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子粑粑,舌尖上的春天

蒿子粑粑,舌尖上的春天

早春時節,對於湘北的人來說,是吃蒿子粑粑的好時節。蒿子作為一種大山裡的自然饋贈,經過農人之手,搖身變成了舌尖上的美食。對於在外的故鄉人來說,蒿子粑粑經過長途運輸,走進城市,是告慰異鄉人舌尖上的鄉愁。而吃蒿子粑粑,對故鄉人來說,是在享受人間舌尖上的春天。

春風送暖,萬物復甦,經過一冬的沉澱,蒿子發出綠色的嫩尖。田埂上、山丘上到處都有。雨水過後,蒿子嫩芽上含著滴滴露珠,好不誘人。這個時候,只要天一放晴,大家就會揹著揹簍出門了,隨便一問,都會說 " 去採蒿子 "。

會吃的人其實從二月下旬就開始準備了,就開始漫山遍野、田間地頭找好蒿子地,等到剛邁入三月,就開始採摘了,蒿子粑粑味道要好,一定要選取最鮮嫩的蒿子葉。

三月初的時候,因為疫情在家,也揹著揹簍去打蒿子。可能是因為大都還沒返程,打蒿子的年輕人很多。挑上最細嫩的部分,很快就打到滿滿的一揹簍。對於蒿子,《神農本草經》曾有記載:" 主疥瘙痂癢,惡瘡,殺蝨,留熱在骨節間,明目。" 這藥用價值在古籍中多有提及。其實蒿子略微有點苦味,但是農人們經過神奇的雙手,成功地規避了它的苦味,讓它轉換成美食,將它的藥效寄於食療之中,將它的價值發揮到最大。

揹回家的蒿子,一般都是母親處理,處理起來也是比較耗時的。先要清洗乾淨,然後切碎,均勻地拌上糯米粉,倒進飯甑裡,再上大鍋蒸。以前家裡的土灶還在,架上口大鍋,放上半鍋水,然後放好飯甑蓋好蓋子,把火燒旺,以便蒿子蒸熟。蒸熟以後再放到木盆裡使勁地揉,讓糯米和蒿子充分融合,直到有些黏手。這個過程是比較耗費力氣的,但也是關鍵的一步,母親從來不讓我插手。揉好後的糯米糰已經透出點點青綠,母親麻利地捏成大小一致的小圓坨,然後再撒點粘米粉,裹上一層薄薄的外衣。接下來的過程就可以交給我了,在父親提前制好的印花模子裡,輕輕一壓,一個蒿子粑粑就成型了,還帶著父親提前刻好的圖案。然後就是找個簸箕,再鋪上一層薄薄的粘米粉,就只需要藉助時間和陽光曬乾即可。

以前的蒿子粑粑,比較簡單,就只有糯米和青蒿,現在生活好了以後,蒿子粑粑裡的餡也越來越豐富。尤其是包上老家的臘肉末,咬上一口,回味無窮。蒿子粑粑吃的時候,可以根據個人的口味來選擇,有的習慣鹹口的,可以油煎的時候放點鹽,而習慣甜口的則可以煎好後配上蜂蜜,都是絕對的美味。特別是煎好的蒿子粑粑,表面略帶金黃,鍋蓋裡飄出香味,讓人 " 垂涎三尺 "。

小時候,覺得蒿子粑粑神聖,是因為在農曆三月三這天,老是聽大人們說 " 三月三,蛇出山,蒿子粑粑塞蛇眼 ",要吃蒿子粑粑才能鎮住。不過如今,這個說法已經不那麼流行了,這蒿子已經是純粹的美食。

現在回到城裡,早餐煎上兩個蒿子粑粑,吃上一口,就感覺滿嘴春天,特別愉悅。因為,每一口,不僅是故土的原汁原味,更是印象中屬於媽媽的味道。

文 / 李育蒙

【來源:ZAKER瀟湘】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