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陽4名兒童被埋身亡談網絡在社會事件中的作用定位

原陽發生4名兒童在工地被埋身亡事件,讓我們很是痛心!4個鮮活生命的離去迅速在互聯網發酵,進而演變成一場指責、審判、同情摻雜的網絡狂歡。

有人指責家長沒有帶好孩子,沒有盡好監管責任;有人指責工地安全措施不到位,安全防範存有漏洞;還有人甚至質疑這麼大的孩子應有什麼樣的安全意識?更甚者還有各種各樣的腦洞大開!讓我們目不暇接!這些網絡上鋪天蓋地的信息能對事件解決起到什麼作用?監管督促的成分不能說沒有,但更多的是對逝者的不尊重,是對逝者家人的再次傷害,是對公平正義的嚴重干擾!這些從歷次網絡事件中也能有深切的感受。

從原陽4名兒童被埋身亡談網絡在社會事件中的作用定位


一是跟風的網民變身審判官,讓正義如何維護?在網上發聲的絕大多數都同你我一樣,身處千里之遠,置身事件之外,所瞭解的除了官方簡短的通報之外,都是些無從考證的信息。而很多人僅憑這些信息就開始了所謂“正義”的審判,能否公平不得而知!比如轟動一時的“小鳳雅事件”,因為捐款問題在網絡上迅速發酵,給其家人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傷害,最終雖然事實得以還原,但給當事人留下的痛也許只有他們自己能夠體會!還有當年更為轟動的“我爸是李剛事件”,多年之後在網絡上也出現了不同的事實版本。試想千千萬萬置身事外的網民僅憑捕風捉影獲得的信息而進行的審判,怎麼去保證公平正義?律師施曉俊說:“以愛之名,對弱者施暴,是人間最大的惡”。

從原陽4名兒童被埋身亡談網絡在社會事件中的作用定位


二是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給黨和國家形象抹黑。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整天虎視眈眈,生怕沒有這樣的機會,迅速從中作梗,煽動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跟風起鬨,讓“真相”偏離事實,以“正義”之名審判社會,給黨和國家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最終傷及的自然也是我們這些普普通通的吃瓜群眾!

從原陽4名兒童被埋身亡談網絡在社會事件中的作用定位


三是作為普通網民我們到底該怎麼做?其實很簡單,只需要我們少些指責發難,多些理解釋惑;少些跟風造謠,多些事實還原;少些定性審判,多些理性見解!就像面對這次4名兒童被埋身亡事件,我們不是跟風起鬨,也不是胡亂指責,更不是妄加審判,而更多的應該是去還原事實真相,是去思考怎麼防範事件再次發生,不讓悲劇重演!

從原陽4名兒童被埋身亡談網絡在社會事件中的作用定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