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期貨37年首次跌入負價,特朗普當天宣佈:要把美國的原油儲備罐全裝滿

《中國經濟週刊》首席評論員 鈕文新

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5月交割的美國紐約WTI輕質原油價格在北京時間4月21日午夜時分每桶跌破10美元,1小時後跌破5美元,再過1小時跌破1美元,而期間最低成交價只有0.01美元。什麼概念?該合約前一交易日收盤價為每桶18.27美元,而就在過去的24小時,最大跌幅接近100%,除非跑得快,否則多頭將無一倖免地爆倉。

這還不算什麼。北京時間4月21日凌晨1:18,芝加哥交易所提示風險稱:5月交割的WTI原油期貨價格恐怕會跌入負值。果然,1小時後的凌晨2:18,5月交割的WTI原油價格出現第一筆“負價交易”,而此後則一發不可收拾,凌晨3時,距離5月交割的WTI原油期貨在最後一個交易日結束還有2小時,該合約創下舉世震驚的成交價:-40.31美元/桶。這是什麼意思?如果此時買入WTI的5月合約,將可“以每桶倒貼40美元”的價格獲得德克薩斯輕質原油現貨。

說實話,很少見過期貨“負價交易”的情況,這也是美國原油期貨37年首次跌入負價。

顯然,當期貨價格為零時,多頭投機客手中的期貨合約已經變成廢紙,最多認栽出局,而總不會“貼錢”出售合約。那誰還有動力繼續把期貨價格拋到“負價格”區間?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手持大量石油現貨庫存的供應商。從最近的情況看,美國石油庫存高企,每週1500萬桶以上的新增庫存壓力巨大,而儲油成本也大幅攀升,所以原油現貨供應商不堪重負,有些已經寧願賠錢也要把庫存甩掉。所以,在期貨交易的最後時刻,期貨價格向現貨價格靠攏,出現“負價交易”也在情理之中。

但問題是:誰會充當甩貨者的交易對手?顯然是立即需要現貨、且有能力從產地把石油運出來的買家,比如石油煉化企業。不錯,此時此刻的WTI原油期貨市場已經變成了德克薩斯輕質原油的現貨拍賣場。期貨市場變成現貨市場並不奇怪,尤其是在某一期貨合約的最後交易時刻,一般都是代表現貨商的“套保盤”進行最後的多空角力,最終達成現貨交割。5月交割的WTI原油期貨將於美國東部時間本週二(4月21日)完成交割,而現在所表達出的最終現貨交割價格是:負37.63美元一桶。

紐約WTI石油期貨市場1983年開盤,在迄今37年的過程中,從未出現過某一石油期貨合約“負價交割”,所以2020年4月20日凌晨5時至21日凌晨5時——紐約原油期貨市場上這24小時中的戲劇性變化,必將載入期貨市場史冊。

原油期貨37年首次跌入負價,特朗普當天宣佈:要把美國的原油儲備罐全裝滿

從現在起,WTI原油6月交割的合約將成為紐約原油期貨市場中最活躍的品種。北京時間2020年4月21日凌晨,這個品種也於當日出現了最大19%以上的暴跌,價格依然維繫在每桶20美元以上,但已經創出該合約自2月21日暴跌以來的新低:每桶20.19美元。

油價暴跌自有其自身的內在邏輯。很顯然,當下最大的邏輯就是全球爆發疫情,經濟和社會活動大量停擺,以致油品需求銳減。石油市場普遍的估計是:疫情已經導致全球原油需求減少約1/3,而OPEC和俄羅斯的減產幅度根本不足以對沖需求的減少。但問題是:為什麼同樣的環境下,同樣是5月交割的歐洲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並未出現美國一樣的慘烈暴跌,而依然維繫在24美元/桶附近。

據瞭解,構成價格差異的原因是:布倫特原油是“水運原油”,開採後直接上船運走,但美國德克薩斯石油屬於“內陸原油”,開採後必須依託管道運到位於俄克拉荷馬州的庫欣儲油基地或某海路運輸港口、甚至需要陸地運輸,如果港口被疫情襲擾而停擺,就必然導致油庫爆滿。所以,目前現貨跌至負價區間的原油通常都是內陸石油,除美國以外,還有加拿大、俄羅斯等。

