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金融圈還能這麼掙錢?

金融圈前段時間出了個大瓜,相信許多同學已經瞭解了。


簡單點說,就是一名姓苟的商科同學,冒充頂級投行的HR,以筆試題的名義,騙取商科同學的作業,用於自己牟利。


根據公眾號“金融八卦女頻道”的統計,苟同學這波操作,騙取的大概50份作業,總計可以給他帶來不低於5萬元的收入。


利用一個假期,空手套白狼,輕輕鬆鬆就賺到5萬元,許多在投行實習或工作的同學表示酸了:


原來金融圈還能這麼掙錢?

投行到底能掙多少錢,還不如一個搞詐騙的?我們今天就來盤一盤:


原來金融圈還能這麼掙錢?

有年薪百萬,也有年薪十萬


講道理,投行是分很多種的,高盛大摩是投行,中金中信,海通東海也是投行。不同級別的投行,薪資差距是很大的。


總的來說,薪資方面:外資投行>國內一線投行(頂級券商)>>國內普通投行(一般券商)。


具體薪資還要看具體崗位,投行內部崗位分為前中後臺,即FO、MO、BO。


投行前臺(FO)包括投資銀行部(IBD)、銷售交易部(Sales&Trading)、資產管理部和投資研究部(Research)、固定收益部(FICC),它們直接創造收入和利潤。商科學生進入投行一般首選是去前臺工作。


除了前臺,投行還有中臺(MO)和後臺(BO)。MO通常是產品管理(product control),包括風險管理,資產管理,內部控制,公司戰略等。BO主要是運營和技術部門,比如人力資源和IT部門。


薪資上,頂級投行的IBD部門年薪百萬不是問題。據說,某外資投行IBD大概可以給到85k-100k的月薪。而銷售交易部的起薪更高,可以達到200K。


而中金中信等,投行部薪資大概年薪在50-100萬之間,而海通證券等,月薪在8K-20K不等。


不同level也會有不同的薪資水平:


原來金融圈還能這麼掙錢?

原來金融圈還能這麼掙錢?

怎樣進入頂級投行


在普通投行/券商工作可能很難像苟同學那樣驟然暴富,但頂級投行仍然是不怵苟同學的。


要想進入頂級投行,求職秘訣只有一條:

求職要趁早!


有人總結出了這樣的“黃金timeline”:

大一申請到公司的 Exploratory Programs

大二申請到大平臺的實習作為跳板

大三才能申請到Big Name的可轉正實習Offer

實習,是進入投行的敲門磚。畢業進入高盛、大摩的同學,在選擇第一份實習的時候,都會盡可能選擇大平臺實習。比如,中資銀行、國內大型企業、迪士尼暑期項目等。

因為,投行實習一般不過於要求相關經驗,而是更看重之前實習的平臺名氣及參與深度,因此在低年級時儘可能選擇大平臺實習。

且在大平臺裡,能夠學到將來進入行業需要的技能,包括溝通能力和軟硬件能力。

原來金融圈還能這麼掙錢?

投行想要什麼樣的人


不同級別的投行,在招人時對不同條件的關注是不一樣的:

教育背景:佔比30%-40%,國內大型券商大多會建立Target school 庫,簡歷初篩非常重要。


- 學校和學歷,研究生是加分項,大四保研、研一上的人群很受歡迎。

- GPA,對於簡歷初篩會有一定影響,對面試一般影響不大,如果特別優秀(如前1%)會有加分。

實習經歷:佔比40%,為較為重要因素。


- HR在篩選簡歷時,會看Bigname+是否核心崗位,e.g. 擁有大型投行、基金、私募、行業研究等的實習經歷會加分

- 業務部門則看過往實習匹配性,如投行實習是否經歷過哪些類型的項目(IPO、併購),是否是熟手等

校園及科研經歷:佔比10%,屬於能夠展示相對個性化一面的內容


- 社團經歷,主要看領導力、團隊協作;學術研究能力(行業研究比較看重)

- 商賽經歷,如果取得過知名企業商賽的好名次,一定程度上,可視為優秀的實習經歷,例如瑪氏、聯合利華、歐萊雅、安永、貝恩……

技能及證書:佔比約10%-20%,證書能展現專業性。


- 投行業務比較重視應聘者的財務、法律和保薦業務專業能力,通過保薦代表人考試、FRM、司法考試會有加分。

- 行業研究和投資相對更偏好CFA和FRM。


▎本文來源:職問,由高頓整理發佈,如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聯繫後臺議定合作或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