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將21億遺產都留給老伴,兒子為瓜分遺產,將99歲母親告上法庭!

全世界的母親是多麼的相像!她們的心始終一樣,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這世間最牢固最無私且最毫無保留的莫過於母親對孩子的愛,但世間沒有永恆的絕對,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有些人的母子親情顯得那般廉價不堪,絲毫無視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孝道,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間谷,天地雖廣大,難容忤逆族。

一、畫壇名將

許麟廬,1916年10月19日—2011年8月9日,又名德麟,我國著名國畫家、書法家、書畫鑑賞家,1939年與我國著名畫師溥心奮先生結為忘年交,在1945年拜齊白石大師為師。拜師學藝13年左右,終得齊白石大師的真諦。

他將21億遺產都留給老伴,兒子為瓜分遺產,將99歲母親告上法庭!

1945年我國風雲動盪的時代結束後,許麟廬便舉家搬遷至北京,隨後在北京結識了我國著名畫家,許麟廬的老鄉李苦禪先生,他看許麟廬的畫和齊白石老先生頗有相似的風韻,向齊白石老先生積極引薦許麟廬。

但當時白石老先生已年過半百,求畫之人頗多,不得以在門口寫上,“身體抱恙,停止見客”,直到李苦禪陪同許麟廬來拜訪,齊白石大師被許麟廬的聰穎睿智所打動,不顧自己的高齡,毅然決然的收他為關門弟子。後來許麟廬陪伴其13年之久,直到白石老先生過世,齊白石對他言傳身教,許麟廬也不負眾望,緊聽老師的教誨,他們兩人的過往也造就了一段師徒佳話。直至今日,許麟廬家中依舊掛著老師的畫像。

在他從事筆墨丹青70年中,博覽了眾多書畫名作,吸取鑽研揚州八家、吳昌碩等名家的筆墨技法。在自己的藝術繪畫中融入戲曲民藝的風格,取長補短,孜孜不倦,刻苦奮鬥,在無數個不眠不休的夜晚裡,創作出了他那獨具一格的藝術繪畫風格。

他將21億遺產都留給老伴,兒子為瓜分遺產,將99歲母親告上法庭!

他深得白石以形寫神的竅妙,借物象以抒發自己的筆墨畫技,用筆墨表達內在的感受和情趣,他用自己的激情畫作,畫出個性、畫出風格,終成為齊白石大師得意門生。

許麟廬主張繼承傳統,博採眾長,更應發展傳統,不斷創新。他牢記白石老人的教導“學我者生,似我者亡”,“要學我的心,不要學我的手”,並強調“人品至上,人沒有豪氣,畫也沒有豪氣”。

許麟廬先生的畫作也引發了一部分人對中國畫作探討和研究。首先總結歷史,站在現在的角度去重新思考老一輩畫家對藝術創作的態度,深入研究畫作藝術的基礎規律,把中國傳統文化琢磨透徹,再借力引進西方的畫作藝術風格。但又不能急於求成,現代中國畫家必定要有自己獨特的創作藝術風格,才能使我們的畫作藝術被全世界人民所接受,讚揚。

二、三兒子引發戰爭

作為我國著名優秀國畫大師,許麟廬1934年畢業於我國天津商業學校,與王齡文結為妻子孕育八個子女,孩子大多也從事藝術工作。

他將21億遺產都留給老伴,兒子為瓜分遺產,將99歲母親告上法庭!

人食五穀雜糧,2011年8月9日,許麟廬因病過世,享年95歲,在許麟廬先生辭世前曾手書遺囑,自己所有的財產都留給自己的夫人王齡文,此遺產高達21億,其中包括許麟廬留下的72張字畫,和3把紫砂壺

世事難料,2012年7月10日王齡文收到了一紙自己孩子的訴狀書。在我們看來這是多麼不符合邏輯的事情,自己含辛茹苦養育了十幾年的孩子將自己告上了法庭,作為一位母親她該感到多麼的心寒。

