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戰名機|紐波特(Niewuport)17戰鬥機

戰鬥機作為一種全新的武器登場之後的兩年裡,湧現出了多種多樣的機型,包括三翼機、四翼機等等。大部分都被淘汰了,只剩下單翼機和雙翼機成為主流機型,人們因為這兩種不同類型戰鬥機各自優劣爭論不休,還有一種看起來頗有希望的機型,稱為半翼機,即一種下翼的面積只有上翼面積一半的雙翼機。這一設計理念的代表是古斯塔夫德拉奇(Gustave Delage),他設計的機翼採用特色鮮明的不等翼弦半翼翼型,內部為V形支架,下翼為單梁結構。也就是紐波特系列機型所採用的佈局形式。

百戰名機|紐波特(Niewuport)17戰鬥機

第一種採用此類翼型的單座戰鬥機是1915年製造的裝80馬力Le Rhone發動機的Nie.11,它的下翼是單梁結構,通過V型支柱支撐上翼面,很快它就有了個“Bebe”的綽號,而且人們用這個綽號來稱呼幾乎所有的紐波特單座戰鬥機。

之後的Nie.16是一個不太成功的機型,採用110馬力Le Rhone發動機,其後續機型Nie.17也採用類似發動機,1916年2月首飛。翼面積顯著增大,結構更加精細,5月即交付使用。這一機型十分成功,儘管有些小問題,但很快裝備了法國幾乎所有驅逐機大隊。部分早期型Nie.17在螺旋槳轉軸末端安裝了固定的半球形整流罩,成為該級別戰鬥機的優秀代表和標杆。

百戰名機|紐波特(Niewuport)17戰鬥機

不過到了1917年7月末,Nie.17已不再是西線最具有統治力的戰鬥機了,德拉奇頑固地拒絕採用全新技術設計新一代戰鬥機,而是依然對他那當時已落伍的基礎翼型進行改進。新的Nie.17bis型飛機裝130馬力Clerget9B發動機,並對機身進行了減阻設計,Nie.23與Nie.17的差別不大,而Nie.24已無法與同時代的斯帕德(Spad)匹敵,逐漸走向邊緣,斷斷續續地生存到一戰結束。所有采用Le Rhone發動機的紐波特戰鬥機總產量達到7200架。

百戰名機|紐波特(Niewuport)17戰鬥機

參數:

型號:Nieuport17 G.1

動力:1臺Le Rhone 9Ja型9缸空冷迴轉式發動機,1200rpm時輸出功率113馬力,雙葉固定槳距木製螺旋槳,內部油箱容積80升。

性能:海平面最大平飛時速165公里,2000米高度最大平飛時速160公里,3000米高度最大平飛時速154公里,爬升至2000米需6分50秒,爬升至3000米需11分30秒,實用升限5300米,續航時間1小時45分鐘。

重量:空重375公斤,負載後重560公斤。

尺度:翼展8.16米,長5.80米,高2.40米,翼面積14.75平米。

武器:1挺7.7毫米維克斯同步機槍,或1挺帶3個各備彈97發彈鼓的7.7毫米路易斯機槍。

本系列文集可按目錄查詢,進入同名公號“六分儀上的地球”,選擇下方菜單:武器裝備▶二戰兵器全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