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對“藥方子” 拔掉“窮根子”——探索精準扶貧的龍泉驛實踐

開對“藥方子” 拔掉“窮根子”——探索精準扶貧的龍泉驛實踐

資料圖片

龍泉驛區位於“天府之國”成都市東部,是成都市“11+2”中心城區之一,是國家級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成都中法生態園、中德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基地所在地,也是國務院正式命名的“中國水蜜桃之鄉”,區域經濟綜合實力位居“全國百強區”第27位。十多年來,龍泉驛區創新探索、科學作為,走出了一條具有龍泉驛特點的精準扶貧之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出發,把扶貧開發工作納入“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作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重點任務,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按照中央和省、市關於精準扶貧的系列決策部署,龍泉驛區創新精準扶貧之策,通過“四個以”——以城市化帶動精準扶貧、以產業化支撐精準扶貧、以鄉村振興鞏固精準扶貧、以政策兜底保障精準扶貧,真正斬斷貧困的根,讓城鄉群眾的生活越來越幸福。

在做好區內精準扶貧工作的同時,龍泉驛區還按照中央和省、市要求,積極開展對口援助甘孜縣、市域定點幫扶簡陽市貧困鄉,派出援藏幹部和扶貧專幹、提供產業扶持、建立產業基地,真正實現了被幫扶縣、被幫扶鄉的精準脫貧。

以城市化帶動精準扶貧

生態移民 住進新社區享受新生活

萬興鄉是龍泉驛區一個典型的城郊傳統山區農業鄉,幅員51平方公里,人口1.3萬人。為了徹底解決萬興鄉山區群眾面臨的出行難、吃水難、看病難、讀書難、買賣難、就業難、通訊難、增收難、避險難等問題,龍泉驛區大力推進萬興鄉實施整鄉生態移民,7個行政村1.3萬名群眾於2017年底分房並逐漸安居入住西河鎮闕家村生態移民集中安置區,實現了群眾鄉城空間轉換和生產生活方式根本變革,書寫了移民安居新生活。

移民充分安居。移民戶均擁有1.5套城市高品質住房,人均住房面積35平方米,享有城市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配套,戶均房產價值由不足7萬元躍升到70萬元以上。

移民充分就業。通過搞培訓、促就業從根本上解決了移民群眾就業難的問題,生態移民就業率達95%以上,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通過各村入股的方式建設“集體經濟綜合體”,村民有了長期穩定的分紅。收入水平實現倍增,實現了從單一務農收入到工資收入、集體分紅收入、房租收入、社保等多元收入轉變。

移民充分保障。實現了由養兒防老向城鎮社保養老的轉變,符合條件的移民全部納入城鎮職工養老、醫療、失業保險和城鎮最低生活保障體系,達到退休年齡的老人每月可以領取1300元以上的養老金。人人享有農集區過渡期的物業管理補貼等多項福利。基本上實現了“移得進、穩得住、早脫貧、快致富”的目標。

萬興鄉只是龍泉驛區生態移民的一個縮影。從啟動“生態移民”工程以來,龍泉驛區充分考慮移民的就業、保障等問題,依託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引進14個市場投資主體,投資270億餘元實施山區38個村、8.2萬人“生態移民富民惠民工程”,激活農村土地資源價值,讓山區村民分享土地級差地租紅利。同時,村民集中住進的勝利家園、開欣家園、銀杏苑等新社區,又同步配套了服務中心、醫療衛生服務站、幼兒園、圖書館、超市等公共服務設施,實現了人人都能更好地享受醫療衛生、公共休閒以及入學教育等城市升級版公共服務,生活需求有了充分保障。

以產業化支撐精準扶貧

從種田到造車 發展方式得以根本改變

登上龍泉山頂,燦爛的陽光照得人心中敞亮。放眼望去,一排排廠房、車間鱗次櫛比,寬闊的經開區道路上,人流車流穿梭其間。

“車城七路那邊,現在的大運汽車公司,就是我家以前住的地方。”35歲的董燕指著不遠處一排整齊的廠房興奮地說。對比過去和現在,她連用“天壤之別”來形容。她掰著手指算了一筆賬:原來,自家土地一年的畝產只有幾千元,全家一年毛收入也就兩三萬元。因汽車城建設搬遷進城後,一家四口不僅得到了幾十萬元的補償款,現在她和丈夫還進了現代化的大工廠,每年的純收入就有二十到三十萬元。自己的車以前是長安麵包車,現在換成了奔馳,住的是怡和新城大樓盤,家裡面的老人每月還有2000多元的養老金……

