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买卖奴隶、稳定物价、按劳分配——王莽的超前改革之路

王莽是西汉过渡到东汉之间的重要人物。众所周知,西汉末年风雨飘摇,年幼的汉平帝继位后,根本无力掌控朝政,朝政大权落到了时任大司马的王莽手里。汉平帝死后,王莽更是废掉了继位的孺子婴,自己当上了皇帝。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

看到这里大家觉得王莽这个人是不是很不厚道?但其实,王莽并非暴虐无道之徒。篡位后,身为新朝“开国之君”的王莽针对西汉时期政治、社会、经济的一系列弊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一些改革在当时看来颇为超前,以至于现在有些人将他看做“穿越者”,那么王莽到底是不是穿越者呢?

禁止买卖奴隶、稳定物价、按劳分配——王莽的超前改革之路

王莽

我们来看一看王莽改革中先进的方面:

一是禁止了当时社会买卖奴隶的风气。王莽登基后严禁再进行家奴、婢女等的买卖行为,这项改革在现在看来是人道主义的;

二是实行“王田私属“制,西汉末年土地兼并,土地被地方豪族、地主等占有,豪族地主们纳税少甚至不纳税,而真正纳税给国家的农民阶层得不到土地,失去了收入。这给农耕时代的经济体制造成了严重打击。王莽将土地收归国有,规定不得私自买卖土地,并向没有土地的农民分配国有土地。这点甚至和我国社会主义阶段的土地政策如出一辙。

禁止买卖奴隶、稳定物价、按劳分配——王莽的超前改革之路

三是施行“五均六管“制,五均即五均官,主要职责是保证物价水平,对物价过与当时标准市价的,政府会平价出售相应的货物以稳定该种货物的物价。六管即施行盐、铁、酒、铸钱、渔、猎等行业由国家统一管理,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当时的经济形势。

禁止买卖奴隶、稳定物价、按劳分配——王莽的超前改革之路

以上几点是王莽改革新政中值得称道的方面,即使以我们现代人的角度来看,

这些改革和我们如今的社会经济制度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难怪有人认为王莽是所谓的“穿越者“。

那么王莽改革有没有让新朝走向繁荣昌盛,走上历史巅峰呢?答案是没有,王莽的新朝只存在了14年(公元9年至公元23年),公元23年,新朝在绿林军、更始军、刘秀军的先后夹击下灭亡。

禁止买卖奴隶、稳定物价、按劳分配——王莽的超前改革之路

新莽时疆域图

为什么新朝这么超前还这么短命?我们来看一下原因:

首先是政治改革,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王莽为了与前朝西汉区分开来,表达“革汉立新”的思想,从中央到地方修改了大量官职和机构的名称,在此基础上又设立了大量新官职。此举不但使当时的官僚系统更加臃肿繁杂,也使得官吏们有更多的机会巧立名目贪污受贿,盘剥百姓,人民生活负担进一步加重。

其次,王田私属制在想法上很美好,但自东周末年春秋战国以来,土地国有的思想早已被因分封制而产生的土地私有而取代,并已根深蒂固。将土地收归国有,禁止买卖,必然会导致当时土地所有者—地主豪族的强烈反对。事实上,这项政策颁布不久,全国各地由贵族地主主导的造反起义就层出不穷,王莽不得不在政策颁布的第三年就将其匆匆取消,自此土地国有制在历史上昙花一现,一直到2000年后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才再次出现。

再次,王莽在位期间,多次进行货币制度改革,货币种类繁多,货币本身的价值与当时的实际社会生产力、物价严重脱钩,有些发行的货币种类甚至无法在市场上流通。而每一次新的货币制度出台都伴随着旧货币的废止,使百姓拥有的财富阶段性地大脱水、大跳水,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货币改革的失败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新朝的灭亡。

最后,政府对“六管“的过度干预和管控,也严重影响了赖以为生的人民百姓的生活,使得底层百姓也开始反对新政权。

禁止买卖奴隶、稳定物价、按劳分配——王莽的超前改革之路

新朝发行的部分货币

因此,不可否认王莽其人在历史上的确有他的闪光点。但不管王莽是否真的是所谓“穿越者“,他的改革都没有真正改善西汉末年以来混乱的局势,缓解当时的社会矛盾。

在那个封建制度已经牢固树立近200年的时代,王莽的”超前思想“没有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只是一座摇摇欲坠的空中楼阁,不仅失去了士族、官僚、地主阶层的支持,在底层人民心目中也印象不佳。最终孤立无援的王莽陪着他的新朝消失在了历史的滚滚长河中。

如果你穿越到那个时代掌权,你会怎么做?欢迎关注并参与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