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怎樣配合老師共同教育孩子?

1,要求及時走訪教師。

當孩子上學時,學期一開始就得抽空去學校拜訪教師,最好花上一些時間觀察一下孩子所在的班級。對一學期開設的課程、教師有何要求、要讀哪些書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數”。要保證孩子不缺課,不要自作主張地安排孩子的日程表。

家長怎樣配合老師共同教育孩子?

2,要與教師默契配合。

不要亂評教師,千萬別在學生面前妄評某某老師“太嚴“啦,或者某某老師“沒有水平”等等。不要過分看重分數,分數只是衡量學生學習情況的一個方面。作為家長,向教師瞭解的不僅是分數——諸如孩子的學習主動性、學習態度、作業情況、突出的優點和品德表現等都應列入必須瞭解之列。

3,要經常與教師“互通情報”。

這可幫助教師更全面、更深刻地熟悉和理解學生。如,家長可向教師“提供”孩子單獨學習還是集體學習效果較好,他喜歡什麼課程,家中最近是否有人生病或發生了諸如父母離異、家長失業、搬遷等可能影響學生在校學習生活的種種“變化”。及時反映、切莫等待。如果發現孩子在學習上有問題,可別等到下次開家長會時才向教師反映。不管出現了哪方面的問題,都應讓教師儘早得悉各種“信息”,以便教師採取相應措施。家長只有全面、客觀地熟悉孩子的長處和短處,家長才能與教師“合力一處”,幫助孩子在學習上不斷取得進步。

家長怎樣配合老師共同教育孩子?

4,要正確的鼓勵和支持孩子。

有一句話說得好:孩子犯了錯誤上帝都會原諒。孩子由於年齡小,在生活、學習當中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不盡人意的事情,所以家長和老師要客觀、公正、寬容的接納孩子的一切,並和孩子一起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5,正確針對補習。

課外補習關於孩子上輔導班的事,家長要慎重對待,如果孩子學有餘力,並且主動提出要參加一些課外補習時,家長要尊重孩子的意願,輔導一下很有好處。如果學生不同意,家長卻一廂情願,往往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到最後花了錢不說,也收不到正面效果,可能還因為孩子的不情願而事與願違。如果家長看到某一科功課瘸腿太嚴重,很有必要補課的情況下,家長也要作通孩子的工作,爭取讓他心情舒暢的接受並參與。否則達不到目的。

家長怎樣配合老師共同教育孩子?

6,讓孩子的成績穩中有升。

就像長跑一樣,只要你不被別人拉下很遠,在你有能力的情況下,你就有機會在最後衝刺時超過別人。如果你已經被別人拉下很遠,你又不具備超過別人的能力,你想利用衝刺得個好名次是不可能的。學習也是一樣,在學習中你雖不是前幾名,但是你也不要使自己的成績落下很遠,如果你的功課有很多缺失,要想在升學考試中趕上別人,那是不可能的。在學校裡也有這樣的學生,在初中一二年級裡,每次考試不顯山、不露水,但在初三一年的時間裡,卻過關斬將,最後一路領先。在別人看來好像是厚積薄發,其實是孩子具有一定的騰飛素質,騰飛的條件是,孩子的功課都不拖後腿,如果有一科提不起來,他也不會有騰飛的可能。因此,家長要關注孩子平常的成績,如果發現孩子的成績落下很遠,就馬上想辦法讓他趕上。不然會挫傷孩子的學習興趣,經常失敗的孩子容易產生放棄的心理。因此,要記住,要想使孩子能夠厚積薄發,就要時刻關注孩子的成績,不求第一,但要追求一流。

7,家庭和睦。

家長家中一定要多出處於家裡和睦的狀態,不要每天總是因為一些小事而吵架,對孩子的內心是一種折磨,處在這種環境的孩子身心都會受到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