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革命正當時

區塊鏈技術革命正當時

當技術革命的浪潮來臨時,我們要勇於乘風破浪。

全球數字貨幣市場從來就不乏“試金者”。

放眼全球,早在2014年,厄爾多瓜央行就發行了數字貨幣“厄爾多瓜幣”,是全球第一個加密的數字貨幣系統。

2016年,塞內加爾央行發佈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貨幣eCFA,eCFA被設計為與紙幣一起作為法定貨幣進行流通。

2018年,委內瑞拉發佈石油幣(Petro)是全球第一個由國家支持的法定數字貨幣。

2019年6月Facebook推出Libra(天秤幣),目標是在安全穩定的開源區塊鏈基礎上創建一種穩定的貨幣。

2019年8月2日,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專利文件顯示,零售巨頭沃爾瑪擬推出一個和法定貨幣掛鉤的穩定幣。顯然,美國眾多企業開始在數字貨幣領域積極探索。沃爾瑪的數字貨幣基於區塊鏈技術,與美元掛鉤,可用於沃爾瑪整個全產業鏈的使用,消費者可以直接使用支付,這意味著沃爾瑪將會打造一個全球一體的供應鏈數字世界。

那我國如何看待數字貨幣呢?

8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召開2019下半年的工作電視會議。部署了下半年的工作目標,會議指出,要加快我國數字貨幣(DC/EP)的研發步伐,加強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整治。這意味著我國對數字貨幣的發行應用越來越重視,不久的將來數字貨幣會得到真正的應用。

區塊鏈技術革命正當時

圖片採集自花瓣網

其實我國央行很早就開始重視對數字貨幣的研發。公開信息顯示,2017年,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正式成立,2018年9月,“南京金融科技研究創新中心”和“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南京)應用示範基地”正式揭牌成立。2019年5月,在貴陽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開發的PBCTFP貿易融資的區塊鏈平臺亮相,用於服務粵港澳大灣區貿易金融。有人認為該平臺是央行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貨幣使用的嘗試。截止目前,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已經申請了涉及數字貨幣的共74項專利。而這次的中國人民銀行的工作電視會議更加顯示出我們對於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貨幣一直採取積極支持的態度。

央行擬發行的數字貨幣的特點

  • 央行推出的法定數字貨幣不僅僅是目前紙幣的替身,更應該是由央行發行的目前紙幣的補充和完善,這與那些所謂的一般互聯網加密貨幣如Libra、BTC有根本的不同,因為這些貨幣本身不具有貨幣支付的功能,更不具有實質性的發行基礎。
  • 加密數字貨幣或者類似的代幣,要考慮百分之百現金備付。
  • 央行數字貨幣可以作為一種計息資產,滿足持有者對安全資產的儲備需求,也可成為銀行存款利率的下限。此外,央行數字貨幣利率可成為新的貨幣政策工具,央行可通過調整央行數字貨幣利率影響銀行貸款利率。
  • 設計和投放(發行)、流通央行數字貨幣過程中,可考慮採用雙層投放。央行數字貨幣採用雙層投放體系,是遵循傳統的“中央銀行—商業銀行”二元模式基礎上的進一步深化。
  • 目前,限於全球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使得實際業務過程中能夠達到的每秒交易筆數(TPS)並沒有達到市場宣傳的十萬、百萬級別,甚至一萬級別的每秒轉賬也不一定能很好完成。這給金融、銀行等機構與企業採用區塊鏈技術構成了壁壘,遠達不到他們所需求的商用零售交易支付的級別。所以,國家人民銀行目前推進的區塊鏈產業試點落地,也十分明智地選擇兩大相對以低數據同步性方式實現記賬的領域:票據交易、信用證融資的交易。 目前,限於全球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使得實際業務過程中能夠達到的每秒交易筆數(TPS)並沒有達到市場宣傳的十萬、百萬級別,甚至1萬級別的每秒轉賬也不一定能很好完成。這給金融、銀行等機構與企業採用區塊鏈技術構成了壁壘,遠達不到他們所需求的商用零售交易支付的級別。所以,國家人民銀行目前推進的區塊鏈產業試點落地,也十分明智地選擇兩大相對以低數據同步性方式實現記賬的領域:票據交易、信用證融資的交易。目前,限於全球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使得實際業務過程中能夠達到的每秒交易筆數(TPS)並沒有達到市場宣傳的十萬、百萬級別,甚至1萬級別的每秒轉賬也不一定能很好完成。這給金融、銀行等機構與企業採用區塊鏈技術構成了壁壘,遠達不到他們所需求的商用零售交易支付的級別。所以,國家人民銀行目前推進的區塊鏈產業試點落地,也十分明智地選擇兩大相對以低數據同步性方式實現記賬的領域:票據交易、信用證融資的交易。

技術和監管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兼貨幣金銀局局長王信在2019年7月8日舉辦的數字金融開放研究計劃啟動儀式上說,“在臉書發行天秤幣的時候,我們的數字金融研究平臺也成立了。我想這可能不是一個巧合,至少說明了國內外對數字金融、金融科技等方面高度重視,而且從學術研究、實際應用等方面都提出了非常迫切的課題。”

推動我國數字貨幣的發展需要對數字貨幣底層技術區塊鏈技術深耕和研發。2016年,國務院將區塊鏈寫入“十三五”規劃,強化戰略性前言技術的研發,原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接受《財新週刊》專訪時也表示,“數字貨幣作為法定貨幣必須由央行來發行,區塊鏈是可選的技術。”

區塊鏈具體應用到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中時最重要的是保證數據的安全。最為關鍵的技術關卡就是保證具體交易數據的安全、不被篡改,因為民眾最為關心的就是數字貨幣的安全性和隱私保護。而這更像是個必須解決的技術問題。

區塊鏈技術革命正當時

圖片採集自花瓣網

另外,這樣的區塊鏈底層也必須突出央行的監管權力,不能遠離一套監管的法則。前期的Libra擬建立一套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Libra尚未落地,就被暫時擱置,原因是面臨美監管層對其數據安全等問題的擔憂。所以,央行擬發行數字貨幣最為重視的就是監管的問題,脫離了監管的加密數字貨幣市場很容易產生利用數字貨幣違法犯罪的行為。另外,也要建立一套合理的風險規避機制。

另外,要將區塊鏈技術和其他技術結合起來使用,而不是單純使用區塊鏈技術。包括大數據、雲計算等等。

金融體系的變革也就像是技術支持下的深水區艱難跋涉,我們要勇於變革,摸得石頭過河,更要加強對金融基礎設施的建設,規則的建立。金融改革很難,任重道遠,但也對深化我國經濟體制改革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智乾科技的未來第三次技術革命已經席捲全球,技術革命給社會方方面面帶來的變革更加迅猛,創新的活力在市場、在民間、在高校,作為一家技術企業應做好源頭活水的角色。智乾作為一家專注區塊鏈技術底層服務的公司,已在區塊鏈技術的創新上申請了30多項的發明專利,堅持底層技術上的創新,並在推動“區塊鏈+”的賦能應用領域取得了一定成果。

區塊來科技的未來,才剛剛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