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大壽,唯獨左宗棠不送禮,左宗棠死後,慈禧太后做驚人舉

左宗棠對晚清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維護了清政府的穩定,他又興辦洋務,利國利民;收復新疆,屬於國家的功臣。

潘祖蔭評價左宗棠:“國家不可一日無湖南,即湖南不可一日無宗棠也”。就是這樣一位國家棟梁,慈禧太后過大壽,他可以送任何東西,可以看出他不畏權貴。

慈禧太后大壽,唯獨左宗棠不送禮,左宗棠死後,慈禧太后做驚人舉

嘉慶十七年(1812年)左宗棠出生在湖南省長沙府湘陰縣左家塅,四歲的左宗棠就跟著父親左觀瀾在長沙讀書。道光七年(1827年)應長沙府試,考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因為母親去世在家丁憂,丁憂的這段時間,左宗棠學習了地理、歷史、軍事、經濟;這些知識的學習,為後來他帶兵打仗、社政理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慈禧太后大壽,唯獨左宗棠不送禮,左宗棠死後,慈禧太后做驚人舉

天有不測風雲,道光十年(1830年)的時候,左宗棠的父親又去世了。左宗棠在丁憂期間又認識了賀長齡。

道光十一年(1831年),左宗棠進入長沙城南讀書,他的老師就是賀長齡的弟弟,賀熙齡非常喜歡左宗棠,稱他“卓然能自立,叩其學則確然有所得”,後來師生還結成了兒女親家。

慈禧太后大壽,唯獨左宗棠不送禮,左宗棠死後,慈禧太后做驚人舉

道光十二年(1832年),左宗棠參加了在長沙的鄉試,雖然取得了舉人,但是在以後的6年裡,3次赴京考試,均不及第。

《清史稿卷四百十二列傳一百九十九》:宗棠,道光十二年舉人,三試禮部不第,遂絕意仕進,究心輿地、兵法。喜為壯語驚眾,名在公卿間。嘗以諸葛亮自比,人目其狂也。胡林翼亟稱之,謂橫覽九州,更無才出其右者。年且四十,顧謂所親曰:“非夢卜魚求,殆無幸矣!”

慈禧太后大壽,唯獨左宗棠不送禮,左宗棠死後,慈禧太后做驚人舉

道光十二年(1832年)左宗棠與周詒端結婚。道光十三年(1833年),左宗棠進京會試,道光十五年(1835年)左宗棠再一次會試,因為名額有限,左宗棠被取為抄錄,左宗棠感覺自己的才能,得不到發展,乾脆棄職返鄉。道光十六年(1836年),左宗棠認識了兩江總督陶澍。

道光十八年(1838年)左宗棠第三次落地歸鄉,在南京拜見陶澍,《春冰室野乘》:文毅得子晚,其公子尚在髫齡。而文襄有一女,年與相若。文毅一日置酒,邀文襄至。酒半,為述求婚意,文襄遜謝不敢當,文毅曰:“君毋然,君他日功名,必在老夫上。吾老而子幼,不及睹其成立,欲以教誨累君,且將以家事相付託也。”文襄知不可辭,即慨然允諾。

慈禧太后大壽,唯獨左宗棠不送禮,左宗棠死後,慈禧太后做驚人舉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胡林翼向雲貴總督林則徐推薦左宗棠,左宗棠有事情並沒有赴任。道光二十九年(1850年),林則徐返回家長,約左宗棠在長沙相見;兩個人徹夜長談,涉及古今形勢、人物點評、屯政、水利等,林則徐評價左宗棠為:“不凡之才”、“絕世奇才。”

咸豐二年(1852年),太平軍圍困長沙,在這個危急時刻,左宗棠被湖南巡撫張亮基請出山,後來張亮基幹脆把長沙的軍事,全部託付給了左宗棠,在左宗棠的防守下,太平軍三個月都沒有攻下長沙,從而撤離。解圍長沙以後,左宗棠一生的功名也就開始了。

慈禧太后大壽,唯獨左宗棠不送禮,左宗棠死後,慈禧太后做驚人舉

後來左宗棠位極人臣,從來不讓自己的子孫沾染官場上的不良風氣,左宗棠從來不結黨營私,左宗棠一生過得清寒,一心為公。在西征新疆的時候,已經69歲的高齡了,為了表達自己收復新疆的決心,給自己打了一口棺材,讓士兵抬著棺材出征,最終擊敗了阿古柏,收復新疆。

光緒十一年(1885年),左宗棠在福州病逝,臨終非常感激朝廷的知遇之恩,上遺折《左宗棠全集》記載:“惟此次越事和戰,實中國強弱一大關鍵。臣督師南下,迄未大伸撻伐,張我國威,遺憾平生,不能膜目!”

慈禧太后看完奏摺落淚了,《清史稿卷四百十二列傳一百九十九》:“七月,卒於福州,年七十三,贈太傅,謐文襄。祀京師昭忠祠、賢良祠,並建專祠於湖南及立功諸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