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之花在脫貧一線綻放

—— 山西省水利廳駐村幫扶工作隊女隊員風采側記

本報記者 劉業飛 通訊員 範 源

自2015年起,山西省水利廳選派了一批優秀的水利扶貧幹部,紮根脫貧攻堅一線,他們中間的女同志拋家舍業,從繁華的都市來到偏僻的農村,勇挑重擔,與當地幹部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為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決戰完勝奉獻自己的青春,用心、用情、用力幫助村民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用心精準施策 把脈村情民意

“領導,我駐村扶貧的工作時間到了,我幫扶的村子脫貧了,即使不幹第一書記了,我還想再幹兩年,我想讓村民的生活能過得再好一點兒。”駐村扶貧工作三年的胡效珍用懇切的語氣和領導交談著。

胡效珍是山西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的一名水利幹部,2017年被組織選派到革命老區高家村任第一書記。她所任職的高家村地處山西省呂梁市興縣西部,屬典型的黃土丘陵溝壑區,總人口712戶1880人,貧困戶144戶510人,是全鄉貧困人口最多的村莊,也是國定貧困縣中的深度貧困村。

“要想得到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帶領群眾走上致富路,關鍵還是要了解村情民意,必須用真情全身心投入。”胡效珍和她的隊員當初來到高家村後的第一項工作,就是挨家挨戶走訪。按照計劃,她分“三步走”:第一步:勤溝通,連感情。每天走村串戶,嘮家常話農事,傾聽民聲,徵求意見,做到貧困戶精準入戶、精準對接。第二步,摸實情,出實策。瞭解貧困戶實際困難,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形成有針對性的工作方案。第三步,知責任,有作為。積極參與村委、支部開展的各項中心工作,協助成立了“高家村經濟發展合作總社”,並註冊開戶運行,讓農民在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等各方面有了自己的營業執照和品牌,帶動村民脫貧致富。

“群眾利益無小事,只有紮紮實實、腳踏實地做好服務,才是對群眾信任的最好報答。”胡效珍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認真、負責,這是高家村幹群對胡效珍的情感認可和工作肯定。說起胡效珍,高家村村民們總會豎起大拇指。

在省水利廳的領導下、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胡效珍積極協調,爭取到扶貧資金共計76.2萬元,用於灌溉渠道改造、人畜飲水安全工程、村文化活動廣場建設、閱覽室和文化活動室等多個方面的項目,徹底解決困擾村民多年的飲水安全問題,有效改善村民灌溉條件,進一步豐富村民文化生活。此外,讓41戶貧困戶體驗到光伏扶貧的好處,15戶貧困戶享受到了金融扶貧的福利,31個考上大中專院校的貧困戶孩子享受到2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雨露計劃助學金,協助張家焉村11戶村民共41人簽訂了易地搬遷協議。

用情精準幫扶 用愛詮釋擔當

“我是因為愛這個世界才來,繼續我偉大美好無私的夢想而來,我要成為這世界上最美的種子,讓世界因我而美麗。”這是高家溝小學一場公益講座上播放的一首《讓世界因我而美麗》。講座的主題是“喚醒夢想”,鼓勵孩子們走出大山,為實現夢想而努力,主講人是高家村幫扶工作隊組長郝曉芳。

講完課後,孩子們把郝曉芳團團圍住:“曉芳老師,您給我們上晚自習吧?曉芳老師,您明天還來上課嗎?”

“一場公益講座,效果卻出乎意料,深受留守兒童的歡迎,也讓我獲得了力量!”郝曉芳說,後來工作隊再去慰問時,全校師生齊聲合唱《讓世界因我而美麗》,愛的旋律高高飄蕩在高家溝的上空,那一刻,她熱淚盈眶,感覺和師生的心緊緊連在一起。

赴小學進行公益講座只是郝曉芳眾多幫扶工作中的一幕。在郝曉芳的工作日誌上密密麻麻地記錄了她每天入戶走訪的貧困戶基本情況、致貧原因和實際困難等內容。面對有些村民對工作隊的不信任和個別貧困戶言語過激行為,她沒有灰心,更沒有放棄,憑著對農民群眾的一片真情,沉下心來踏踏實實為貧困戶解決好每一件事情,詮釋了她作為一名駐村幹部的擔當。

不忘初心真扶貧 真抓實幹暖民心

“為了能讓大家吃上水,張書記鎮上、縣裡、省裡來回跑,才給我們引來了自來水。張書記不容易,真給辦事哩!”村民眼中的張書記,便是兩年多前被省水利廳派到興縣高家村鎮趙家川口村擔任第一書記的張宇明。

為了讓趙家川口村609戶1903人儘快吃上水,張宇明多次跑縣裡,去省裡爭取水利項目資金,通過駐村工作隊的積極協調,終於落實安全飲水提質增效工程款。趙家川口村祖祖輩輩吃水難的歷史被一朝改寫。

在張宇明和村幹部的共同努力下,先後完成了趙家川口村的兩個自然村易地搬遷、人畜飲水安全、紅家溝防洪渠道、政治文化中心廣場、光伏發電等10個扶貧項目,推進了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產業扶貧等惠民政策的落實,改善群眾人居環境、生產生活條件,推動了集體經濟發展,帶動了貧困群眾增收致富。

“哎呀,我不想總麻煩你們,自己搭公交車跑派出所,車不好等,去一趟來回得半天時間,已經跑兩趟了,也沒辦好——還得感謝你們這些扶貧幹部啊!”年逾古稀的趙萬重老人握著工作隊員曹楠的手,親切地交談著。

趙萬重老人一直未婚,膝下無子女,一個人孤苦伶仃無依無靠,又體弱多病,只能靠偶爾做點體力活維繫生活。曹楠瞭解情況後,提出幫老人申請五保戶,於是向鎮民政負責人多次溝通、提交申請。提交過程中發現趙萬重老人戶口本首頁丟失,只能與派出所聯繫,詢問如何補打首頁,考慮到老人出門不方便,她帶著村委證明親自開車到分管派出所辦理,由於工作人員有其他任務吃了閉門羹,第二次終於順利辦好。解決了戶口首頁問題,曹楠幫助他把各種申請表填好,找村委、鎮衛生院等簽字蓋章,一切手續準備就緒交給鎮民政助理,等待縣民政局審批。民政助理告知,申請應該沒有問題,最快2020年上半年可領到特困供養金,老人的生活終於有保障了。此外,曹楠還經常入戶瞭解情況,幫助村裡符合低保標準的家庭申請低保補助。去年她幫助貧困戶62戶共92人簽訂“健康扶貧雙簽約”,協助辦理醫療住院報銷40餘人次,幫助申請落實危房改造58戶,協調落實易地搬遷戶15戶並及時裝修入住,幫助村裡老年人進行養老認證30餘人。

前不久,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為積極響應中央和省委決策,防疫不落脫貧,曹楠自行居家隔離14天后,帶著口罩、消毒液、體溫計等防護用品再次回到工作崗位,為村民普及科學防疫知識,幫全村百餘戶貧困戶註冊了“建檔立卡”手機小程序。

……

像胡效珍、郝曉芳、張宇明、曹楠這樣的巾幗之花還有很多,他們在脫貧一線綻放青春、不負芳華,他們組織開展的精準幫扶工作不勝枚舉。脫貧摘帽,不是終點,她們將用自己的決心、恆心與行動,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鞏固脫貧成果,實現脫貧攻堅決戰完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