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貨幣成為禍水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戰敗後,國內經濟衰退;當時的德國政府曾經一度寄希望用貨幣放水政策來刺激經濟發展,結果事與願違,大量增發的貨幣沒有流向企業的生產中,反而導致德國的物價飛速上漲起來。

1923年的德國,一位先生走進咖啡館,花了8000馬克買了一杯咖啡,等他喝完之後,咖啡已經漲到10000馬克了;幾個月後,一個麵包都漲到2000億馬克了。

當貨幣成為禍水

一戰前,一美元可以兌換4.2馬克;到1923年11月,一美元已經兌換4.2萬億馬克了;當時的貨幣對民眾來說已經失去了意義,德國人直接用紙幣點爐子生火。

當貨幣成為禍水

2018年,南美洲北部的委內瑞拉試圖重演當年德國的通貨膨脹,一杯咖啡也賣到200萬玻利瓦爾了;委內瑞拉2010年的時候,一美元兌換 8 玻利瓦爾,現在一美元能兌換幾百萬玻利瓦爾,沒譜了。

當貨幣成為禍水

作為全球石油儲量最大的國家,委內瑞拉是石油出口大國,已探明的石油儲量超過了沙特阿拉伯,這個曾經是拉美地區生活品質最高的國家,近些年因為大搞國有企業,壟斷銀行通訊能源等各個行業以及推行民粹主義等一系列作死行為,自然落到今天這步田地。

不久前,委內瑞拉政府宣佈找到了解決通貨膨脹的方法,就是發行新貨幣,直接去掉五個零;目前,委內瑞拉新貨幣的發行日期一度從2018年的6月4日推遲到8月4日,現在又將推遲到8月20號了。

在沒有實質性改革措施的前提下,這種方式等於是換一張紙繼續氾濫災難。另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到2018年底,委內瑞拉的通脹率將達到1000000%。

無獨有偶,亞歐連接處的土耳其最近貌似也想步委內瑞拉的後塵了。近十年來,為了刺激經濟增長,土耳其也採用了貨幣寬鬆政策,印鈔放水;在2003年到2018年之間,土耳其的M2增加了20多倍,這部分錢主要流向了修鐵路修機場挖運河等各類基建和房地產,經濟與通脹也慢慢進入了死循環。在內部持續通脹以及與美國貿易爭端的外部影響下,土耳其里拉匯率出現連續暴跌,自2018年初以來,里拉對美元已經貶值超過了三分之一。

當貨幣成為禍水

時間回到1923年12月,德國的物價突然穩定下來了;1923年底,德國政府通過大量裁減公務人員以及要求銀行不再通過發行貨幣為其籌資等一系列措施結束了通貨膨脹,慢慢恢復了經濟。

對比今天的委內瑞拉和土耳其,雖然時間和空間不一樣了,愚蠢的做法都是一樣的;如果印錢能解決經濟問題,建個印刷廠豈不就成經濟大國了。

好在委內瑞拉與土耳其就體量來說都是小國,雖然濫用貨幣放水刺激經濟栽了跟頭,如果能痛改前非還是很容易實現經濟轉型的;另一方面,委內瑞拉和土耳其應該慶幸他們都不是經濟大國,否則這麼折騰就要解體了。

文/蔣祖權/選自《非理性崛起》

往期鏈接:

李白的萬有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