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貴晨
1997年5月23日【新鄉日報】第4版,刊登白有鎮和毛棟攝影報導【潞王陵何日不再震顫】一文後,相繼又於6月6日第一版刊登了毛德勝撰寫的【省委書記話文物——李⻓春同志考察新鄉潞王陵側記】的文章,看了二文後,感觸頗深,浮想聯翩,心情久久不能沉靜,恨不得⻢上跑到作者面前,講自己所知道的有關潞王陵的事,一一向作者講述一遍。我雖已年過古稀,但思維和記憶能力還很好,為了讓後人知道有關潞王陵的情況,現將有關潞王陵的軼事陳述報端,以饗讀者。
一、開了鳳凰山,潞陵乏光彩
1982年6月13日至15日新鄉市成立了文物保護科學技術協會,我榮任理事。在會議期間,中國文物保護科學技術協會理事長王書莊和副理事長陳磁德同志,特意從北京來參加會議,並做了重要講話。在會議期間,我陪同他們參觀了潞王陵。他們看到潞王陵前的石羊石馬。非常高興,並連聲稱道說全國明代陵墓很多,像這樣的石刻還這樣好的保存下來,實屬少見。
但是,當登上潞王陵頂峰,北望鳳凰山被開採的破爛不堪時,王書莊教授頗有感慨的說,開了鳳凰山潞王陵乏光彩,應該趕快建議,山不能再開了,保護文物應該引起有關領導的重視啊!事實怎樣呢,轉瞬之間,15年過去了可是開山的炮聲,照常轟隆不斷,試想恐怕用不了15年,在南北互相夾擊之下,鳳凰山就蕩然無存了。到那時就不是頭枕鳳凰山了,而就成了頭枕山凹凹分將池村了。不論管理者,或是觀賞者,在遺憾,在後悔,也就晚了。
二、四百年的棺槨做傢俱
1970年冬,我在潞王墳村下放,負責該村的整建黨工作。在當時毛澤東同志提出的“備戰備荒為人民”的指導方針下,時任監獄黨委書記的韓雲珠同志設想,把東西墳從地下打通, 把兩墳地下作為戰時防控指揮部。當時這個設想,不但立即付諸實施,而且確實很快完成了,西墳打開後,在韓雲珠陪同下,我曾親自多次下到墳裡看過。
當我第一次下去時,娘娘墳的外槨還完好無恙,我曾鑽進槨裡,手拿進尺把長的木銀釘,還夠不著槨頂咧,棺槨之大,可想而知。後來又進去,就發現棺槨被破壞,有的幹部拿出做傢俱;【我聽蘇科長說確實是這樣,和豫北監獄交接時有個辦公桌就是用棺槨木做的,要的時候說找不到了】有的放在墓道堆的亂七八糟;後來又進去看,就全部被犯人烤火了。我撿了些小塊,釘了個小木匣。一直保存十幾年,後因房屋開發時拆遷,不知道放哪了,至今我時時想起,頗為遺憾!
三、隨葬童男童女
娘娘墳兩側,為丫環墳。在娘娘墳和丫環墳之間的通道上,隨葬有不少童男童女,而且都是直立貼牆葬。監獄的醫生給我講,根據小孩的身高和指甲鑑定,隨葬都是十二,三歲的童男童女。我聽了後,有點不相信,就此問題,我還專門向王樹莊教授作了請示,我說,王理事長,怎麼到了明朝還有活人隨葬?他的回答非常肯定,斬釘截鐵的告訴我,活人隨葬在明朝是有的。
四、太子墳的破壞
在潞王陵東南的三百米左右為太子墳,1970年金等寺一些人,突然把墳挖開把磚拉走,蓋大隊飼養室用。我知道後,立即通知楊海寰同志,因為當時楊海寰同志負責文博工作。楊海寰同志當時雖然及時去了,但為時已晚,因為他們已經把太子墳破壞的淨盡了。
五、讓雄獅挺立
在1972年春夏,我出於職業責任感【因當時在市委宣傳部我主管文藝工作】看到西墳一對雄獅,倒臥在地,心裡很不是滋味。感到文化大革命,連娘娘墳前的獅子也難免劫難。我便到大型機床廠,找到曾任市委秘書長,時任黨委書記的梁東峰同志,提出用吊⻋把石獅調立起來。梁東峰同志愉快的答應了我的請求,派⻋去把一對石獅吊起。在吊的過程中,不慎吊車頭觸及電線,險些出人身事故。石獅吊妥後,是我個人拿錢請司機喝的酒吃的飯。就是這,當時還有人在監獄⻝堂門口貼小字報,說我在⻝堂請客吃飯了。
六、扒墓人收口如瓶
我1972年在潞王墳下放時,參與扒墓的人還在,人們都說,凡是參與扒墓的一絲不掛,都赤身裸體,怕私藏文物,但是而參與扒墓的人,卻守口如瓶,真是許褚進曹營,不論人們怎麼問,一言不發。不論提任何問題,只要是涉及扒墓的事,便部做聲,若無其事,有的說潞王陵中潞王頭枕的,腳蹬,手託的都是元寶,有大有小,形式多有不同,珍珠和瑪瑙更是五顏六色,光怪陸離,形狀各一。有的說,扒墓人雖然赤身裸體,但也人偷藏在肛⻔裡,將珍珠瑪瑙帶回家中。
七、供桌腿做做餐桌凳子
娘娘挖開後,其規模之大超過潞王墳。陵前有一石雕供桌,是圓形的,約30公分高,雕刻的不但非常精緻,而且可以轉動,其中有一個監獄幹部拿出來,放在⻝堂院裡做凳子用了,我當時看了非常心疼,曾幾次想拿出來。但因處於下放幹部的處境,未敢拿走,後來不知被誰拿走了【蘇科⻓說曾花高價下去收購文物都沒有人交】再也找不到了。
為了此事我至今還感到有點後悔,為什麼不給時任黨委書記韓雲珠同志說一聲,把它拿走保存起來呢!我在這裡呼籲,豫北監獄的同志,誰拿走這個供桌圓柱,還是把它送給負責潞王陵的有關同志吧!物歸原主,必盡其用,一旦娘娘娘墳開放,其作用就非同凡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