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買賣奴隸、穩定物價、按勞分配——王莽的超前改革之路

王莽是西漢過渡到東漢之間的重要人物。眾所周知,西漢末年風雨飄搖,年幼的漢平帝繼位後,根本無力掌控朝政,朝政大權落到了時任大司馬的王莽手裡。漢平帝死後,王莽更是廢掉了繼位的孺子嬰,自己當上了皇帝。改國號為“新”,西漢滅亡。

看到這裡大家覺得王莽這個人是不是很不厚道?但其實,王莽並非暴虐無道之徒。篡位後,身為新朝“開國之君”的王莽針對西漢時期政治、社會、經濟的一系列弊端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一些改革在當時看來頗為超前,以至於現在有些人將他看做“穿越者”,那麼王莽到底是不是穿越者呢?

禁止買賣奴隸、穩定物價、按勞分配——王莽的超前改革之路

王莽

我們來看一看王莽改革中先進的方面:

一是禁止了當時社會買賣奴隸的風氣。王莽登基後嚴禁再進行家奴、婢女等的買賣行為,這項改革在現在看來是人道主義的;

二是實行“王田私屬“制,西漢末年土地兼併,土地被地方豪族、地主等佔有,豪族地主們納稅少甚至不納稅,而真正納稅給國家的農民階層得不到土地,失去了收入。這給農耕時代的經濟體制造成了嚴重打擊。王莽將土地收歸國有,規定不得私自買賣土地,並向沒有土地的農民分配國有土地。這點甚至和我國社會主義階段的土地政策如出一轍。

禁止買賣奴隸、穩定物價、按勞分配——王莽的超前改革之路

三是施行“五均六管“制,五均即五均官,主要職責是保證物價水平,對物價過與當時標準市價的,政府會平價出售相應的貨物以穩定該種貨物的物價。六管即施行鹽、鐵、酒、鑄錢、漁、獵等行業由國家統一管理,加強了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當時的經濟形勢。

禁止買賣奴隸、穩定物價、按勞分配——王莽的超前改革之路

以上幾點是王莽改革新政中值得稱道的方面,即使以我們現代人的角度來看,

這些改革和我們如今的社會經濟制度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難怪有人認為王莽是所謂的“穿越者“。

那麼王莽改革有沒有讓新朝走向繁榮昌盛,走上歷史巔峰呢?答案是沒有,王莽的新朝只存在了14年(公元9年至公元23年),公元23年,新朝在綠林軍、更始軍、劉秀軍的先後夾擊下滅亡。

禁止買賣奴隸、穩定物價、按勞分配——王莽的超前改革之路

新莽時疆域圖

為什麼新朝這麼超前還這麼短命?我們來看一下原因:

首先是政治改革,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王莽為了與前朝西漢區分開來,表達“革漢立新”的思想,從中央到地方修改了大量官職和機構的名稱,在此基礎上又設立了大量新官職。此舉不但使當時的官僚系統更加臃腫繁雜,也使得官吏們有更多的機會巧立名目貪汙受賄,盤剝百姓,人民生活負擔進一步加重。

其次,王田私屬制在想法上很美好,但自東周末年春秋戰國以來,土地國有的思想早已被因分封制而產生的土地私有而取代,並已根深蒂固。將土地收歸國有,禁止買賣,必然會導致當時土地所有者—地主豪族的強烈反對。事實上,這項政策頒佈不久,全國各地由貴族地主主導的造反起義就層出不窮,王莽不得不在政策頒佈的第三年就將其匆匆取消,自此土地國有制在歷史上曇花一現,一直到2000年後的社會主義新中國才再次出現。

再次,王莽在位期間,多次進行貨幣制度改革,貨幣種類繁多,貨幣本身的價值與當時的實際社會生產力、物價嚴重脫鉤,有些發行的貨幣種類甚至無法在市場上流通。而每一次新的貨幣制度出臺都伴隨著舊貨幣的廢止,使百姓擁有的財富階段性地大脫水、大跳水,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貨幣改革的失敗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新朝的滅亡。

最後,政府對“六管“的過度干預和管控,也嚴重影響了賴以為生的人民百姓的生活,使得底層百姓也開始反對新政權。

禁止買賣奴隸、穩定物價、按勞分配——王莽的超前改革之路

新朝發行的部分貨幣

因此,不可否認王莽其人在歷史上的確有他的閃光點。但不管王莽是否真的是所謂“穿越者“,他的改革都沒有真正改善西漢末年以來混亂的局勢,緩解當時的社會矛盾。

在那個封建制度已經牢固樹立近200年的時代,王莽的”超前思想“沒有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只是一座搖搖欲墜的空中樓閣,不僅失去了士族、官僚、地主階層的支持,在底層人民心目中也印象不佳。最終孤立無援的王莽陪著他的新朝消失在了歷史的滾滾長河中。

如果你穿越到那個時代掌權,你會怎麼做?歡迎關注並參與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