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媽痛斥婆婆的“惡行”,又只能安慰自己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老媽痛斥婆婆的“惡行”,又只能安慰自己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老媽一直看不慣她親家,覺得親家心太大,沒有為人父母對子女的那份操心勁兒。

有時候在一起聊天嘮嗑話家常,一不小心說到家裡事,說著說著老媽就義憤填膺的痛斥她親家的各種不是:不知道做早飯,不知道收拾家務,不知道給子女改善生活,不知道為小輩的事情操心……

每次看到老媽越說越激動的勁兒,我都忍不住笑,連連勸說她,不要這麼激動,我都不在意,她何必那麼計較呢?

老媽痛斥婆婆的“惡行”,又只能安慰自己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老媽對他親家的嫌乎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自打結婚那天開始,老媽就是各種看不上眼各種吐槽,我想主要原因還是結婚那天婆婆表現的太淡定了吧。

有多少夫妻的心結是從結婚那天開始團成球的?有多少親家的怨仇是從結婚那天開始埋下引線的?

一般人家兒子要結婚了,當媽的都是忙前忙後忙的腳不沾地。又是準備這個又是準備那個,不管用得上用不上,多準備一些總是有備無患。

況且結婚這等人生大事,零七零八的規矩多,提前做好準備,省的到時候需要什麼東西卻發現沒有備好,氣氛上尷尬,禮節上怠慢,別人看了笑話,自己人也鬧心。

他家人手少,結婚當天各種瑣碎的事情很多,她既是喜主又是長輩,我想著好歹是自己親兒子娶媳婦結婚,平時即便再心大不管事,這會兒了怎麼也會忙活著吧?哪怕幫不上忙,好歹搭把手也是一份助力吧?

畢竟結婚的風俗習慣,總需要家中長輩給指導吧。

而且有些場合,女性長輩出面,往那一站就比年輕的小輩兒更有份量,更能成事兒。

事實證明,理想都是豐滿的,而現實一直都是骨感的。

老媽痛斥婆婆的“惡行”,又只能安慰自己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婆婆那天就像去赴別人家宴席的親戚。

看上去也是喜慶、歡快、笑容滿面地接受祝福,就是總覺得融入不到現場的氣氛中。

甚至連新娘下車門的時候,婆家應該給的禮錢都沒有準備好,還是臨下車前老公表嫂提醒才想起來的。

在婚禮儀式中,給改口紅包的時候,她也是笑地很…含蓄,似乎怕嘴張大了笑得不矜持被人看笑話。

儀式現場,因為當地風俗的原因原本安排的香檳塔撤掉了,新人致辭也臨時換成吉果的擺桌……當時大家都沉浸在喜事熱鬧的氣氛中,這些細枝末節的插曲都沒有人在意,我也沒有因為意外狀況而大發脾氣,整個婚禮和和睦睦地完成了。

但是全程參與的老媽心裡不得勁兒了,覺得這個親家怠慢她閨女了,由此心中埋下心結。

老媽痛斥婆婆的“惡行”,又只能安慰自己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我又想起整個結婚的前前後後,好像都是我和老公在忙活,沒婆婆什麼事情兒。

她就像置身事外,一點“我兒子終於娶上媳婦了”的歡喜勁兒都沒有。

雖說結婚原本就是我和老公兩個人才是主角。可是“結婚”這場大戲,不僅僅需要女一男一,還需要女二和女三,比如他媽,比如我媽。

從訂日子,商量婚事,到婚禮前請司儀、找攝像、訂酒店,以及婚禮當天的流程都是老公一個人敲定的,或者說老公跟老爸老媽親自談的。

婆婆也就間或問了幾句表示關心就作罷。

最開始我也不是很在意,心想反正是我們倆結婚,我倆商議著來就好,人多意見不同意還容易鬧矛盾。婆婆這樣做甩手掌櫃不干涉我們的決定也挺好。

沒想到婚後的生活也是如此。

老媽痛斥婆婆的“惡行”,又只能安慰自己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婆婆單身很多年了, 所以結婚後我們住在一起。

有時候在我看來我們就是租房的同屋租客。一人一間臥室,共用客廳餐廳廚房和衛生間。

晚飯的話,如果老公下班早就他做。他下班晚或不願做了,婆婆再下廚。我不下廚是因為我做飯實在太難吃了。

早飯他們倆都不吃,我就自己解決。

平時休假,老公喊著我一起收拾家整理屋子。而我每次看到辛辛苦苦剛收拾好的屋子被婆婆不經意弄得亂七八糟就怒火中燒,然後衝老公告個小狀,轉身回房間關上門玩自己的。

飲食習慣不同,也會造成我們之間的小矛盾。

我喜歡吃海鮮,她說海鮮一股子臭味;我喜歡炒菜有點辣味,她吃一點辣味就牙疼;我喜歡吃火候剛剛好的炒青菜,她喜歡火大的;我喜歡東西收拾地規規整整,她總是隨手亂放;我進門就換衣服換鞋,她不換衣服不換鞋滿屋子晃悠……

