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那些賺錢的人,都藏著這4個本領,在悶聲發大財

文| 龍雙

​我們的生活環境越來越脆弱。新冠肺炎仍在肆虐,有些行業遲遲等不到復工,有些行業復工卻面臨業務萎縮,還有一些接到訂單卻交不了貨。作為個體的我們在社會的洪流中顛簸又無奈。

但日子總要過下去,作為家庭支柱的中年人,該還的貸款一分也不能少,該交的水電費一毛也不能欠,即使千瘡百孔也要微笑著告訴家人,沒事,一切都會好起來。

然而真的會好起來嗎?會的,只是要看你是否具備以下幾種翻盤能力。

01

出色完成你的本職工作

新冠隔離期間,一個朋友打電話來告訴我,說他升職加薪了。

我說:“大家都在擔心自己的飯碗不保,你怎麼還能升職加薪呢?快說說你的竅門。”

他說因為隔離不能上班,他一想到公司那麼多工作不好推進,就主動找到老闆,幫老闆一起想辦法解決了很多問題。

老闆覺得他態度積極,又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決定把更重要的工作交給他來做了。

一場新冠肺炎,讓很多老闆都史無前例的感受到焦慮和壓力。這勢必會讓他們更加重視企業的產出效率,從而提高對員工的要求。

以前可有可無混日子的人可能再也混不下去,以前得過且過的人可能不得不打起精神來認真幹活。而那些真正出色的人也會獲得更多的機會。

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到你的工作中吧,幹得漂亮就能翻盤。

疫情之下,那些賺錢的人,都藏著這4個本領,在悶聲發大財

02

積極探索新生事物

社會發展太快,新生事物此起彼伏,微商、直播、公號、社群、抖音等等,稍微幾天不看手機,彷彿就被時代拋棄。

對待這些新事物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正確的做法是先充分了解之後,再決定要不要用他。不要一味排斥,也不要蜂擁而上。

充分了解的意思,是你真的花了時間、精力或者金錢去透徹的瞭解,而不是隨便聽幾個新聞,看幾篇文章就算的。

我自己剛開始瞭解基金股票時就是看了一些投資經理的分析文章,看完就覺得自己胸中有溝壑,選了幾隻就開始投投投,結果當然是血本無歸。

虧了之後也跟很多人一樣,覺得股市就是一個坑,專門坑我們這些散戶。

好在我當年沒什麼錢來虧,也好在我是一個善於反思自己的人。於是又回過頭去認真學習相關知識,甚至去上付費課程。

這幾年在股票基金上雖然沒賺到什麼大錢,年利率8%還是有的。

這兩年身邊經常有朋友問我,要不要做微商,要不要搞直播,開個公號怎麼樣,抖音賣貨行不行?

其實所有的這些都是提供給我們用的工具,本身沒有好壞,重要的是你自己認真研究過。

比如產品是否靠譜,你的價值是什麼,能給客戶帶來什麼?

能為別人解決問題才是獲得成功的不二法則。

疫情之下,那些賺錢的人,都藏著這4個本領,在悶聲發大財

03

尋找你的Plan B

我的一個前同事倩倩,一直在公司裡做著最枯燥的測試工作。因為感覺自己的崗位上升空間很有限,一直想找其他合適的事情,去年正好報了一個成長社群,覺得課程非常好,就嘗試做他們的兼職,現在她的兼職收入已經超過了工資。

互聯網給我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也使得成功的路徑更加多樣化。

未來像倩倩這樣的人會越來越多,他們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開闢第二職業,也大大提高自己的抗風險能力。

要做好第二職業,有幾點是需要特別注意的:

1)做好你的本職工作。

這個是必備條件,沒有之一。

第二職業之所以是第二職業,要麼是收入不穩定,要麼是前景不明朗。這時候第一職業還是你的安身立命之本。

再則任何工作都是需要精力投入的,如果你連一份工作都做不好,何談第二職業呢?

而且更多人的第二職業都是在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得非常好的前提下,自然而然的發展出來。

比如設計師額外接一些其他設計,工程師參加工作之外的其他項目。

2)選擇適合自己的。

很多人看到別人做什麼賺錢,就想去做什麼,謂之風口。

要知道,所有浪潮都是會退下去的,我們做第二職業不僅僅只是為了賺錢,更是為未來尋找另一種可能。

第一職業是為了生活,選擇的餘地有限,第二職業則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特長、發展前景這幾項綜合來考慮。

熱愛就會花時間去精進,擅長就能為客戶提供價值。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度,為客戶提供高價值是所有工作獲得高回報的前提。

3)做好個人品牌建設。

瞭解一款產品是不是真的安全、有效、性價比高是需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的。

但有些朋友毫無常性,今天賣水果,明天賣面膜,後天賣口紅。

要知道,每一個你賣出的產品都是你的信用,你的朋友都是因為信任你才選擇買你的東西。所以我們一定要愛惜自己的羽毛,做好個人品牌建設。

生活總會有各種各樣的意外,我們永遠要制定自己的plan B,當逆境來臨,方能從容淡定。

疫情之下,那些賺錢的人,都藏著這4個本領,在悶聲發大財

04

學會學習

當今社會知識的更新迭代越來越快,新技術日新月異。大學學到的知識在社會上只能用2年。

要適應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我們必須不斷學習。

但是學什麼,怎麼學很重要。

我的閨蜜恬恬很愛學習,去年報了英語班、買了寫作課,加了辯論技巧社群,參加心理學讀書會。所有時間都被她安排的明明白白。

半年下來,她跟我抱怨說,累個半死也沒見到什麼效果。

最近幾年知識付費很火,更多的選擇帶來了新的焦慮,再加上浮躁的社會風氣、誇張的宣傳口號,例如30天成為理財高手,12節課成為談判高手等。

很多人看到什麼就想學什麼,學完之後馬上就想見到效果。

殊不知學習本身就是一件長遠的事情,所以我們在學習上一定要做好以下幾件事情:

1)有的放矢:明確自己的目標,比如工作中要用到英語,必須要能流暢的聽說讀寫。而不是今天學英語,明天學辯論。

2)輸出最重要:光聽課作用非常有限,輸出才會讓你真正掌握該項技能。比如寫作技巧,你聽的再多也不如每天寫上5000字。

3)調整預期:沒有任何一項知識或技能是隻靠30天、50天學習就能熟練掌握和運用的。所謂高手不過都是長年累月練習出來的熟練工而已。

陽春三月的暖風吹的人無比愜意,一切都是春天來臨之前的模樣,新冠肺炎終究會過去。但是未來呢?

我們的世界並不堅固,天災人禍、世事無常,無法預測也無法控制。我們一路走一路學,一路坎坷一路成長,一路不畏風霜,一路奔向遠方。道理都懂,難的是付諸實踐,與君共勉!

疫情之下,那些賺錢的人,都藏著這4個本領,在悶聲發大財

作者 | 龍雙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高級芳療師,10年以上芳香療法經驗,專注於平衡來訪者身心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