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讀者與小鎮讀者買的書一定不同

亞馬遜公司於1998年10月進軍英國後,橫掃英國書市。2009年,亞馬遜公司的電子閱讀器Kindle在英國上市。據統計,18個月內實體書銷售額蒸發了1億英鎊。

英國市場上的大型連鎖書店紛紛退出市場。在這樣的艱難處境中,水石書店(Waterstones)如何在短短几年間絕處逢生,轉虧為盈?

倫敦讀者與小鎮讀者買的書一定不同


水石書店改變店內陳列,讓氣氛明亮愉悅,並在店內加放許多小書桌,讓每一本設計精巧的實體書封面正面迎客,吸引讀者目光,增加他們與書的巧遇機會(serendipity)。

「倫敦讀者會買的書,跟北英格蘭工業小鎮讀者會買的書,一定不會完全相同。我們卻給他們同樣的選擇,這怎麼看都不合理。」

倫敦讀者與小鎮讀者買的書一定不同


水石書店組建選書團隊,以精準的眼光製作當月推薦書單,讓各分店主管有權決定購買數量。唯有讓賣書人有更多自主權,用熱情來主導銷售,讀者才會願意重回實體書店。

由於選書影響銷售量甚巨,水石書店甚至會參與書的製作,建議書封設計,甚至是書的命名。

而在組建選書隊伍之前,出版商購買展示空間,希望藉此增加自家暢銷書的銷量,從上而下地決定書店應該擺些什麼、怎麼擺。

這種模式也讓書店變得單調無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