其實,和董燕一樣,因汽車產業在龍泉驛區的快速發展而變得殷實富足的家庭不勝枚舉。

產業扶貧是精準扶貧的根本之策,是將扶貧由“輸血式”扶貧轉向“造血式”扶貧的重要途徑。讓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對有勞動能力的居民來說,獲得一份穩定工作更能讓他們多一份可靠保障。截至目前,以汽車產業為主導產業的龍泉驛區先後引進了一汽大眾、一汽豐田、東風神龍、吉利、沃爾沃等11個整車製造龍頭項目和一汽發動機、富維江森等300餘個關鍵零部件項目,聚集了德國博世、美國德爾福等67家世界500強企業和57家上市公司,各企業用人缺口較大,龍泉驛區的居民可就近到工廠企業就業。同時,圍繞創造更多就業崗位,龍泉驛區還大力發展園林綠化事業,優先聘用有勞動能力的村民擔任管理員,年齡較大且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居民還可優先參與工地、園區、道路綠化等工作。

以鄉村振興鞏固精準扶貧

美麗宜居鄉村 讓村民的幸福感不斷增強

今年春天,位於龍泉驛區柏合鎮寶獅村的“夢裡桃鄉”核心區裡,成片的桃花已經開放,吸引了不少遊客在此駐足。“樹苗還小,花也少,相信等兩年會更漂亮。”寶獅村村委會工作人員張彥抽空在盛花期去園區拍了些照片,看著這些照片,她和村民一樣,對該片區過兩年後的農旅融合充滿了信心。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在龍泉驛區境內被定位為“花海林麓”段,每年三月的桃花是其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如何在提升產業檔次、持續擦亮龍泉驛水蜜桃品牌的基礎上,讓桃花經濟更加紅火與持久,添彩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最終惠民百姓是一個重要命題。在推進過程中,龍泉驛區堅持將農商文旅結合,既打造水蜜桃的重要產區,也建設屬於市民的“世外桃源”和村民的增收果園。

據瞭解,在升級打造過程中,龍泉驛區重點將在柏合鎮寶獅、長松片區實施景觀節點打造,主要包括建設賞花品果遊步道、打造觀景平臺、建設節點景觀小品和開展節點綠化等,為後期鄉村旅遊業發展打下基礎。

“夢裡桃鄉”的打造只是龍泉驛區注重鄉村可持續發展,實現鄉村“內部再造”,促進村民持續增收,不斷提升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縮影之一。近年來,龍泉驛區緊扣精準扶貧主題,以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配套、產業園區建設、就創業服務、教育醫療資助等方面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施扶貧開發項目817個、完成投資2.6億元。依託好穠人農莊、漫香莊園、蔚然花海等鄉村振興樣板,大力培育和發展二、三產業,通過招商引資帶動休閒旅遊、康養度假、森林運動等農商文旅融合項目落地建設,為村民居民就業增加渠道,幫助解決可持續發展問題,確保可發展,能致富。

以政策兜底保障精準扶貧

編密安全網 切實增強困難群眾的獲得感

實施扶貧對象與城鄉低保對象“兩線合一”精準幫扶,對未納入扶貧“建檔立卡”的城鄉低保對象、五保對象,按照扶貧對象認定標準和程序,將其中符合條件的全部納入扶貧“建檔立卡”範圍,及時實施精準幫扶;按照“應保盡保”要求,主動發現並及時把新增符合城鄉低保條件的貧困群眾全部納入城鄉低保;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無收入來源、處於重度貧困、靠自身條件無法改變生活狀況的對象,由民政部門按照低保分類施保的規定核准後,列為城鄉低保常補對象。