這些生活中的矛盾,平時不會提起,自己也就悶在心裡。

一旦聊天中,我流露出幾分對婆婆的不滿,偶爾埋怨幾句,老媽就像找到發洩口一般,各種彙總她眼中看到的“婆婆的惡行”。然後陳述婆婆沒有做婆婆的樣子,太不重視我了,嫁到這種的人家我太吃虧了。

其實當媽的都是心疼自己孩子的。

老媽痛斥婆婆的“惡行”,又只能安慰自己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聽著老媽的各種絮絮唸叨,數落婆婆的不是,最開始我也會站在老媽那邊一起給婆婆“差評”。

後來我發現,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

兩個人在一起各種“清算”婆婆的不好,那麼事後就會更加苛刻去要求對方。一旦婆婆有一處達不到我們的標準,就會差評,引來更猛烈的吐槽和不滿。

而且娘倆討論婆婆的不好,互相交流了就會發現一些平時自己不在意、此時被揪出來各種評點各種拆解的事情,又給婆婆“增加了罪行”,自己的心情也更差勁了。

如此反覆,聲討的情緒越來越激烈,對婆婆的不滿也越來越多,指責和排斥的情緒也越來越強烈。

我們又是低頭不見抬頭見住在同一個屋簷下的人,思想認知是不一樣的,心中有了敵意,那平日的相處肯定也是硝煙滾滾。

我自己的日子過不好,就會帶著一身怨氣找老媽吐槽。老媽聽著我的吐槽,想著為數不多的幾次碰面,就越發對她這個親家不滿意了,這樣加深了心中的憤懣,兩家糾紛也會層層升級。

而事實並不是老媽片面理解的那樣,也沒有我說的那種誇張。

人們在敘述一件事情的時候,更多是站在自己的立場去講述。哪怕再中立的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也帶有個人色彩。

老媽痛斥婆婆的“惡行”,又只能安慰自己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想起電視中看過的家長裡短的那個道理,想起書中講述的婆媳關係背後的情感故事,想起那些與人交際心理規則,又想起平時我們相處的融洽和客氣。

我突然發現,其實我和婆婆的關係並沒有老媽說的那麼緊張,婆婆對我也沒有老媽說的那樣冷漠和不在乎,我所期望的婆媳關係和老媽期望的完全不一樣。

如果按照老媽的標準,一直在追逐別人眼中的美好,只看到自己沒有的東西,看不到自己已經擁有的幸福,用悲觀消極的眼光去看待事務,那我豈不就成為“祥林嫂”一樣的人咯啊?

用自己手中擁有的、實實在在的幸福,去換取那些虛假的、浮誇的泡沫,是多麼愚蠢的行為!

想清楚了這些,我就不再跟著老媽一起“聲討”婆婆了。

老媽痛斥婆婆的“惡行”,又只能安慰自己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老媽是最典型的農村婦女,骨子裡有著傳統的家庭觀念,也是個極度奉獻自己的人。

當為人母的犧牲加上她原本就習慣了儘自己所能去成全別人,讓她一輩子都慣性意識用自己的奉獻精神去要求別人,尤其是同為當母親的人。

而婆婆相比較老媽的犧牲和奉獻,是個注重自我感受的人。

碰上這麼一個“自己吃飽全家不餓”的心大不擅於操心的親家,老媽懷揣一顆“操勞半輩子”的心,心有餘力不足,使不上勁兒心裡急得慌,就各種嫌乎了。

在我看來,她倆就是一個火星,一個水星;一個急性子,一個慢性子;一個恨不得操著兒女吃喝拉撒所有事情的心,一個順其自然,“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有時候我會跟老媽說:“你就是什麼都操心,她就是管好自己那攤就完事了。你跟你親家綜合綜合就好了。”

老媽眼中不稱職的親家,對我來說是個及格的婆婆。因為我和老媽對“婆婆”的定義不同。

我是追求個人舒適度至上的人,喜歡有距離感的關係。

家人間適當的距離,不僅可以減少矛盾衝突的發生,還可以增加感情。別忘記老話說的好“距離產生美”。

老媽痛斥婆婆的“惡行”,又只能安慰自己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老媽看到我不但不跟她一起吐槽婆婆,反而支持婆婆這種“甩手掌櫃”的做法,只好悻悻說:“媳婦踩著婆婆的後腳跟,真是有什麼樣的婆婆就有什麼樣的兒媳婦。你們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啊。”

我想,我和婆婆這樣互相尊重對方,互不干涉對方的選擇是最好的選擇。保持了距離,留足了空間。有需要的時候就吱一聲互相幫襯一下,沒有需要的時候就各自安靜。

婆婆能夠照顧好自己就行,不必非得整“母慈子孝”的戲碼。父母把自己照顧好就是對兒女最大的愛護

所以與其為了表面的和睦團結,大家都裝腔作勢虛偽的演戲,不去坦坦蕩蕩表露真實的一面給對方。

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

婆婆跟我一樣,也是不一樣的煙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