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電子發票的應用是否可以實現去中心化?不能實現是為什麼,能實現的話是如何去中心化的?

舞夜心動--靈魂的主宰者


據權威報告顯示,每年有上萬億美元的假貨在全世界流動,約佔全世界GDP的2%,全球年交易規模超過6000億美元,是毒品交易額的兩倍。一方面,由於中國市場和法律機制不健全,誠信體系現在更是令人堪憂,中國假貨氾濫已經成為大家習以為常的事情。另外一個方面,造假產業鏈已經嵌入地方經濟的一部分,全力打擊的話對地方經濟又會有一定的影響;而我國又處於全球工業體系的中低端位置,產品附加值低利潤薄,於是在金錢的誘惑下,有人就選擇鋌而走險。但造假產業又不能不打擊,2017年全球假貨造成的總損失達1.2萬億美元,對創新和品牌企業的傷害更是巨大。

區塊鏈溯源是一個看著很美好的事情,然而一旦真正去做,就會發現存在的問題實在是太多太大。區塊鏈的信徒們相信技術能夠改變一切,以為區塊鏈解決的是數據真實性問題,事實上技術並沒有辦法判斷數據的真假,它只能保證數據上鍊後無法篡改。那麼區塊鏈溯源的技術還存在哪些壁壘,技術又有哪些侷限性呢?

技術壁壘

區塊鏈溯源的核心即為數據提供多節點備份,保證數據的不可篡改和公開透明。但目前公鏈的信息承載能力還非常低,以目前做應用開發而設計的公鏈-比特現金為例,每個區塊的大小為8M;確認交易速度最快的公鏈eos為例,每秒可處理的交易數不到1萬筆。就目前的公鏈基礎設施而言,連小規模的商品信息上鍊都滿足不了。聯盟鏈和私有鏈因為節點很少,能夠提高數據的處理能力,然而聯盟鏈和私有鏈都的真實性都難以讓人信服。此外溯源的標準沒有建立,產業鏈上的各個設備數據標準化時難以協同,各個節點也就達成不了共識。

技術方面的硬指標是可以隨著時間的增加而逐步提高的,相對而言是比較單純的理論問題,但如何實現從技術到應用的方案模式設計則是沒有明確預期的,而這也往往是瓶頸所在。

技術侷限性

要實現防偽溯源並不是區塊鏈單一的技術可以實現的,還要加上防偽技術、物聯網技術等。數據的採集和上傳是需要人力和物聯網設備的,這都是需要相當的資金投入,比如農產品的附加值很低,供應商是沒有動力去做這方面的投入的。在區塊鏈沒有給產品帶來品質和附加值提升的時候,用戶是很難為區塊鏈技術買單的,而這又反過來會降低生產商投入新技術的積極性。

數據採集上傳的基本是產品生產商和經銷商,他們都是利益共同體,他們可能聯合起來篡改數據,此外生產流通過程中的掉包問題也是沒有辦法解決的。也就是說即沒辦法保證數據(源頭)上傳的真實性,也不能保證上傳數據的絕對不可篡改。

區塊鏈溯源的價值及前景

雖然存在諸多的問題,但是並不是說區塊鏈溯源就沒有價值。區塊鏈溯源技術能夠提高作假成本,有效防止企業內部的腐敗問題;以前作假只需要腐蝕一個環節,比如採購和銷售,現在則需要打通所有節點,能有效改善作假猖獗的現象。

對於大型生產、物流、零售企業,可以用區塊鏈溯源技術實現供應鏈的管理。例如大型的電商巨頭們就正在佈局區塊鏈溯源領域,17年初開始阿里、京東就開始探索利用區塊鏈溯源技術提高相關產品的品牌。2018年3月,天貓奢侈平臺Luxury Pavilion推出了全球首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正品溯源功能;同年6月,京東成立“京東品質溯源防偽聯盟”,上線了相關小程序,與400多家國內外品牌達成合作,運用區塊鏈技術實現超過10億件商品的溯源,蘇寧也已經上線區塊鏈商品溯源系統。通過區塊鏈溯源技術重塑新零售渠道,讓優質產品實現產銷協和、以銷帶產;同時在防止竄貨和精準召回等方面,區塊鏈溯源也具有很大的優勢。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Iot設備和運維成本的不斷降低,還有上鍊成本的不斷降低,未來依靠自動化的方式實現部分商品的機器信任的區塊鏈溯源還是有可能的,只是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結語

區塊鏈溯源要想實現真正去中心化的方式或者完全地杜絕造假現象是不可能的,因為完全去中心化太過於理想,而造假的源頭是無法用技術去消滅的;但是區塊鏈溯源將會是相對最接近答案的方式,至少對部分企業而言是能夠提高內部的管理水平或者提升平臺價值的。


頂多算個臭皮匠


你也太不關心頭條裡面回答這個問題的情況了,我已經反覆回答了這個問題,而且用的很淺顯的道理。你這種不尊重回答,不關心回答的態度,其實也沒人想回答了。我可以告訴你,數字貨幣沒有區塊鏈電子發票。


阿龍188


我個人認為,區塊鏈發票已經達到去中心化的程度,也具有了不可複製、不可篡改的屬性。

傳統發票的中心化屬性

我們知道,稅務局傳統發票的開具是往往是利用於其開發的發票平臺(通用電子發票平臺),或者是依託於第三方的信息公司開發的軟件(稅控盤等),因此可以看到,傳統的發票都是以稅務局本身的數據庫作為中心的,涉及到發票的查詢真偽,都要依託於稅務局的官方信息,於是就帶來了很多偽造發票、重複報銷的風險。

區塊鏈發票的去中心化屬性。

什麼是區塊鏈發票?簡單來理解一下,就是把發票整個管理流程涉及的三方,分別是稅務機關、開票方、受票方,全部都放在發票管理的鏈條上面來,也就是俗稱的“上鍊”。

“上鍊”以後,只要這張發票開出了,那麼稅務局、開票方、受票方三方的系統中都會同時產生這張發票的數據,在這種情況下,就不會出現由於三方之間的信息差所容易導致的發票偽造、篡改這些風險,因為由於數據的互通性,任何一方都無法單獨篡改這緊密相連的各方數據,這與區塊鏈的原理是相通的。

區塊鏈發票的其他功能。

當然,除了發票不可複製、不可篡改這些特點以外,採用區塊鏈電子發票,開票方還可以在區塊鏈上實現發票申領、開具、查驗、入賬;

對於受票方來說,可以輕易實現鏈上儲存、流轉、報銷,可以省去了很多功夫;

對於稅務局一方來說,由於開票方與受票方系統全部上鍊,發票數據、流向會變得一清二楚,對於想通過少開發票達到偷漏稅目的的納稅人來說,實現的難度變得越來越大了,稅務機關的管理也變得相對容易。

我是稅言家,希望我的答案能夠幫助你,也歡迎你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