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用實際成果證明疫情擋不住發展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打亂了社會生產和人們的生活,儘管我國在最短的時間內對病毒進行了隔絕,但是不容否認的是,疫情的出現給社會經濟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如今,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後,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推進復工復產,政府層面如何幫助企業減負以及通過幫助企業融資等方式讓企業快速重振,這是當務之急。而目前來看,北京充分發揮營商環境改革優勢,在復工復產方面做到了有條不紊,各行各業早已有序復工,甚至在疫情期間,北京吸引外資的能力都依然保持著強勁的勢頭。比如,在第一季度,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增外商投資達到了二十五億元,其中不乏GE醫療、施耐德這樣的知名企業增資擴產。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用實際成果證明疫情擋不住發展


比如,GE醫療北京工廠在國內疫情出現之後,緊急生產了三百多臺CT機產品,供應到各地醫療機構,為疫情的防控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當疫情向全球蔓延的關鍵時刻,GE醫療北京工廠更是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加大了對CT機的生產力度,並且緊急供應到國外的各個國家。事實上,GE醫療北京工廠儘管規模很大,但是生產力依然有限,為了能夠儘可能地滿足來自全世界對CT機的緊急需求,甚至造成GE醫療海外各個工廠產能供應不足,北京工廠主動承擔起了加大生產的責任,不斷緊急生產和供應CT機,而且還新增了更具有技術優勢的高端CT機和呼吸機等產品生產線。而當地政府也為GE醫療北京工廠開闢了“綠色通道”,比如,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的支持和幫助下,GE醫療申報產品註冊生產應急審批通道!

當然,在疫情之下,除了GE醫療北京工廠之外,不論是在經濟技術開發區還是在整個北京,有許多中外資企業紛紛增資擴產,全面投入到這場全球性的抗疫鬥爭來,為抗疫防控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也提升了企業的美譽度與市場佔有率。比如再來看施耐德(北京)中低壓電器有限公司,儘管處於疫情之中,但是施耐德在智能製造升級項目中依然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而施耐德決定“乘勝追擊”,繼續推進新一輪的增資擴產。據瞭解,施耐德將在經濟技術開發區至少在投建九條高低壓電器生產線,總投資將達到一億四千萬元。此外,瓦里安醫療系統公司,是全球領先的癌症及其他重大疾病診斷及治療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在三月初,新增產線搭建完成後立即投入生產,並且第一臺國產高端醫用直線加速器已經完成了生產,而瓦里安的研發中心也已經進入到了內部裝修設計階段,預計將在今年內正式投入使用。這也意味著,瓦里安將在中國,在北京,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建成瓦里安全球最全產品線研發基地和生產基地!

而於一九九八年便已經落地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薩姆森控制設備(中國)有限公司,也增加了兩億四千萬元的投資,在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智能控制設備生產基地項目,當前進度款項的劃撥工作已經完成,預計下半年將建設完成並投入生產。此外,醫藥保健和農業領域的巨頭——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在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建設的三期研發生產項目也正在加快推進規劃建設。事實上,僅僅是在過去的幾個月時間中(疫情期間),便有十二家外資企業入駐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而除了北京巨大的吸引力之外,即便是在疫情期間,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乃至整個北京的經營數據也是堪稱可觀的,這更加堅定了外資企業的信心。比如,博世力士樂(北京)液壓有限公司中國區相關負責人就表示,在疫情出現之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積極幫助他們復工復產,並且解決一些客觀難題,這讓他們信心大增。在今年的第一季度,非但營收沒有受到影響,反而完成了全年營收超過百分之二十,如今防控形勢大好,他有信心完成全年的營收目標。

事實上,不論是對於這些外資企業還是國內企業,在疫情期間,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一直在努力解決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問題。為此,在抓緊疫情防控的同時,企業發展也沒有落下,實現了共同進步。比如,在第一時間出臺了多項具體措施來幫助和支持企業穩增長,同時針對外籍人士服務保障,制定了一些具體的服務和保障措施,解決了企業的後顧之憂。這些具體措施不但保障了各個企業的有序復工復產,同時還暖了企業、暖了人心,堅定了這些企業共渡難關的信心。如今,從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到全北京,我們看到營商環境優化改革繼續在推進,暖企服務不斷升級,相關部門充分發揮“店小二”風格,積極為企業解決各類遇到的突出困難,幫助企業成長髮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