對於美國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在20日罕見跌入負值,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當天的白宮記者會上表示,美國將趁此時機,額外購入7500萬桶原油,存滿美國的戰略原油儲備。

不過,來自美國能源部4月15日公佈的數據,截至4月10日,美國商業原油庫存當週新增1920萬桶至5.036億桶,刷新此前創下的1520萬桶史上最大單週增長。在原油現貨市場上,各方最為擔心的是:美國主要原油儲備基地、位於俄克拉荷馬州的庫欣基地,其石油庫存正在接近極限。荷蘭合作銀行大宗商品策略分析師指出:目前,設在庫欣的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交割中心,其原油庫存已經高達5500萬桶,而歷史最高紀錄是2017年4月創下的6900萬桶,其全部運轉能力為9200萬桶。按照目前每週約500萬桶的庫存增速,庫欣的原油庫存用不了兩個月就會爆滿。

如此存儲狀況拉高石油存儲成本。來自庫欣的數據顯示:期限為12到18個月的石油存儲成本為每桶每月60美分,但6個月之內的短期存儲成本卻為每桶每月1美元。比庫欣石油存儲成本更甚的是:海上浮動存儲成本。按照行規,通過VLCC在海上每天都飄著1億桶原油儲量,但現在已經有60艘VLCC裝滿原油,儲量增加到1.6億桶,這是過去10年間的最高點。統計顯示,VLCC平均成本已從2月中旬的每天3萬美元,上漲到現在的每天21萬美元,漲幅高達600%。按此價格,每噸原油6個月在海上存儲成本約為57.33美元。所謂VLCC是指:20萬至30萬噸(200萬桶以上)的超大型油輪,是目前標準的海洋運油工具。

華爾街分析師指出:煉油企業正在以歷史性的規模和速度拒絕接收石油現貨,而美國石油儲量也在以歷史性的速度上衝極限,這樣的供求關係必將造成進一步的痛苦,直到市場跌至谷底或新型冠狀病毒清除。不過,在他們看來,前者會首先到來。

不錯,上述問題都是非常嚴重的問題,也正因這樣的嚴重問題,而必然觸發另一個更為核心的內在邏輯:石油期貨市場已經失去了“現貨市場健康、有效”的關鍵基礎或根基。實際上,疫情已經導致石油現貨市場大亂,供求關係嚴重失衡,加之所有產油國爭奪市場而完全不具一致行動力。所以,原油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已經喪失,以至於所有驚悚的市場事件都會發生。

國際石油價格是否就此見底?給出肯定答案的概率很高。至少,見底預期已經在市場上有所表達。儘管石油現貨多得無處安置,但投資者普遍預期這將是一個短期現象。隨著歐美各國“放棄疫情抵抗”而將重心傾斜於經濟恢復,原油現貨需要勢必大幅上升。正是這樣的判斷,使得投資者最近開始抄底石油。據統計,在過去一個月的時間裡,美國原油ETF持倉量增漲400%以上,目前原油ETF頭寸已達創紀錄的4億桶;過去一週有近15億美元湧入原油ETF市場,在紐約原油期貨市場上,持倉量最大的6月份合約超過1/4的倉位被原油ETF基金持有,如果再考慮其他一些投資基金的持倉,原油持倉規模更超過1/3。

但是,這其中存在巨大風險。歐美解除隔離並不意味著疫情已經過去,更不意味著經濟立即可以恢復。畢竟疫情現在還在發酵過程中,而解除隔離是否會帶來更大惡果?這是個重大的不確定因素。所以,就算油價見底,並在目前水平下有所回升,也不能證明決定油價的根本因素——供求關係會立即恢復健康有序。實際上,油價今天這樣的表現,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市場定價失敗”的結果。未來,大疫攪動之下的石油市場失靈,讓投資者不能過度指望可預期的市場供求關係發揮定價作用。

責編 | 呂江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