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蹲膝蓋不超過腳尖?真理還是謬論?

深蹲膝蓋不可以超過腳尖”

這一句話在國內的健身房被人們深信不疑!

在最初的學習階段,當人家告訴我深蹲膝蓋超過腳尖“這會受傷”時,沒有人會質疑,畢竟這是有經驗的老師,拿著有權威性的教材來告訴你有這麼一回事,沒有理由不接受,我們學到了更多關於人體的構造,與功能性動作模式,幾乎早就忘了我好像之前曾經死記著“膝蓋不能超過腳尖”這回事了。深蹲除了是一項和好的訓練動作之外,也是一項檢測身體活動素質的很好選擇。

深蹲膝蓋不超過腳尖?真理還是謬論?


深蹲膝蓋不超過腳尖?真理還是謬論?


那麼,深蹲膝蓋不超過腳尖?說答案吧,可以超過。

如果有留意其他健美、力量舉選手的訓練,其實不難發現,大部分人深蹲是時候膝關節都會超過腳尖。可能有的人會說,深蹲膝蓋超過腳尖會給膝關節帶來很大的壓力,會導致膝關節損傷,那,是否有迴歸到生活中?回想下,我們日常上廁所的時候,又或者下蹲去撿東西的時候,你的膝蓋是否超過了腳尖?如果有留意其他健美、力量舉選手的訓練,其實不難發現,大部分人深蹲是時候膝關節都會超過腳尖。

有人會說,深蹲膝蓋超過腳尖會給膝關節帶來很大的壓力,會導致膝關節損傷,是否有迴歸到生活中?回想下,我們日常上廁所的時候,又或者下蹲去撿東西的時候,你的膝蓋是否超過了腳尖?

強行膝蓋不超腳,雖然說讓膝關節不超過腳尖是為了避免膝蓋的損傷,這個出發點其實是非常好的,但是,這忽略了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每個人的身體結構、柔韌性都是不一樣的,就比如一個人大腿非常長,而小腿非常短,腳掌也短,這個時候強行要求他按照標準動作下蹲的時候膝關節不超過腳尖,是完全不現實的,即使蹲下去了,臀部肯定會往後坐,重心就會往後偏,那麼就會出現兩種情況。

第一種,用更多的屈髖來代償,通過俯身,把重心前移,來平衡身體。而深蹲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需要讓負重、重心是在一條垂線上運動的,過度俯身導致重心前移,這個時候的重心線和原本的重心線是有一段距離的,這個時候腰椎就需要來承受這個重量,腰椎就成了受害者。(如圖B)

第二種,重心不穩,身體直接向後倒如果只是徒手深蹲還好,如果是負重,那麼難免出現受傷。總的來說,“深蹲的時候膝蓋不能超過腳尖”只是相對而言的,並不是絕對的,不必太在意是否超過腳尖。

  看看什麼樣的深蹲才是標準的?

深蹲膝蓋不超過腳尖?真理還是謬論?

  一個人在最標準的姿勢下蹲,從正面看,腳尖必須有能力朝前,並對其膝蓋,骨盆不能歪斜,體重不能傾向慣用邊;脊柱保持中立。而從側面看,腳跟不能飄起;動作應由屈髖開始,腰背部應該保持中立,特別是下蹲到股骨與地面平行時,小腿應該與軀幹平行(假如是過頂深蹲的話則需加入肱骨)這個檢測並不是看你的大腿有沒有力,而是藉助下蹲這個動作來觀察你的肌肉是否有失衡的狀態,而這些不平衡,往往都不只是一塊肌肉,而是一系列的肌肉有問題所造成的。這些功能性檢測非常好的地方就是讓我們不再只單單用體脂肪來判定一個人的健康與否,同時還加上了身體的活動表現。假如你的身體沒有辦法不受限的活動,那就不能算是正常。

深蹲膝蓋不超過腳尖?真理還是謬論?


深蹲膝蓋不超過腳尖?真理還是謬論?


深蹲膝蓋不超過腳尖?真理還是謬論?


總的來說,深蹲膝蓋超不超腳尖是因人而異的,不必太在意,我們更需要注意的是各個關節的配合,不管是髖關節還是踝關節出了問題,都會影響重心,最終壓力還是會回到我們的腰椎上。因此,練深蹲最好從徒手深蹲開始就把基本的踝關節柔韌性、髖關節柔韌性等問題解決好。並且在日常訓練中還需要多放鬆肌肉、多去調整姿態,以達到更好的姿態和訓練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