近年來,龍泉驛區大力實施政策兜底保障精準扶貧工程,積極貫徹落實《社會救助暫行辦法》《關於高標準推進城鄉扶貧開發的實施意見》,按照“摸清底數、區分類型、找準問題、分類施策”的思路,堅持依法救助、託底救急、精準救助、統籌銜接的原則,充分發揮社會救助在扶貧攻堅中的積極作用,與其他扶貧政策一起形成合力,編密織牢一張“覆蓋全面、救急解難、託底有力、持續發展”的基本民生安全網,為困難救助對象脫貧致富發揮了應有作用。

在城鄉低保提標擴面方面,從2019年1月起,龍泉驛區城鄉低保標準從630元/人·月上調至700元/人·月。2019年全年,全區保障城鄉低保對象1465戶、2186人,累計發放保障金1507萬元,城鄉人均月補差分別694.94元、551.34元。狠抓城鄉低保規範化管理,開展低保專項治理、健全主動發現困難群眾機制,實現“應保盡保、應退盡退”,充分保障城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在提升城鄉特困人員供養保障水平方面。從2019年1月起,龍泉驛區特困人員供養標準提高至960元/人·月。2019年,龍泉驛區共供養城鄉特困人員745人,累計支出供養、照護、醫療和喪葬等經費1463.21萬元。

在完善臨時救助工作制度方面。制定《臨時救助實施細則(試行)》,建立了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對急難型臨時救助委託街鎮鄉直接審批,實行先行救助,進一步增強救助時效性。2019年全年,共實施臨時救助1331人次,發放臨時困難救助金375.62萬元。

在全面落實資助參保政策方面。2019年,共資助4860名城鄉困難群眾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資助金額237.95萬元;資助1118名城鄉低保戶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資助金額79.91萬元,實現了困難群眾應保盡保。

對口支援幫扶

開展對外援助 踐行全國百強區的責任擔當

按照省、市對口幫扶決策部署和任務區分,龍泉驛區主要負責對口支援甘孜州甘孜縣、對口幫扶簡陽市4個鄉鎮和8個國家級貧困村。2012年,龍泉驛區委專門成立對口援藏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對口援藏工作。截至目前,累計選派援藏幹部人才518名,投入財政資金3.2億元,爭取社會資金8600餘萬元,援助實施自來水廠建設、產業基地建設等項目109個,促進甘孜縣129個貧困村退出、3265戶15276人脫貧,助推甘孜縣2019年實現脫貧摘帽。

2012年以來,龍泉驛區緊扣“兩不愁三保障”目標任務,堅持“輸血”與“造血”相結合、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聚焦民生改善、產業發展等重點領域,援助實施住房保障、產業發展、教育衛生、基礎設施等項目。2017年7月,龍泉驛區啟動援建甘孜縣百村產業發展基地項目,目前項目已建成投用,預計為128個貧困村每村每年增加收入10萬至12萬元,並解決貧困村人員就業問題。

在對口幫扶簡陽方面,2016年8月以來,秉持產業培育為主、新村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綜合開發有機結合思路,幫助扶優新產業、建設新農村、培育新主體、完善新機制,培育脫貧發展新動能。幫助簡陽建設水蜜桃脫貧產業基地1.9萬畝,協助建設易地搬遷新村示範點2處,協助完成農用地整理1.1萬畝,指導培育農民合作社7個,開展田間技術培訓5200人次,培養村農業技術帶頭人隊伍82人,幫助轉移就業271人。截至目前,對口幫扶的1625戶、4433名貧困人口和8個省定貧困村全部脫貧摘帽、2個經濟薄弱村加快發展。

後記:

貫徹中央精準扶貧的系列部署要求,龍泉驛區遵循了扶貧攻堅先易後難的科學規律,堅持黨委領導下“政府主導、市場主體、農民主力”的基本原則,用好了土地增減掛鉤盤活農村土地資源的系列政策,撬動了工業化和城市化帶來的強大反哺力,以城市化帶動精準扶貧、以產業化支撐精準扶貧、以鄉村振興鞏固精準扶貧、以政策兜底保障精準扶貧大力實施,積極開展對口幫扶,走出了不一樣的扶貧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