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極必反:丁憂制度在宋朝達到頂峰,卻成為引發黨爭的“導火線”

導語

都說“百善孝為先”,尤其是在古時,孝更為人們所重視,在那個對禮節尤為看重的時代,對父母長輩的敬重與愛戴變得尤為重要,孝也成為在衡量一個人的品格時最有說服力的一點,你可以沒有才、沒有德、但萬萬不可不孝。

《禮記》記載:“敬其所尊,愛其所親,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就像是很多歷史上的大壞蛋,雖然幹著十惡不赦的事情,但對自己的父母卻非常的好,所有事都盡心盡力,這也是因為受到孝道文化的影響。其實古時候人們之所以會形成如此強烈的孝道思想,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

作為一大思想流派,儒家思想歷朝歷代都是社會當中的主流思想之一,還受到了不少帝王的青睞,《武帝紀贊》當中記載:漢武帝就曾經“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並且以儒術當中的思想指定法律。而孝道作為儒家思想當中最被看重一點,自然也就被大家所看中,特別是一些君主帝王,對此還行成了丁憂制度,對於這種制度身處朝廷之外的平民可能並不會有太多的感受,

但它卻影響著各個官員的仕途與命運,更是一度讓朝廷內部暗流湧動。

物極必反:丁憂制度在宋朝達到頂峰,卻成為引發黨爭的“導火線”

一、宋朝推行丁憂制度的時代背景


1、丁憂制度的不斷變革


丁憂制度最初形成於先秦時期,當時也並不是一種制度,而是殯葬的一種形式,類似於一種禮節,雖然是儒家思想的一部分,但在秦始皇時期,最痛恨儒家思想的秦始皇並沒有對這種禮節進行封殺,丁憂制度也得以流傳下去。

漢朝時期因為受到漢高祖劉邦的一些影響,歷代帝王在政治上都主張著“以孝治天下”的理念,這就與儒家“孝忠”的理念不謀而合,隨後儒家文化高度發展,丁憂也逐漸成為了一種制度,在唐朝時期甚至出現在了當時的刑法之中,在《唐律疏議》中就有著明文規定,沒有遵守這項制度的人,會被認定為不孝,並且還要打入大牢,在其中度過三年的牢獄之苦。但當時對這種制度的管轄還是比較寬鬆的,所以對當朝的官員並沒有過多的影響,直到隋朝時期丁憂制度才被不斷完善。

而在宋朝時期丁憂制度也發展到了頂峰時期,執行起來也頗為的嚴格,朝內大臣一視同仁,不論官職,家中父母去世時必須執行丁憂制度,如有不順從或是抵抗者,輕則入獄關押,重則賜死,丁憂制度也逐漸從民間的一種習俗變成了法律所規定的一種制度。

物極必反:丁憂制度在宋朝達到頂峰,卻成為引發黨爭的“導火線”

2、政治面具下的丁憂制度

大家都知道宋朝的建立源自於趙匡胤所發動的陳橋兵變,而其本質則是一場叛亂行動,當時周恭帝對趙匡胤極為信任,但趙匡胤卻做出了謀權篡位的舉動,很明顯是不忠的,要遭受到百姓的唾棄。

所以在趙匡胤在繼位之初,為了挽救自己的形象,同時讓老百姓可以忠於國家忠於自己,就提出了“家國本是一體”的理念,同時大肆的在民間宣揚孝道,指出盡孝其實就是盡忠,這樣一來愛國情懷就和孝道相聯繫了起來,而這種做法在民間也很見成效。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丁憂制度也更加的受到國家以及法律的重視,而且對當朝的官員也更加的嚴格,畢竟朝廷要起到帶頭作用,再加上丁憂制度還能考察到一個人的品行,可以說是一舉兩得,但也是這種嚴苛的制度,讓朝中不少官員的仕途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二、丁憂制度對朝廷官員仕途的影響


先來說一下宋朝時期丁憂制度的主要內容,其實和隋唐時期大致相似,在朝官員的父母如果去世,就需要脫下自己的官服回到家中為自己的父母守孝三年,與隋唐時期不同的是,宋代詳細規定了在守孝期間的一切事宜。

《宋刑統》當中記載,宋朝頒佈昭令對官員在守孝期間所做的事情提出了限制,例如只能吃素食、不能娶妻納妾、不可行房事等等,如有違反按照情節的輕重要受到相應的刑罰,當然相對應的對於那些做的比較好的官員,朝廷也會給一些相應的獎勵。

1、三年時光,歸來時早已是物是人非


其實對於當時的朝廷百官而言,殘酷的不是獎罰制度,而是所需的三年時光,雖然三年並不算長,但足以改變很多的事情,再加上當時宋朝官員儲備較多,每年都會選舉出很多的賢人才子,所以基本上有官員離職就會有人立馬頂替上這個位置,等到三年以後在想要官復原職可以說就很難了。

