何必当真呢?”

做人应该做到言而有信:曾子杀猪的故事,不愧是大师

  曾子严肃地说:“孩子太小,分不清是非,他什么都跟父母学,你骗他,他就会学会欺骗。做母亲的欺骗自己儿子,做儿子的不相信自己母亲,这样还有家教吗?”曾子说完,还是把猪杀了,煮给儿子吃。做人应该做到言而有信:曾子杀猪的故事,不愧是大师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做人应该做到言而有信:曾子杀猪的故事,不愧是大师

  这故事告诉我们:诚实才是人最可贵的品质。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为子女做出榜样,要像曾子那样,说一句,算一句,绝不欺骗孩子,以培养诚实的品德。

做人应该做到言而有信:曾子杀猪的故事,不愧是大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