謎語是謎語,詩歌是詩歌,如若既有謎語又有詩呢?

謎語詩又叫隱語詩、詩謎、謎詩、燈謎詩、槁砧詩、廋語詩。謎語是謎語,詩歌是詩歌,二者不可等量齊觀;把謎語與詩歌結合起來便是謎語詩。謎語與詩歌結合其藝術性妙不可言,不信你來看!

詠物謎詩--詠物詩,詩面上絕不能提及本物,近似隱語,所以可視為詩謎。詩可看作謎面,題目可看作謎底。詩中有謎,謎在詩中,亦詩亦謎,別具一格

來一首我們最熟悉的《畫》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在遠處可以看見山有青翠的顏色,在近處卻聽不到流水的聲音。春天過去了,但花兒還是常開不敗,人走近了,枝頭上的鳥兒卻紋絲不動。

謎語是謎語,詩歌是詩歌,如若既有謎語又有詩呢?

《春燕》

春風一夜到衡陽,楚水燕山萬里長;

莫道春來又歸去,江南雖好是他鄉。

乍一讀,我以為它是在寫景抒情;其實它是一首謎語詩,謎底是"大雁"。一夜間,春風吹遍了衡陽城,雁兒盤算著路程,準備立刻從楚水邊飛回燕山旁。不要怪我春天一來就要回去,江南雖好,卻是他鄉!

謎語是謎語,詩歌是詩歌,如若既有謎語又有詩呢?

物謎詩--物謎詩一般要領會全詩的意思才能猜中謎底。

陳眉公的《精輯時興雅謎》中所載字謎

偶因一語(雨)蒙抬舉,反為多情(晴)又別離,

送得郎君歸去後,倚闌獨自淚淋漓。

謎底“傘”。用了雙關、擬人、諧音等手法。

《紅樓夢》第22回賈元春作了一首謎語詩

能使妖魔膽盡摧,身如束帛氣如雷。

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謎底是爆竹。爆竹又叫炮仗,是我國民間在節日或喜慶時燃放的。第一句說這種東西能使妖魔喪膽,因為古人以為爆竹能驅除鬼魅。第二句寫爆竹的外形像緊緊捆紮成圈的絲織品,它的聲響有如疾雷。第三四句寫爆竹一聲轟響之後,回頭看去已成了灰燼,這就是氣壯如雷的爆竹最後的結尾。每一句都緊緊扣住爆竹的特徵來寫。

謎語是謎語,詩歌是詩歌,如若既有謎語又有詩呢?

人名謎詩

《隱謎》王安石

佳人佯醉索人扶,露出胸前白雪膚。

走入帳中尋不見,任他風水滿江湖。

這首詩謎起初沒有破解,後由一位著名學者鄭子瑜先生所破,鄭子瑜先生在《中國修辭學史稿》一書中,曾對這首詩謎破解:首句“佳人佯醉索人扶”以諧音衍義為“假倒”,再諧音作“賈島”;第二句“露出胸前白雪膚”衍義為“肋白”,再諧音作“李白”;第三句“走入繡幃尋不見”衍義為“羅隱”;末尾四句,“任他風雨滿江湖”衍義為“潘(水溢貌)浪”,再作諧音“潘閬”。李白、賈島、羅隱、潘閬,四人皆為唐代著名詩人。

謎語是謎語,詩歌是詩歌,如若既有謎語又有詩呢?

宋周密《齊東野語》卷二十《隱語》載:

人人皆戴子瞻帽(仲長統),君實新來轉一官(司馬遷)。

門狀送還王介甫(謝安石),潞公身上不曾寒(溫彥博)。

詩中用“君實”借代“司馬”(司馬光字君實),用“介甫”借代“安石”(王安石字介甫),用“潞公”借代“彥博”(文彥博封號潞國公)。就是採用姓氏與字借代、字與姓名借代、封號與姓名借代的方法。

謎語是謎語,詩歌是詩歌,如若既有謎語又有詩呢?

字謎詩--是以字為謎底的詩,也稱廋語詩、隱語詩。它的謎面主要是將字形分解,而將謎底隱藏其中。所用詩句多數著眼於字形,有的則兼釋字義,有的字謎詩全篇同一謎底;有的則是一句詩一個謎底,全篇組成一句隱語。

二形一體,四支八頭,

四八一八,飛泉仰流。

謎底:井

日長夜斷愁幾許。 月

高處無口幾人來。 亮

一人遊戈芳草地。 代

十士腳花披蓑移。 表

天鵝展翅鳥已去。 我

白勺享酒無意義。 的

空餘一釣三點雨。 心

謎語是謎語,詩歌是詩歌,如若既有謎語又有詩呢?

好了,古詩詞中幾種謎語詩解讀完畢,不知大家猜出了幾個呢?最後,再留一首有趣的詠物謎詩,供大家賞猜,一起開動腦筋吧!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