即使三年之後回到朝中恢復了當時的職位,但時過境遷,再加上三年都未曾參與朝政,再想恢復到從前的模樣恐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這種制度也讓很多身處於朝廷上層位置的官員慢慢的消失在了朝政的視野之中,其實每一次的丁憂制度的實行都是對朝中政治體系的一次轉變。

物極必反:丁憂制度在宋朝達到頂峰,卻成為引發黨爭的“導火線”

2、“起復”政策成為矛盾的焦點


由於宋太祖趙匡胤是武將出身,所以在宋代選拔官員的問題上一直都存在著重文輕武的特點,這也讓宋朝時期武將極度匱乏,畢竟讀書考官是當時的主流,習武之人自然也就變少了。如此一來一旦武將實行丁憂制度,本國的防禦能力就會減弱,到時候國家可就面臨著危險了,所以針對於武將,宋朝時期並不需要履行丁憂制度,這也成為了丁憂制度下的一種特例。

當然這種特例也存在於一些文官身上,像是一些身處於朝中上層階級的官員,他們大部分都在朝廷之中擔任要職,那可不是誰都能可以頂替的,而且這類的工作大部分都比較的謹慎,一旦出現紕漏就是難以估量的損失,所以朝廷自然不能放他們去履行丁憂制度,於是也就有了“起復”政策,指的是朝廷有權利在危急時刻要求回鄉丁憂的官員回到朝中官復原職。

而這種政策也引發了很多人的不滿,畢竟人人都想要公平的待遇,免除丁憂制度的官員也難免會受到朝中一些官員的妒忌與排擠,就這樣“起復”政策也成為了引發黨同伐異的導火索。

物極必反:丁憂制度在宋朝達到頂峰,卻成為引發黨爭的“導火線”

三、各黨羽之間紛爭初見端倪


1、著名的史嵩之“起復”事件


史嵩之作為宋朝時期的一代名臣,在當時可以說是功名顯赫,官職相位,得益於他,宋朝聯合蒙古滅掉金朝政權,鞏固了當時宋朝的統治,再加上在他的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宋朝當時的民生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宋史·史嵩之傳》當中記載:1244年其父親病逝於自己的家中,史嵩之也履行了當時的丁憂制度,卸去官位回鄉為自己的父親守孝。

但暗地裡史嵩之並不希望自己在任職的巔峰時期離開朝政,在他的暗箱操作下,丁憂還未滿三個月的他便被朝廷“起復”召回京中官復原職。一時間朝野上下一片譁然,很多官員提出了反對的意見,並且聯名上奏要求宋理宗收回“起復”的指令,不僅如此還引起了一些學生的反對,人數多大百人,迫於壓力宋理宗只好收回昭令,史嵩之也重新回鄉守孝,至死都沒能回到朝廷。

物極必反:丁憂制度在宋朝達到頂峰,卻成為引發黨爭的“導火線”

2、史嵩之“起復”事件極有可能是朝中黨羽紛爭的導火索

其實對於史嵩之“起復”的失敗,歸功揭底可以算得上是一場報復行動,畢竟當時史嵩之身居高位,再加上自身卓越的政績,可以說是權傾朝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如此一來各方勢力對他都有所忌憚,而丁憂制度的三年離職不僅可以削弱史嵩之在朝中的種種勢力,還可以讓一些黨派從中獲利。

而史嵩之的執意“起復”也給了其他黨派一個攻擊他的機會,畢竟當時以孝道為先,外界輿論的壓力足以壓倒史嵩之,而面對輿論史嵩之想要再翻身可以說也是十分的困難了。

所以說到底,史嵩之“起復”事件的失敗其實黨羽之間為了擯斥異己的一種手段罷了,而丁憂制度也成為了讓一位官員失去權利最好的方法,這也逐漸讓丁憂制度成為了各個黨派之間擯斥異己最好方式,在宋朝末年的眾多武將紛紛中招,最後落得慘死或是離職還鄉的下場,最後間接的導致了宋朝的滅亡。

物極必反:丁憂制度在宋朝達到頂峰,卻成為引發黨爭的“導火線”

結語

孝道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更多時候是身為兒女的一種義務,但丁憂制度作為古時候孝道的一種載體,在宋朝時期嚴苛法律的約束下,總給人一種物極必反的感覺。而且這種制度在統治的不同時期也出現了不同的效果,在皇權鼎盛時期,“丁憂”與“起復”更多的是帝王駕馭百官的一種手段,不斷的為朝廷注入新鮮血液,人才得到重用,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而在皇權較弱的時期,這兩種政策則逐漸演變成為了黨羽之間互相殘害的一種手段,朝中勢力也在不斷分裂,最後加速了政權的滅亡。

其實很多時期都推行過“忠孝兩全”的治國方針,但就此看來它其實更像是一把雙刃劍,稍不留神也可能會傷了自己。


參考文獻:

《禮記》

《武帝紀贊》

《唐律疏議》

《宋刑統》

《宋史·史嵩之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