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疫情惡化下,全球經濟走向與各國形勢

馬上,IMF(國際貨向基金組織)將公佈《2020年世界經濟展望》,據外媒預測今年全球經濟總量將萎縮3%。根據這一預測數據,2020年全球經濟萎縮幅度將是19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大!而2008美國次貸金融危機造成2009年全球經濟總量萎縮也只有0.7%。

根據IMF的測算,今明兩年,全球經濟損失將達到9萬億美元,規模相當於一個日本加一個德國的經濟總量,兩個國家分別是全球第三和第四大經濟體。事實上,在疫情爆發前,很多經濟學家就已預測2020年的全球實際GDP增長乏力,約為2.3%。但疫情改變所有之前的預測,並在此基礎上下降50%以上的可能性,至使今年全球經濟總量將萎縮2.5%。

三個月前,中美貿易簽署第一階段協議,全球經濟出現向上復甦跡象;

2月,疫情對中國影響時曾有很多經濟學家經常將其與17年前的非典(SARS)對比,擔心疫情對中國消費領域造成巨大破壞。而西方主要發達體並沒有意識到疫情在全球擴散的可能性;

當3月開始,美股多次歷史性熔斷時,美國政府從“觀眾”開始走向前臺。自3月末到現在,疫情繼續蔓延,光美國單週失業人數達到創紀錄的2200萬人之多,美國政府開動印鈔機的信號一發出,全球經濟的困境實際已開始與1930年代的大蕭條時期相提並論。

可以預見未來,將出現:

1.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將顯得格外脆弱

經濟危機下,消費減少,工廠開工率相應降低,意味著當地工人會被減薪,甚至辭退。他們收入受到影響,會進一步減少需求,降低消費。經濟由此陷入惡性循環。而對於新興市場國家而言,這種打擊尤甚。因為全球市場動盪時,投資者通常會首先退出新興市場。

而當流入的錢少了,這些國家的經濟就會表現不佳,通常會進一步導致貨幣貶值。貨幣貶值可能意味著生活成本上升。如:東南亞印度、泰國、印尼等國家的衝擊,已經讓當局者無法忍受......這些國家不僅面臨外資大量流出,還面臨疫情“封鎖”後的經濟停頓,雙重打擊下財政狀況可能吃緊。


歐美疫情惡化下,全球經濟走向與各國形勢

IMF預測:全球經濟損失將達到9萬億美元

2.發達國家的日子同樣不好過

因為歐洲和美國這兩個消費大眾體的疫情嚴重,並且政客與民眾之間的衝突日益突出,經濟總量也將大幅萎縮和失業,讓政府無計可施和疲於“放空炮”和穩住人心。

事實是,疫情嚴重的意大利和西班牙GDP預計分別萎縮9.1%和8.0%,德國和法國經濟總量預計分別萎縮7%和7.2%。整個歐元區的經濟總量將萎縮7.5%,美國則稍好,但預計今年萎縮幅度也達到5.9%。而剛脫歐後的英國,對本國經濟的預測更糟。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OBR)表示,該國經濟總量今年或萎縮13%,為三個世紀以來最嚴重萎縮,公共借款將飆升至二戰以來最高水平。

相比之下,IMF預計中國的情況將好於歐美。中國疫情在第一季觸頂後,企業活動正在逐步恢復,2020年經濟總量預計將增長1.2%,不過也遠低於疫情爆發前估計的6%。但是,如果遏制疫情的努力使發達國家的財政收入枯竭,公共開支大幅增加,可能會引發主權債務危機。而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歐洲國家,如意大利和西班牙,在疫情爆發前財政狀況已然堪憂,這使情況更加複雜。

美歐的天量的救助計劃使財政赤字大幅增長,之後政府不得不把更多財政收入用於償還債務和利息,影響長遠發展,復功經濟將變更越來越困難。過慣了富日子的發達國家民眾,在苦日子裡如何脫困?


歐美疫情惡化下,全球經濟走向與各國形勢

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悲觀情緒嚴重,政府不斷“放炮”打氣

3.後疫情時代,經濟反彈還是持續低迷

除中國外,世界多數國家的疫情也許將在第二季度達到高峰,並在今年下半年消退,企業關門及其他防疫措施才可能逐漸解除。即使在這種“最佳假設情境下”,兩年內全球經濟總量可能總計損失9萬億美元,這比德國和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總和還多。

最好的預計:2021年將部分反彈,全球經濟在前一年萎縮的基礎上,以5.8%的速度增長。筆者根據2008年金融危機的復甦經驗大膽預測,但是本次全球的經濟破壞同時又具有“極大不確定性”,最終結果可能要差得多,具體取決於疫情發展情況。比如:如果疫情的影響拉長到今年第三季度,可能將造成破產及長期失業的“傷痕效應”,全球經濟將可能進一步萎縮3%。

歐美疫情惡化下,全球經濟走向與各國形勢

每個人都希望經濟走好向上,但是真的可以嗎?

4.更壞的情景假設:

如果2021年疫情二度爆發,被迫採取更多封鎖行動,可能導致明年全球生產總值(GDP)可能再縮減5-8個百分點或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