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不宗馬”,他是當今相聲圈輩分最高的人,無人可以比肩!

“無人不宗馬”,他是當今相聲圈輩分最高的人,無人可以比肩!

文|科夫 編輯|秦嶺君

“德雲四老”之一的張文順曾有一段對於郭德綱的評價:說句欺祖的話,他是空前的,甚至是絕後的。我不是捧他。張壽臣張先生不能唱,寶字輩兒的侯寶林主要是柳活兒,‘說’上不行,劉寶瑞劉先生是一句唱不了,馬三立也不成,有一個比較全面的小蘑菇,但是啞嗓,也不全面,高德明以平哏為主,蘇文茂也不能唱——你看這些大家,哪個能跟他比?他的說學逗唱很全面。像這麼全面的人才,沒出過,以後可能也不會有了.....

“無人不宗馬”

張文順這裡對郭德綱的評價未免有點誇張的成分,因為有人說,在中國相聲界,郭德綱在說、學、逗、唱各方面的綜合成績充其量能打90分以上。可還有一個說、學、逗、唱都能達到九十五分以上的全才,他就是少馬爺、馬三立之子馬志明,今中國相聲界在世的藝術水平最高的相聲名家。

少馬爺何以地位如此之高。這要從他的家族說起。

眾所周知,相聲界有三大家族:馬家、侯家、常家。常家的隊伍最為龐大,侯家大家不多,其中,馬氏相聲的文哏與貫口在整個中國相聲界

無人可與之比肩

提到相聲的家學淵源,相聲界誰也無法和少馬爺相比,相聲的第二代藝人恩培就是馬家祖輩的親戚,馬志明的曾祖父馬誠方是評書老藝人,祖父馬德祿,相聲“八德”之一、伯父馬桂元、父親馬三立這爺仨在相聲史上的地位不需多言。所以才有相聲世家馬氏相聲的第四代傳人之一馬志明今天的地位。

“無人不宗馬”,他是當今相聲圈輩分最高的人,無人可以比肩!

馬志明可以說是目前相聲同行中公認的,傳統相聲功底最棒的。他不僅繼承了父親馬三立相聲的精髓,同時為人處世也跟父親十分相似低調,謙和。
天津相聲界有句話:“無人不宗馬”。馬氏相聲基本上就是津味相聲的代名詞,影響了天津絕大部分相聲藝人,成就了京城、津門的相聲大碗。

唱戲養小不養老

馬志明,1945年5月13日生,回族。自幼受家庭薰陶,喜愛相聲和戲曲。1957年,12歲的馬志明考入天津戲校主攻的是以摔打為主的武花臉。在戲校坐了六年科,然後遇到了家中的變故。說相聲的馬三立受到了牽連。這個時候京劇名家跟馬志明說了一句話算是徹底的改變了馬志明的人生道路。那句話是:唱戲養小不養老。從此,馬志明就轉而開始學說相聲。雖然有馬三立強大的光環照耀,但是馬志明也是苦練基本功,終究成為了一代名家。沒能在京劇的舞臺上成名成角,在相聲的舞臺上成了一座大山也算是沒辜負自己的所學。20世紀80年代由相聲大師侯寶林先生代收師弟,拜已故相聲前輩朱闊泉為師。


“無人不宗馬”,他是當今相聲圈輩分最高的人,無人可以比肩!


得乃父神髓


馬志明傳統相聲功底深厚,深得馬派相聲真邃,形成了不溫不火、不急不躁、不喊不叫、不葷不鹹的藝術風格。馬志明先生也是國內少有的既表演相聲,又進行相聲創作的演員之一。

他所表演的相聲精品數量甚多。文武兼備,既有文哏的風範,更將武技融入了相聲表演中,以他精湛的舞臺駕馭能力豐富了相聲表演的內涵。


“無人不宗馬”,他是當今相聲圈輩分最高的人,無人可以比肩!


馬志明先生家學淵博,且深得乃父神髓,加上他天資聰穎,敏而好學,在繼承傳統相聲的基礎上,又有所發展與創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他藝術造詣全面,

說、學、逗、唱俱佳。尤其是在學唱方面,京劇、京韻大鼓、單絃、快板書等都有很高的造詣,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聽者無不稱讚。

少馬爺極擅武哏又擅文哏,文武全才,堪稱文哏大師和武哏有史以來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大保鏢》、《地理圖》、《論拳》、《報菜名》、《文章會》、《開粥廠》、《賣掛票》、《糾紛》、《五味俱全》、《黃袍加身》等。少馬爺為人低調,退休後極少參與各類活動,堪稱大隱於市的前輩高人。


藝術作品


說到馬志明最具標誌性的段子,當然要數《糾紛》。對口演過,單口演過,還拍過相聲TV。馬志明大師把相聲中兩個人物的形象演繹的活靈活現,抓住了(至少在當時)天津普通市民的語言特色,貼近生活,能夠引起共鳴。


“無人不宗馬”,他是當今相聲圈輩分最高的人,無人可以比肩!


《糾紛》另一大貢獻就是塑造了丁文元這個人物,並且引出了少馬爺另一個段子《學曲藝》。這個段子是某一屆津門曲薈上的實況錄音。當少馬爺在現場說“我丁文元呀”的時候,全場爆笑,並且掌聲雷動。這也反過來說明了《糾紛》實際上在天津具有非常高的人氣。

比如《夜來麻將聲》、《五味俱全》,《猶豫症》然後才接觸他的傳統段子,比如《拴娃娃》,《賣掛票》,《大保鏢》。或許當時年紀小,更鐘愛前者。當聽到《五味俱全》裡形容那位“五味大俠”為“乒乓球腦袋,血盆大口”時,觀眾都真的笑噴了。之後聽過這麼多相聲,能笑噴出來的寥寥無幾。簡單來說,誇張與惟妙惟肖的市井氣。

比如說《報菜名》、《開粥廠》裡面乾脆利落蹦豆兒一樣的貫口活兒,《拴娃娃》裡面帶著蔫壞味道的“老和尚真靈”,《太平歌詞》裡面拿捏得恰到好處的,“不懂裝懂”式的表演,《學京劇》等段子裡打破“馬家不唱”規矩的唱腔,更不用說《大保鏢》裡少馬爺現場表演的“鐵門檻”。只能說,不愧是馬氏傳人,沒有歷練和積澱很難把這些活演繹得如此之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