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自然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創下5年最低 去年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雙下降”

四川在線消息(何芳 郭慧琳 記者 魏馮)4月17日,記者從瀘州市應急管理局獲悉,該局自2019年1月29日新組建成立以來,截至目前,實現瀘州市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雙下降”,同比分別下降21.9%、18.2%;2019年瀘州市自然災害導致的人員傷亡、倒塌房屋數量和直接經濟損失近五年最低,平均值同比分別下降74.36%、76.35%和63.02%。

瀘州自然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創下5年最低 去年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雙下降”

瀘州市礦山救護隊開展“萬米佩機”訓練(攝影:劉學懿)

在近日召開的瀘州市應急管理局組建以來運行情況和安全生產形勢新聞發佈會上,瀘州市應急管局局長李華桂表示,瀘州地處雲貴高原與四川盆地過渡地帶,境內地形地貌複雜,江河水系發達,森林覆蓋率高,氣象災害頻繁。

目前,瀘州市有地質災害點260處;山洪災害區1595個;一級森林火險區3個、二級森林火險區4個。特殊的地理環境和複雜的氣象條件,決定了瀘州市自然災害種類多,分佈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防禦難度大。

瀘州自然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創下5年最低 去年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雙下降”

瀘州市應急救援隊伍正在搜救遇險群眾(攝影:付運波)

自應急管理機構改革以來,瀘州通過“人努力、天幫忙”,自然災害防治工作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

全省率先推出專家“把脈問診”服務 年累計排查整改安全隱患問題4萬餘個

一年以來,瀘州市應急管理局在全省率先推出專家“把脈問診”服務, 依法查處安全生產違法行為2958起、處罰3800餘萬元,同比分別增長54%、52.7%,走在全省前列。

瀘州自然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創下5年最低 去年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雙下降”

瀘州市應急局安全監管人員為危化品企業“把脈問診”(攝影:劉學懿)

在全省應急系統率先創立政府安全文化概念,以清單形式精準固化各級黨政領導幹部安全生產工作職責;每月召開“安全生產市長督辦會”,督辦重大隱患、協調解決突出問題,全面增強各級各部門“一把手”的履職盡責意識和能力。

在全省應急系統率先推出“專家助安”監管模式。建立政府購買專家服務安全監管的長效機制——即聘請行業專家對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等高危行業領域開展全覆蓋診斷檢查,並統籌運用“企業自查+專家服務+部門監管”模式,年累計排查整改安全隱患問題4萬餘個。

瀘州自然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創下5年最低 去年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雙下降”

瀘州市應急局指揮24小時應急值守(攝影:劉學懿)

在全省應急系統率先建立標準化片區執法中隊,在瀘州市7個區縣高標準建成25個片區執法中隊,打通安全監管“最後一公里”,形成覆蓋全市鄉鎮和工業園區的監管“觸角”。

在全省應急系統率先研發運行行政審批系統,實現行政審批“零證明、零跑路”,全年辦理審批事項9000餘件,辦結率100%、滿意率100%,跑出瀘州速度;率先開展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建設試點,實現執法辦案全過程公開透明可追溯。

實現“全災種”救援 建立“一專多能、一隊多職”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

推出系列創新舉措同時,瀘州市應急管理局在創建實戰化體系上,還建立“安委會+應急委+減災委”組成的“三委會”工作機制,形成“全災種、大應急、多職能”協同優化、平戰結合的應急指揮體系,打造涵蓋地震地質災害救援、石油化工事故處置、森林火災撲救、水域救援、山嶽救援、重型機械工程救援、抗洪搶險救援、戰勤保障為一體的“一專多能、一隊多職”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

瀘州自然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創下5年最低 去年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雙下降”

瀘州市應急局總工程師官偉平帶隊開展煤礦安全隱患排查(攝影:曹衛兵)

同時,在信息化建設上,該局的監管執法、隱患整治也實現了“網上排查”;監測預警、指揮救援、決策輔助開啟“雲端調度”,年累計遠程巡查督促整治隱患500餘個,發送防汛、地災等預警信息220餘萬條次,讓4000餘人提前避險、轉危為安。

目前,瀘州市共建設安全社區58個,安全體驗中心5個;新增主城區應急避難場所10個、農村地災避險點32個,累計建成應急避難場所1079餘處,實現易致災點位“全覆蓋”;增儲衝鋒舟、帳篷等應急物資和大功率拖船、挖掘機、推土機等重型救災設備。在處置“12.9”敘永山體滑坡事件中,統籌指揮1000餘應急救援人員在48小時內不間斷成功救出被埋群眾7人,創造全國同類事故生還人數最多的 “戰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