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億!江津持續優化金融信貸營商環境

“架金融橋,走科技路。”4月26日,記者從江津區科技局獲悉,截至今年3月底,我區推出的創業種子基金、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專利質押融資貸款三大科技金融產品,為我區中小企業貸款融資18.6億元。

18.6億!江津持續優化金融信貸營商環境

長期以來,融資難問題一直是困擾著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尤其是科技型企業,他們具有技術和專利等無形資產,成長性好,但往往風險也較高,大多數企業難以拿廠房或土地等固定資產做抵押,想要通過傳統融資、借貸的方式拿到資金非常困難。

為解決科技型企業的發展壯大面臨的難題,近年來,我區針對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的發展難題,設立創業種子基金、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風險補償基金,以及專利質押融資貸款,構建科技金融服務聯盟,整合財政、銀行和社會資金,幫助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對接金融資源,拓寬融資渠道,為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注入源頭活水。

18.6億!江津持續優化金融信貸營商環境

高科技含量的新興產業始於創新、成於資本,資金從何而來?2016年,我區出臺了《重慶市江津區創業種子投資基金管理辦法(試行)》,設立5000萬元創業種子投資基金,以免息信用貸款、公益參股、債轉股等方式服務於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為創新創業人才拓寬金融服務渠道,進而吸引創業投資、天使投資、信貸資本等支持企業發展。

區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通過創業種子投資基金的支持,科技局讓創新點子項目變成了8家企業;培育了4家初創企業為科技型企業;20家企業成功複評高新技術企業;5家企業認定為高成長企業。其中,重慶霏洋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掛牌新三板。截至目前,我區創業種子基金已投放兩批,以免息信用貸款的方式支持企業33家,共計1500萬元。

18.6億!江津持續優化金融信貸營商環境

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風險補償基金是我區保障企業創新發展的又一大有效措施。

2017年,我區正式加入重慶市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改革試點,與市級財政共同出資設立了規模為2億元的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風險補償基金。截至今年3月底,全區累計支持240家(次)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超過4.45億元,為全部到位資金的22倍,居全市區縣第一。

知識產權一頭連著創新,一頭連著市場,是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最後一公里”。

為了使科技與金融更好地結合,解決研發型企業的資金需求,2017年我區還出臺了《江津區科技創新激勵扶持辦法》。針對高新技術企業、高成長性企業,區科技局引導企業與銀行對接,將有效專利作抵押物,從銀行獲得授信貸款,企業完成相關登記手續並按期還本付息後,區級財政給予50%的貸款利息補助,單戶企業補助總額不超過200萬元。

18.6億!江津持續優化金融信貸營商環境

隨著該政策的出臺,我區的專利質押融資貸款呈現出快速增長的勢頭。截至2019底,我區專利質押融資貸款達7億元。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區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科技金融為中小型企業融資難問題提供了有效路徑。隨著《江津區科技創新激勵扶持辦法》、《江津區科技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10條激勵政策》的相繼出臺,增強全區自主創新意識,鼓勵加大研發投入,近3年有755家(次)企事業單位享受科技激勵扶持資金近2億元。

18.6億!江津持續優化金融信貸營商環境

不僅如此,我區還聚焦創新主體,堅持規模與質量並重、傳統與新興並行,培育發展創新主體。積極搭建人才發展平臺,依託孵化器、眾創空間等平臺開展創新創業活動,促進人才交流互助合作,高標準打造市級、國家級眾創空間和孵化器,帶動創客創新創業,目前全區共建成眾創空間13個。遴選一批優質的科技金融、工業設計、檢驗檢測、知識產權等服務機構入駐江津,為企業開展科研活動提供服務,營造良好氛圍。

環境好,則人才聚、事業興。正是我區以科技金融服務為抓手,努力打造全區良好的營商環境,才使我區為企業家提供了更大的幹事創業舞臺。數據顯示,目前全區高新技術企業已達172家,科技型企業達752家,高成長企業 32 家,每萬人發明專利數達9.21件。全區累計引進院士專家團隊6個,建成院士專家工作站5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1個,科技創新工作取得豐碩成果。

防控小貼士

外出就餐要分餐,避免聚集就餐

外出就餐是調節口味的方式,也是以實際行動支持餐飲業復工復產。但建議大家儘量少聚餐,如果聚餐也應當控制人數,座位保持一定距離並使用公筷分餐。在辦公場所、食堂等環境下,也應避免聚集就餐。

江津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陸海銀 實習記者 雷浩

通訊員 漆晉婧

值班副主任 易志慧

編審 吳剛 責任編輯 陳玲

18.6億!江津持續優化金融信貸營商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