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我希望能讓孩子讀一本活的“百科全書”!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

閱讀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不僅是考試的需要,也是未來成長的需要。

那麼,在這樣的日子,最該給孩子讀什麼樣的書呢?

我希望不是某一套“書”,而是一本“活”的書。

“世界讀書日”,我希望能讓孩子讀一本活的“百科全書”!

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實,這主要從父母對孩子性格養成、習慣養成方面說的。但我們知道,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是一位老師教出來的,成長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更多人和事的影響。

不過,這個漫長的成長經歷中,總有個別人對你的成長是影響最大的。或許是你的家人,或許是你的老師,又或許是你的朋友。

當我們反思這些經歷時,其實從這些人身上,收穫最多的往往不是知識,而是人格、行為、觀念等方面的影響

“世界讀書日”,我希望能讓孩子讀一本活的“百科全書”!

比如,梁啟超的子女,號稱“一門三院士,九子皆俊才”。梁啟超自身的學問自不必說,但是他一生漂泊,並沒有太多的時間來親自教育子女,他給子女更多地是樹立了榜樣,做出了終身致學、孜孜以求的表率。

而且,梁啟超的九個子女,並非在他所擅長的領域做出了突出成就,而是分別在詩詞研究、建築學、考古學、經濟學、火箭控制系統學等諸多領域成為佼佼者。

“世界讀書日”,我希望能讓孩子讀一本活的“百科全書”!

那麼,梁啟超是如何做到的呢?

書信是他教育子女的主要方式。由於長期過著流亡生活,無法當面與子女溝通,他便時常通過書信,表達對子女成長的關愛,表達對子女的期望。這一封封書信就像微信、微博一樣,架起了他與子女們溝通的橋樑。

梁啟超沒有授業,但卻一直在傳道解惑。而這正是子女成長過程中,最為需要的。梁啟超作為父親、作為長者,就是靠這一點一滴,靠細心耐心,培養出了最出色的子女。

所以,作為父母,教孩子學業或安排孩子的學業,並非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應是與孩子心的交流

“世界讀書日”,我希望能讓孩子讀一本活的“百科全書”!

再比如,被稱為“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的蘇門三父子,蘇洵和他的兩個兒子蘇軾、蘇轍,同列唐宋八大家,但蘇軾的藝術成就最高,而蘇轍的官做得最大

如果單純從成就上看,雖然蘇洵在歷史上值得稱道,但卻“輸”給了自己的兩個兒子。不過,這也正是父母所期望的,否則,歷史上的偉人都必須有強於己的父母,那麼,教育也就失去了意義。

“世界讀書日”,我希望能讓孩子讀一本活的“百科全書”!

其實,蘇洵教育兩個兒子時,起初並不順利。尤其是蘇軾,小時候十分貪玩,不愛學習。於是,蘇洵想了一個辦法,經常拿著一本書在看,但就是不讓蘇軾看自己在學什麼。

久而久之,蘇軾勾起了好奇心,也開始專心閱讀。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看的書越來越多,學識也越來越大,因而才能取得如此成就。

由此可見,蘇洵作為父親是十分出色的。他沒有采取強迫的方式,而是抓住孩子成長期的特點,通過誘導的方式,來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可謂是古代一位深諳兒童教育之道的專家了。

“世界讀書日”,我希望能讓孩子讀一本活的“百科全書”!

與梁啟超一樣,蘇洵關注的不是孩子學了多少知識,而是他們未來的成長和發展。因為只有自己想去學,才能有所成就。否則,單純靠父母教,孩子是很難超越父母的成就的。

“世界讀書日”,我希望能讓孩子讀一本活的“百科全書”!

今天的社會發展更快,知識更新更快。但教育孩子的基本道理沒變,基本規律沒變,只是形式發生了變化。我們獲取知識的方式更便捷,獲取知識的渠道更多樣。

相信即使是現在最著名的專家,也不敢與梁啟超、蘇洵及其子女們相提並論。我們無法達到他們所達到的成就,但是他們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卻是可以學會的。

“世界讀書日”,我希望能讓孩子讀一本活的“百科全書”!

我覺得,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與孩子共同成長和進步。因為只要父母樹立了榜樣,孩子才會更有前進的動力;只有父母用心陪伴,孩子才會感受到愛和關懷。而這一切,完全可以轉化到陪伴孩子的學習過程中。

我期望,未來自己能夠成為孩子“活”的“百科全書”。每天與她一起閱讀、一起學習,既要了解她學習的進展,又要為她的成長而學。

既要學她所學的,以便能更好地解決她學習和生活中的困惑;又要學對她成長有益的,她所不瞭解的知識和道理,變成她手中“活”的書籍,可以隨時供她取用。

相信,在這樣的陪伴下,即使孩子沒有取得多大的成就,我們共同成長的經歷也是最難忘的、最值得紀念的,這樣的人生應該是有意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