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都是哪些人借钱不还?

借钱不还的人,就是俗称的“老赖”,官方一点就是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的法律裁判、裁决文书的人。


大数据:都是哪些人借钱不还?


“老赖”的绝对数量很多,比如从去年8月份开始,为了打击网贷借款人恶意逃废债行为,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要求各个平台上报恶意逃废债的借款人的名单和信息。

不到两个月,各地报送的信息已经达到百万条以上。

截至2019年1月2日,国家发改委通过信用中国发布了十批涉金融领域黑名单,共涉及自然人2269人(不包含黑名单企业的企业法人),其中因融资、借款原因被列入黑名单的自然人793名,占比34.95%。

那么,这些老赖都是什么样的呢?近日,就有机构给出了“老赖画像”。

1月15日,信用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信用算力联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普惠金融创新中心、上海市社会信用促进中心发布《2018年中国零售金融信用体系报告》(下称《报告》)。

该《报告》对黑名单用户属性及行为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出具用户画像。根据信用算力研究院数据库积累的互联网用户在线借还款数据,这份黑名单报告从性别、地区、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及还款能力等用户行为进行画像。

黑名单报告数据显示:

从借款人数来看,男女比例约为3:1,男性借款人逾期几率高于女性;

大数据:都是哪些人借钱不还?


从入催率集群分布来看,中西部省份逾期几率高于东部省份;

大数据:都是哪些人借钱不还?


从年龄分布来看,以20岁至30岁为主,年龄越小,逾期几率越高;

大数据:都是哪些人借钱不还?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其与个人收入呈正相关,学历低群体在收入方面更低,还款能力较低,逾期几率相对而言更高。

当然了,一部分暂时或者偶尔还不上贷款的小伙伴也不用担心,并非欠钱没还就会成为“老赖”。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才可能会被列入“老赖”名单:

1,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2,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3,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4,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5,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6,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当然了,未被列入名单也不意味着无需重视,毕竟,长时间逾期或者频率较高的失信行为,都会导致征信受损。

一旦征信受损,首先是办理信用卡、车贷、房贷等受阻,接下来是被催收、遭起诉、被强制执行,个人职业生涯受严重影响,最后,则会真正被划为“老赖”。

因此,找好口子提醒小伙伴们,信用消费需谨慎,要根据自己的还款能力选择,千万不要只顾眼前,过度消费,最终还不上款,只会让自己陷入无尽的麻烦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