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图前后对比照,看“照骗”是如何炼成的?

作者 | 花籽 . 摄影 | 花籽

都说出门见人,化点淡妆,才能显示对他人的尊重。后期修图,就犹如为拍摄的照片化妆一样,无后期,不见人。

对摄影照片的后期处理,许多时候有“妙手回春”,“化腐朽为神奇”之功效。

如今,手机修图软件日渐强大,比如sanpseed,被称为手机版的PS。还有泼辣修图和vsco都是很好的后期修图处理软件。这些后期修图软件,都是在李菁老师的摄影美学课堂上学习到的,很感谢李菁老师的倾情教授。

下面的图片是我在学习李菁老师的摄影美学课期间,拍摄的照片,并且根据老师讲授的后期知识进行了修图处理。


修图前后对比照,看“照骗”是如何炼成的?

拍摄思路:

想拍摄一组关于光影的照片,选择了正午的树林里,将白色的书籍放在林中的凳子上,摘了一些水杉树叶,放置书上,阳光从树叶缝隙里投射下来,形成了斑驳的光影,再加上树叶的影子,就形成了这样一幅拍摄作品。

后期思路:

原片颜色有些灰暗,绿色不够绿,白色不够白,光影的通透感很差。在后期的时候,选择了手机修图软件snapseed,提高了亮度,并在白平衡里把色调和色温都调的偏冷,最后在曲线工具里,分别调整红、绿、蓝曲线,拉曲线到满意的效果。


修图前后对比照,看“照骗”是如何炼成的?

拍摄思路:

摄影梦想课堂的一次作业要求拍摄西瓜,选择了在早晨的时候,用白色背景布当作背景,将切好的西瓜放在上面,不添加其他道具,突出主题。

后期思路:

原片颜色灰暗,西瓜颜色不够通透明亮,画面缺乏美感,没有氛围。后期修图用了手机软件snapseed,提高了亮度,降了饱和度和对比度,白平衡里面的色调和色温都往左边拉了一些,再去曲线工具里面,调整了红、绿、蓝曲线。


修图前后对比照,看“照骗”是如何炼成的?

拍摄思路:

看到一树盛开的月季,想拍出简约的效果,就蹲下用仰拍的角度,以干净的天空为背景,避开了杂乱的枝叶树干,花枝从一个角斜入画面,形成对角线构图。

后期思路:

原片颜色过于写实,没有氛围,叶片和花朵的通透感不够,画面色彩不好看,右下角有一点杂物。在手机软件snapseed里面,用修复工具去掉了右下角的杂物,提高了画面的整体亮度,在白平衡里面降了色温和色调,到曲线工具里,调整了红、绿、蓝曲线,保存。再去vsco里面用了Q4滤镜。



修图前后对比照,看“照骗”是如何炼成的?

拍摄思路:

阴雨天路过一棵石榴树,想用手机拍下石榴的不同姿态,有平拍特写,也有拍一群石榴,这一张选择了仰拍。

后期思路:

原片由于阴雨天光线不好,又是仰拍,拍摄的时候没有进行适当的曝光补偿,导致主体过暗,石榴和叶子绿意全无,右下角部分的枝叶有些多余。用手机软件snapseed,裁剪掉了多余的枝叶,提高了亮度,在曲线工具里调整了红、绿、蓝曲线,保存。再去vsco里面用了L4滤镜。


修图前后对比照,看“照骗”是如何炼成的?

拍摄思路:

想给一片水杉树叶一个特写,后面的背景是虚化的树林,光线透过树林,会形成一些模糊的光斑。

后期思路:

原片背景颜色有些偏暗,主体颜色不够清新,还有一块手影。后期用手机软件snapseed进行了裁剪和修复处理掉手影,调整了曝光亮度,在白平衡里面降低了色调和色温,在曲线工具里面,调整了红、绿、蓝曲线。


修图前后对比照,看“照骗”是如何炼成的?

拍摄思路:

想拍下天空、电线、长廊、水、倒影,采取了这样一个既具有透视感,又是放射式的构图,水中的倒影和岸边的景色形成一种镜像,使得画面层次丰富。

后期思路:

原片颜色暗沉,水和天空不够通透,右下角岸边草的面积偏大,在手机软件snapseed里面,将原画3:4比例裁剪成3:2的比例,提高了画面亮度,降低了白平衡里面的色调和色温,用曲线工具对红、绿、蓝进行了曲线调整,保存。再去vsco里面增加了曝光度,用了E3滤镜。


修图前后对比照,看“照骗”是如何炼成的?

拍摄思路:

想拍摄出有山有水、有芦苇、有房子的乡村感,选择了这样一个角度去表现,近景、中景和远景都有了,高压线塔和斜横的高压线,增加了画面的延伸感和层次感。

后期思路:

原片画面颜色过于暗沉,山青水绿没有表现出来,暗部过黑,亮部过灰,天空颜色氛围不够。用手机软件snapseed调整了亮度,增加了饱和度,用曲线工具适度调整,保存。再去vsco里面,增加了曝光,用了Q3滤镜。

总结一下修图思路,首先,在自己的脑海里,得有一幅预期的画面效果,就是,你得知道你自己想要调成什么样的画面色调。

其次,再是用到修图软件,一般都是用snapseed调整亮度、饱和度、对比度、白平衡,再到曲线工具里面调整曲线,有时会用到vsco里面的滤镜,vsco里面的滤镜很丰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