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筆請周杰倫當“靠山”,海瀾之家的庫存,能靠周董清空嗎?

一進電梯看到周杰倫的大幅海報,以為又代言了什麼時尚新潮牌,定睛一看才發現是許久沒曾注意的海瀾之家,從美特斯邦威到海瀾之家,周杰倫定位似乎也從一個時尚潮男轉變成了中年大叔,這麼來看,和每年都要去兩次的“男人的衣櫃”似乎還有一些匹配。

大手筆請周杰倫當“靠山”,海瀾之家的庫存,能靠周董清空嗎?

說到海瀾之家,可能很多人的印象還停留在印小天代言的時候,滿滿的商務風男裝和當年鋪天蓋地的廣告,誰都能順口講兩句“每年逛兩次海瀾之家,每次都有新發現”的廣告語,但是無論幾線城市都能看到分店的海瀾之家怎麼這兩年慢慢的銷聲匿跡了呢?

大手筆請周杰倫當“靠山”,海瀾之家的庫存,能靠周董清空嗎?

其實海瀾之家在剛成立的時候,和其他的連鎖品牌如美邦、雅戈爾、杉杉、森馬相比都要晚。

但是海瀾之家的營銷模式才是讓這個品牌走上正軌的真正原因,海瀾之家的創始人周建平開創了一條特殊的渠道,輕資產、多門店、代運營:加盟商出錢,海瀾之家代為運營,純託管式加盟——海瀾之家不收取加盟費,但收取100萬的“保證金”。

而海瀾之家呢,他通過這種方式募集大量現金,然後用這筆資金繼續擴張開店。店開得越多海瀾之家手上的錢也就滾得越大,這就是海瀾之家的模式了。

大手筆請周杰倫當“靠山”,海瀾之家的庫存,能靠周董清空嗎?

早期的的時候這種營銷模式其實是非常有效的,國內的服裝市場還沒有形成一定規模,所以這種裂變式的開店方式讓海瀾之家在14年達到了巔峰,2014年海瀾之家的門店數為3348家,淨利潤23.75億,單店利潤超過70萬元。

把大量資金投入到開店運營中,海瀾之家是靠什麼來生產設計服裝的呢?

大手筆請周杰倫當“靠山”,海瀾之家的庫存,能靠周董清空嗎?

海瀾之家並沒有往上游生產投入資金,而是用了一種OPM戰略(Other Peoper’s Money)——拿別人的錢來玩。

說白一點就是海瀾之家每年會出兩次採購計劃,由供應商自己設計生產產品。你們造什麼我不管,我只負責替你們賣,至於貨款,那就只能先欠著,我什麼時候把衣服賣出去了什麼時候可以給你們錢。

至於設計,就完全交給了上游生產商的設計師,你生產什麼我就拿什麼,所以海瀾之家的衣服有時候真的一言難盡。

大手筆請周杰倫當“靠山”,海瀾之家的庫存,能靠周董清空嗎?

雖然有時候被叫做“爸爸的衣櫃”,但是這種風格實在是讓爸爸也有點難以接受吧。

正因為只注重營銷並未注重產品質量和設計,儘管海瀾之家的規模和廣告都做得如日中天,還是在日漸追求品質和設計感的潮流中日漸頹敗。

但平心而論,海瀾之家的退貨政策確實無人能出其右, 100%無條件退換貨政策,比如說50天內100%無條件退換貨,不同地區間可以異地退換貨等等,最終都會帶來庫存壓力。

有庫存積壓不怕,海瀾之家於是乾脆單獨開了一個品牌,叫做百衣百順,專門用來銷售賣不掉和退換回來的庫存尾貨。

大手筆請周杰倫當“靠山”,海瀾之家的庫存,能靠周董清空嗎?

自從這兩年海瀾之家喊出了“叫板優衣庫” 的口號以後,在品控管控上要比前幾年做得稍好一些;另外,他們和上海的東華大學、北京的北京服裝學院合作建立“中國男裝設計新秀培養計劃”以後,確實也推出了一些自主開發的產品。

無論如何,想做好一個服裝品牌,原創設計和產品質量都是沒辦法忽略的兩個門檻,這次和周杰倫的代言合作,是海瀾之家的一次戰役,也是像大眾證明海瀾之家也是可以做好質量和設計的一個起點,讓我們拭目以待海瀾之家之後的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