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失散的文物都去了哪?

圓明園失散的文物都去了哪?

楓丹白露宮,法國最大的王宮之一,位於塞納河左岸的楓丹白露鎮,距巴黎約60公里。1137年,路易六世下令在此修建城堡,後經歷代君王的擴建、裝飾和修繕,使之成為一座富麗堂皇的帝王行宮。在楓丹白露宮專門建有一座中國館,由拿破崙三世時的歐仁妮皇后主持建造,修建原因竟是為了存放搶自圓明園的文物。據說這裡存放著中國曆代名畫、瓷器、玉雕、香爐、寶石和金銀器等有3萬餘件。

圓明園失散的文物都去了哪?

一直到19世紀的這段時間裡,中國風的熱潮雖時有消退,但依然是影響歐洲的主要外來文化之一,現在我們依然可以在歐洲博物館中看到數量不少的中國文物。

不過,這其中相當一部分藏品是在清末民初通過侵略者搶掠、文物交易等方式進入歐洲博物館的,當在異國看到這些熟悉的文物時不禁讓人心痛不已,也為當時國家衰敗、無力保護它們的缺憾唏噓不已。

楓丹白露宮 Fontainebleau

圓明園失散的文物都去了哪?

這處位於市區東南部80公里處的宮殿最初是路易六世的行宮,在佛朗索瓦一世時得到擴建。拿破崙曾把教皇囚禁於此,後又戲劇性地在這裡被迫退位。

中國館屬於歐仁妮皇后沙龍的一部分,專門放置皇后遠東地區的私人藏品,現在展品完全按照歐任妮皇后時代的陳設擺放。

圓明園失散的文物都去了哪?

圖:歐仁妮皇后,來源wikipedia@Pierre Désiré Guillemet或Antar Teofil Kwiatkovski

一說起這裡是圓明園失散文物最集中的收藏地,我們就可以推測中國館的建造與一段令人心痛的歷史有關。

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後將它付之一炬,隨後法國將軍蒙託邦將整整七車來自這座中國皇家園林的稀世珍寶獻給了拿破崙三世和歐任妮皇后,其中包括精巧華美的緙絲唐卡、華麗耀眼的鎏金佛塔、色彩瑩潤的瓷器、厚重沉穩的青銅器……

為了存放這些精美絕倫的中國藝術品,皇后專門在楓丹白露宮建造了中國館

圓明園失散的文物都去了哪?

遵循中國建築傳統,中國館門口也放置著兩隻石獅子,據說它們也來自中國。

房間屋頂裝飾著巨幅緙絲製品,代表了乾隆時期最高的紡織技藝,四周牆壁則鑲嵌著端莊優雅的大幅屏風。

正中是一座巨大的鎏金佛塔,塔身鑲嵌著許多綠松石,很可能出自圓明園長春園含經堂梵香樓,兩側裝飾有巨大的象牙。黃花梨櫃子上的瓷器、琺琅器、青銅器更是琳琅滿目,彷彿走進了一座巨大寶庫。

圓明園失散的文物都去了哪?

但正是這種沒有玻璃、欄杆保護的陳列方式,再加上缺少足夠的安保人員,2015年楓丹白露中國館發生了舉世震驚的盜竊案,小偷在短短7分鐘裡盜走了15件珍貴展品,其中包括歐仁妮皇后生前最愛的掐絲琺琅麒麟香爐、西藏佛教器具金曼扎等等,讓人痛心不已。

館內同時展示了一些來自暹羅國的文物,它們是暹羅使團覲見拿破崙時帶來的,或許皇后認為這些來自東方的器物風格相似,便把它們安置在了同一處。

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到當時的歐洲人對於中國藝術的理解:他們被巧奪天工的工藝與濃郁的異域風情所吸引,但卻並沒有真正理解背後所蘊含的中國文化內涵。

圓明園失散的文物都去了哪?

圓明園失散的文物都去了哪?

清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於天津登陸進逼北京城,咸豐皇帝逃往承德避暑山莊,留下幾萬守兵龜縮在城牆內。英法聯軍隨之佔領圓明園,燒殺搶掠,最後為掩蓋滔天罪行一把火焚燒了這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大火連燒3天3夜,成為世界文明史上罕見的暴行,更是中華民族一段恥辱的歷史。

圓明園失散的文物都去了哪?

圓明園失散的文物都去了哪?

圓明園被掠奪的文物數量粗略統計約有150萬件,上至中國先秦時期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類奇珍異寶。據說英法聯軍所搶寶物相當於16卡車的貨,兩家各分一半,而法國所掠寶物大部分被運到了這裡。

圓明園失散的文物都去了哪?

圓明園失散的文物都去了哪?

圓明園失散的文物都去了哪?

圓明園失散的文物都去了哪?

圓明園失散的文物都去了哪?

這裡的每一件物品都價值不菲,要是在國內怎麼也得用玻璃罩起來。然而在這它們就像是家裡的擺設,被隨意的堆放在此,通道上也只是用簡單的繩子隔離,難道就不擔心被盜或是遊客不心損壞文物,也許真是因為寶物數量實在太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