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做對這三點,才能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

情商(EQ)又稱情緒智力,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感情、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

那麼,什麼樣的孩子才是高情商的孩子呢?

我們都知道何炅何老師是被公認的高情商的人之一,他無論是熒屏上還是私下,都能特別能去關注別人的感受,說話做事情都能照顧到每個人的情緒,不會讓人難堪,有強大的同理心和接受力。


父母做對這三點,才能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


高情商在現實中往往表現為:

能尊重自己和他人,接受別人的觀點(接受不代表贊同)。

能承受壓力,接納自己,捍衛自己的價值觀。

我們怎麼才能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呢?

簡·尼爾森博士在《正面管教》一書中指出,孩子的性情和基因有著很大的關係,但是和養育環境的關係更大。

高情商的品質,是長期愛的滋養的養育結果,不是刻意說教練習的成果。


父母做對這三點,才能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


這需要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做到:

一、為孩子提供孩子真正需要的東西。

孩子除了吃喝以外,真正需要的東西不是平板電腦,不是名牌衣服,不是豪華旅遊,而是被尊重,被熱愛,被肯定,被鼓勵。

我們常常提到的“無條件的愛”,其實就是尊重孩子是另一個人,而不是你的物品;熱愛孩子是你的孩子,而不是因為他表現的好。

孩子真正需要的這些東西,可以為孩子提供成長的能力和勇氣。讓孩子明白自己的價值,明白自己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做成功一些事情。給孩子勇氣去和這個社會交流,去練就自己的生存本領和人生技能。

如果你能滿足孩子的這些需求,他就能夠成長為一個有能力、機智、快樂的人。


父母做對這三點,才能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


二、和善而堅定地對待孩子的行為和犯的錯誤。

說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真的很難。

相信大部分父母都對孩子發過脾氣,無論是兩三歲還是七八歲,甚至是十幾歲,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道路上身心俱疲,但是孩子似乎都不領情。

其實這是我們運用了錯誤的養育方式,管教的精髓在於教而不是管,我們管的太多反而讓孩子與我們的預期漸行漸遠。

和善,表明的是你對孩子作為一個人的尊重,並強調教給孩子有價值的技能。

堅定,表明你要用必要的行動支持你說的話,幫助孩子瞭解你說話是算數的。

這裡面說出了我們養育孩子的真諦:教給孩子技能,幫助孩子。

所以說,在養育孩子中,只有我們做到本著教給孩子技能,幫助孩子成長的原則,溫和對待孩子的一切行為和犯的錯誤,相信我們的孩子會成為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人。


父母做對這三點,才能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


三、以身作則,做好孩子的榜樣。

簡·尼爾森博士在《正面管教》一書中指出,人類大腦中的“鏡像神經元”會幫助你的孩子搞清楚怎樣去模仿你。“鏡像神經元”能感知身體的動作面部表情和情緒,並讓大腦準備好重複它所“看到”的。

這就是為什麼你在教育孩子時的行為比你說的話更有力量的原因。

所以說,想讓孩子成為一個高情商的人,那麼父母在這方面必須努力為孩子做一個良好的榜樣。

你尊重孩子,孩子就會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你責罵埋怨孩子,孩子就會推卸責任,沒有擔當。

你鼓勵孩子,孩子就會建立自信,相信任何事情都會通過努力完成。即便沒有成功,也能接受結果。

你嘲諷挖苦孩子,孩子就會自卑畏縮,沒有做事情的勇氣,而且經常去嘲笑別人。

你經常對孩子微笑,擁抱,孩子的心就生活中在陽光中。

你經常對孩子發火,冷漠,孩子的心就被堅冰包裹。

你接納孩子的愛好,興趣,接受孩子的 不完全,孩子就會樂於接納自己,會更加自信,更容易優秀。

總之,高情商者表現的種種行為,你在孩子身上運用到了,孩子也會看見並運用這些行為,才能最終成為一個品質優秀,情商很高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