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文化飯走致富路 ——山丹縣“非遺扶貧”助推脫貧攻堅小記

原標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吃文化飯走致富路 ——山丹縣“非遺扶貧”助推脫貧攻堅小記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甘肅在行動#

一根根麥稈經過工藝師的巧手反轉、粘貼、烙印等十幾道工序後,變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畫作……4月24日,由省委宣傳部組織開展的“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主題全媒體集中採訪活動”走進山丹縣“非遺扶貧工坊”採訪時,幾名婦女正圍坐在老師身旁學習麥稈畫的製作。

吃文化飯走致富路 ——山丹縣“非遺扶貧”助推脫貧攻堅小記

山丹縣依託全縣27個非遺傳習所,建立了“非遺扶貧工坊”,找準非遺傳統技藝和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結合點,把扶貧與扶志、扶智結合起來,為脫貧攻堅注入了新活力。

據瞭解,“非遺扶貧工坊”採取“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研發設計+手工作坊生產+培訓員工+展示展覽+營銷隊伍”的全產業發展模式,研發創新出多元素文創產品20多個系列1000餘種產品,並通過“線上銷售+線下製作”模式,讓非遺文化與市場對接,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家住山丹縣霍城鎮的陳迎霞,因家裡有老人和小孩需要照顧,不能隨丈夫一起外出打工,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她同“非遺扶貧工坊”結了緣。

“我對這份工作非常滿意,農忙時可下地料理莊稼,閒暇時再繡幾針,全是手工活,工坊按件記薪,忙農活、照看家、掙錢都不耽誤。”陳迎霞告訴記者,憑此技藝,她一年下來能掙上萬元。

據山丹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副局長曹斌介紹,近年來,山丹縣積極動員、招募全縣各鄉鎮、村社建檔立卡貧困戶,協調“山丹花饃”“手工編織”“石木堂”“剪紙”“山丹烙畫”等非遺傳習所吸納貧困戶勞動力200多人,人均每月穩定增收1000至2400元。

同時,山丹縣積極開展非遺創意產品的研發和生產,藉助生產、流通、銷售等手段,在加大傳統工藝傳承保護的同時,創新技藝,將傳統工藝與醫養、旅遊、文物複製等多元文化相融合,研發創作出了“山丹宣紙烙畫”“紅棗木醫藥枕”“燻蒸儀”“玉硯滴”“花饃”等文創產品2000多件。依託文創產品立項積極向上申報爭取項目資金,扶持發展“非遺扶貧工坊”,既傳承了傳統非遺技術,又讓貧困戶在家裡增收致富,穩定脫貧。

來源:新甘肅·甘肅法制報記者 張萍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