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熱評|中行原油寶鉅虧 是一堂慘痛風險教育課

每經評論員 杜恆峰

不知多少中行原油寶投資者將“關燈吃麵”。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全球原油價格迭創新低,到3月中旬,我國大量散戶投資者借道中行、工行、民生等銀行渠道,抄底原油期貨。但令所有人瞠目結舌的是,北京時間20日晚間,美國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到期結算價暴跌超300%至-37.63美元/桶,創下歷史首次負值紀錄。

儘管有些機構認為油價最終會恢復到50美元/桶的正常水平,但這樣的大趨勢對經歷負油價的多頭們來說已毫無意義,因為他們的本金已悉數虧完,甚至還倒欠鉅額債務,中行原油寶的投資者就是其中一員。中行公告顯示,-37.63美元/桶的結算價格被確認有效,而有些客戶已收到了中行要求多頭持倉客戶根據平倉損益及時補足交割款的短信,甚至還有截圖顯示,有人需補足高達數百萬元的款項。

100%的保證金,中行的金字招牌,相較價格中樞打三折的超低價……有了這些已知條件,投資者最壞的預期無非是本金不保,但無論對抄底原油的人,還是對風暴眼中的中行,都未料想到油價竟然可以為負,以至於雙方產生了巨大分歧:由於20日22點之後中行暫停原油寶交易,那之後產生的虧損究竟由誰承擔?

中行原油寶此次總計虧損多少,最終虧損如何分攤,投資者是否需要補足款項,這些問題都還沒有答案。但回顧這場“史詩級”的負油價,其中暴露出的風險管理漏洞,足以讓金融機構和所有投資者警醒。

對中行來說,其在產品設計、臨時應變方面都存在明顯硬傷。比如,和其他銀行提前一週左右平倉不同,中行的原油寶是臨近合約最後一天才平倉,由於該合約平倉或者移倉已經基本完成,此時能夠交易的對手已經很少,期貨交易價格容易失真,尤其是在當前極端的市場環境下,這種失真的可能性更大,程度也可能更劇烈。

在臨時應變方面,中行的行動也十分遲緩,早在4月3日,芝商所就通知修改了IT系統的代碼,允許“負油價”申報和成交,並從4月5日開始生效,但這似乎沒有引起中行重視,直到20日晚上,中行還“正積極聯絡芝商所,確認結算價格的有效性和相關結算安排”。

中行固然有問題,但投資者同樣需要為自己的衝動埋單。3月中旬,大量投資者湧入原油期貨市場抄底,由於買盤太多,工行一度暫停了原油買入操作。這些突擊進入市場的投資者,其最主要的決策依據是原油價格來到十多年來的低點,“跌無可跌”,至於原油庫存的瓶頸、原油繼續減產的可能性、經濟恢復的速度等等因素則不在考慮之列。由於期貨知識儲備較少,跟風者容易將期貨當成股票,有些連基本的移倉規則都不清楚,有些投資者甚至因為移倉後持倉數量減少而投訴銀行。部分中行原油寶的投資者,不知道更改合約到期方式,也不知道可以在到期日前手動平倉,持有倉位卻甘做鴕鳥,忘記了風險,更忘記了及時主動止損自救。

即便是最強大的石油企業,在石油期貨等衍生品上鉅虧的案例也不少見,更不用說毫無信息、資金、專業優勢的散戶,經此一次,投資者當對市場和專業抱有更強的敬畏之心,不要輕言戰勝交易對手。而對中行等機構來說,更需要高度重視風險問題:如果產品規則太過簡單而操作又太過機械,那等於在牌桌上亮明瞭自己的底牌,容易成為他人的攻擊目標。比如,有分析師指出,中行在20日晚被迫大量平倉的操作“早就被盯上了”,而工行、建行在移倉時,也遇到了類似的空頭狙擊,只是情況沒有中行那般極端。此外,機構還需要注意現有的交易系統、風控手段能否適應負油價,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是否合理,如果不能及時堵上這些漏洞,中行原油寶的窘境就可能重現。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