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经验帖 | 初试400+!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考研全程

近几年法学考研比较热门,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学院又是中国法学类重点中的重点,在中国法学院校里排名首位,难度较大,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注重基本功,看重基础知识,很多考点源于教材内容。。


就我自己感觉人大的本身学术氛围很好,人脉资源广,出国机会多,而且在全国的知名度高,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一般就业大多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公检法机关、公司企业、律师事务所、金融机构等工作。


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下本人在备考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心得,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考研篇


英语


英语复习基本上没什么大问题,就是单词+真题的模式。我集中背单词差不多20天,因为本身考过了四六级,所以考研词汇相对来说还是能够在短时间掌握。


然后就是练习真题,一天一练习,因为专业课放在后面,所以前期都是以公共课复习为主,其实这段时间我并没有特别集中精力,但好在都是要考验记忆力的知识,我自己吸收能力还行,所以英语复习的过程挺顺利。


说一下我自己做真题的方法,每一套真题,除了作文以外,都要认真的去做,做完之后看答案解析认真分析,同时也要准备一个错题本,按照题型分类,思考自己做错的原因,究竟是马虎没审题,或是单词不懂或是语法问题,总结出自己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提高,这样一套真题才是真正发挥了自己的价值。


政治


政治的话我用的资料是肖秀荣系列:精讲精练、1000题、肖八、肖四等。蛮多人都推荐,确实效果不错。


对于文科同学来说,政治应该不难学习,我认为只要紧跟肖秀荣即可,理解上有问题就听一下腿姐陆寓丰的课,至于是否应当做真题,根据自己的时间来,我是没有做大量的真题,一方面自己时间有限,另一方面考虑到政治的时事性。如果实在没有时间的话跟着肖秀荣就可以了,主观题背肖八肖四就可以了,如果想要保险些再参考一位老师的就行,没有必要跟着太多的老师,两位即可。


专业课


专业课我是八月底开始准备,最重要的是教材,第一遍看书的时候参考了人大出的配套习题册,第二遍的时候参考了大量的其他教材,补充教材上的知识点,还详细做了重要知识点的笔记,尤其是民法(因为考的是民商法嘛,肯定要在民商法上花上一定的精力)。


复习专业课的时候最重要是理解性记忆。如果基础不是特别扎实的同学前面公共课已经记了很多东西,到了专业课就不要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没多大效果,培养自己的理解能力,提高知识吸收力,哪怕第一遍复习用时很长,但是只有摸透了重点和知识点才能在后面复习的时候越来越融会贯通。


教材我平均看了三遍吧,有些难懂的看了四遍,如法制史跟法理学。学习是加速度进行的,要相信自己的潜力。在这里说明一下,除了宪法,我稍稍背了一遍,其他科目,都没有时间背,索性就不背了,就是一遍遍翻书,一遍遍整理笔记,看到后来感觉整本书的知识都被我打通了,甚至学科跟学科之间的知识都能整到一块去。


以前高考的时候老师就说,教材为王,任何题都是从教材中引申出来的。人大考研也一样,不一样的是,人大的教材没有中学时代的教科书详尽、精当。所以,教材一定要认真看、仔细看!!尤其记得法理的一题,讲什么政治思维跟法律思维的关系吧,隐约记得教材前半部分涉及到了(现在不太记得在哪一章节了),然后就依葫芦画瓢瞎扯了一番。 看教材是一个漫长甚至有些枯燥的过程,但能从中看出乐趣来,这也是考研人需要修炼的本领。现在翻看我的备考书籍跟整理出来的那些笔记,真心觉得每一页纸都渗透了我的心血。


经验总结


说一下备考时间安排,需要综合你自己的能力和精力来安排,针对基础比较弱或者时间较充裕的同学建议早一点开始学习,同时建议同学战线不要拉太长,冲刺的时候会非常累的,这里结合我的时间安排大致将时间分为前期(3月-6月末)、中期(7月-9月末)、后期(10月-12月)。


考研是一个持久战,前面太过于紧绷后面冲刺真的会没有动力的,建议每一位同学每天能给自己制定一个学习计划,一定要努力当天完成,完成好了也可以奖励自己出去放松一会儿。


考研资讯可关注公众号:法学考研Clu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