因為是高額遺產,所以並不是所有子女都認同父親的遺囑,甚至他們要求鑑定遺囑真偽,而三兒子認為,自己作為父親的法定繼承人,理應分割父親留下的名人畫作。

在開庭當天,三兒子主張法定繼承,首先是作為妻子的王齡文分得夫妻共同財產一半,剩下的一半再均分給各個子女。面對三兒子的法定繼承,王齡文不以為然,拿出了丈夫生前寫下的遺囑,宣紙上的遺囑,內容為:“我許麟廬百年以後,我的一切文物、字畫及所有財產歸我夫人王齡文所有。我許麟廬(許德麟)二〇一〇年九月二日所立遺囑。”

他將21億遺產都留給老伴,兒子為瓜分遺產,將99歲母親告上法庭!

同時提交的還有一張拍攝於許麟廬畫室“竹簫齋”照片,王齡文提交的手書遺囑,與照片中王齡文拿的內容完全一致,僅僅只是沒有手印與印章,經過鑑定,照片並未經過修改。

於是,遺產分割的焦點也全部放在了遺囑是否為真,如果遺囑為真,那麼許麟廬的遺產將全部為王齡文所有。但即便如此,三兒子依舊對遺產存在質疑。

對於此次案件還存在很多說法,三兒子在告訴記者,如果他沒有訴諸法庭,在母親繼承遺產後,這些可能會全部繼承給正在照顧母親的弟弟,三兒子希望能公平合理的分得父親遺產。

三、看似“溫暖”的家庭早已支離破碎

著名詩人艾青和許麟廬家有多年的交情,在他和自己的回憶中,他們說道“許麟廬一家是很好的,孩子們也懂事乖巧”。

遺憾的是,如今許家瀕臨支離破碎,已非外人曾經看上去的那麼美好。一位參與許家遺產案糾紛的代理律師反問記者:“一個和諧溫暖的家庭,兒子會10年不與父母來往嗎?又怎麼會為了遺產,搞得相互告來告去

?”

他將21億遺產都留給老伴,兒子為瓜分遺產,將99歲母親告上法庭!

其實在外人看來“美好”“和諧”的許麟廬一家早已不似當年。孩子告母親,兄弟相爭孝道,更有甚之,或許子女之間的冷漠早就潛藏已久,據許麟廬三女兒的女兒瞭解到,自從母親過世之後,她好像就被許家遺忘了,都沒有再去過姥爺家。

甚至許麟廬過世時都沒有人告訴她,她還是在出差途中知道的消息,她匆匆趕到北京,想送姥爺最後一程,卻最終沒站到親屬隊伍中,只能以群眾身份參加,她也無法解釋為什麼許家對她不聞不問。

四、究竟誰輸誰贏

10月13日法宣最終判王齡文手書遺囑有效,許麟廬遺產最終歸王齡文所有,可判決後三子仍然不服,依舊提出上訴。可當時王陵文已有99歲高齡,或許三子就是想以這樣的方式把自己的母親耗到最後。

在後來的媒體採訪中,王齡文說到氣憤之處,說道,她想登報,與三兒子斷絕關係。代理人高子程說,老太太現在非常氣憤,對於子女告自己的行為非常不解。

他將21億遺產都留給老伴,兒子為瓜分遺產,將99歲母親告上法庭!

自己養育長大的孩子做出這樣的事,怎能不讓人感到心寒。在中華傳統美德孝道里,父母、子女都是最為重要的親情,血濃於水。如果連自己的家人都謀權算計,那這個人真的就沒有仁義道德可講了,或許也有人認為三兒子不過是在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罷了。

但是在那麼多次的敗訴中,他仍然不服,堅持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合乎理法的,三兒子這樣的做法不禁讓人覺得,在他眼裡賦予他們生命,對他有養育之恩的母親卻比不過那21億的字畫遺產。

即便是素不相識的路人,也講究“點到為止,誤傷人性命”,更何況這個人是自己的母親。其實,許麟廬留下的遺產,不管三兒子勝也好,母親勝也罷。旁人不過一看而過,評論各站一方,最終也許他輸掉的是許家的顏面,更是他們之間的親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