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第三城之争:郑州取代青岛就在眼前

毫无疑问,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稳居北方第一、第二城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而青岛连续20年经济总量排在北方第三位,很多青岛市民会以北方第三城自居。曾经沈阳和大连有过异议,但是随着青岛经济遥遥领先沈阳大连之后,就没有了这种声音。不过最近几年,随着郑州评上国家中心城市,与青岛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郑州和青岛又有了北方第三城之争,青岛和郑州谁是北方第三城?目前来说青岛略微领先。

北方第三城之争:郑州取代青岛就在眼前

1、经济总量

青岛2019年GDP为11741.3 亿元,排名全国15名,增长6.5%,郑州GDP为11589.7亿元,比上年增长6.5%,紧随青岛后面,全国排名第16名。目前青岛以微弱的优势领先于郑州,就看后面几年谁的增长率高了,但是纵观近几年,2017年青岛GDP全国排名12,而郑州排名17,一个升一个降,郑州大有超越青岛的趋势。

北方第三城之争:郑州取代青岛就在眼前

2、国家对青岛和郑州的定位

郑州:河南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青岛: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

2017年郑州被批准为国家中心城市,而山东也上报了青岛,一直未批,现在青岛又面临着济南的竞争。本来在国家定位差不多的城市,现在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郑州有了很强的助推力,河南省全省甚至辐射到鲁西南区域内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等要素向郑州汇集,促进了郑州快速发展。而山东发展比较均匀,青岛在省内面临着济南、烟台的竞争,又是计划单列市,没有来自省里和周边的支持,可谓是孤军奋战。

北方第三城之争:郑州取代青岛就在眼前

3、教育科研方面

青岛共有各类大专院校26所。研究生5万人,本专科阶段在校生36.6万人。

北方第三城之争:郑州取代青岛就在眼前


北方第三城之争:郑州取代青岛就在眼前

郑州市全市普通本专科院校61所,研究生3万人,本专科学生99.3万人。

北方第三城之争:郑州取代青岛就在眼前

在教育科研方面,郑州的数量领先,但高校和科研院所质量不如青岛。青岛下的力气比较大,也来源于海滨城市独特的魅力和领导对教育科研的重视,在以前的基础上,最近几年青岛吸引了大批高校举校搬迁或者办青岛校区,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分支机构纷纷落户青岛。尤其海洋科技方面,有985的中国海洋大学和中科院海洋所,青岛算是海洋科技的中心。对于留住人才方面青岛应该继续发力。

4、交通方面

铁路方面:陇海铁路、京广铁路两大干线十字交汇郑州,郑州是全国普通铁路和高速铁路网中唯一的“双十字”,被称为中国铁路的心脏,在青岛在山东半岛,属于铁路上的偏远地带。

航空方面:青岛2019年全年航空旅客吞吐量2556万人次,航空货邮吞吐量26万吨;而郑州2017年机场旅客吞吐量2429.9万人次,跟青岛2019年不相上下,货邮吞吐量50.27万吨,货物吞吐量郑州几乎是青岛的一倍。不过青岛正在加快建设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到时候青岛会成为双机场城市,可能会有所改善。

航运方面:青岛港是中国沿黄河流域和环太平洋西岸的国际贸易口岸和中转枢纽,2019年,青岛港货物吞吐量5.1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101万TEU,郑州不临海临江,这个海港优势是郑州不能比的。

北方第三城之争:郑州取代青岛就在眼前

5、青岛和郑州的人口情况

2019年郑州全市年末常住人口达1035.2万人,而青岛人口只有940万。河南省是户籍第一大省,郑州又是省会,在强省会推动下,郑州的体量会随着河南一起增大,山东虽然人口多,但是在济南和烟台在引流,人口不会快速向青岛聚集,郑州人口增长的空间远远大于青岛。

6、青岛和郑州的产业情况

产业方面,目前郑州带动了制造业的聚集,短板仍十分明显,没有知名品牌,而青岛则有海尔海信青岛啤酒等很多国际知名品牌。郑州高新技术企业2019年总数达到2048家,2019年青岛已经达到了3829家。郑州发展的品质暂时还是比不过青岛。

北方第三城之争:郑州取代青岛就在眼前

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又是强省会,得到了河南省大力支持,周边地区对郑州支持力度也大。而青岛要面临济南和烟台的竞争,面临着山东省多中心的格局,受到很大约束。但是青岛孤军奋斗了几十年,经济发展品质好,高端层次人才聚集的规模和质量比较好。郑州和青岛北方第三城之争,青岛略微领先。目前青岛争取国家中心城市都费劲,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吹不擂,守住北方第三城的地位的前景还是很乐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