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23年不加班,只看韓劇、打麻將:真正優秀的人,都這樣成長

在一檔節目中,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說:"他在1997年以來至今20多年的時間裡,每天晚上都是在看韓劇,打麻將中度過的,從不加班。"

聽到這兒,很多人都覺得很不可思議。吳曉波的工作量是很大的,他要管理兩個公司,每年要出一本書,還有各個平臺專欄的寫作,這樣的工作任務量在我們普通人看來不加班絕對完不成的事。

吳曉波23年不加班,只看韓劇、打麻將:真正優秀的人,都這樣成長

其實這都得益於吳曉波高效的時間管理效率,很多人都會認為,因為人家是大佬,所以才很厲害,時間效率才高。但其實有很多的小習慣,雖然看著小,但是長期堅持下來,即使是普通的我們,小習慣也能產生巨大的力量。

知乎上有一個熱榜問題,什麼事情是你堅持三年以上,而且帶給你巨大改變的?回答的人說了很多的事情,但看起來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比如早起,再比如堅持每天給自己做目標任務清單,每天覆盤,但正是這樣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習慣,經過時間的蛻變變成了改變他們一生的大習慣。

對於我們普通的職場人來說,可能我們一生都註定了很普通,但是我們不妨在工作中養成這樣的一個小習慣,在這些小習慣中提升自我的幸福感,期待這些小習慣能帶給我們的改變。

第一:早起,早起會讓我們提高時間的運用效率,讓我們更幸福

美國赫芬頓郵報,曾經報道過關於早起的七大好處。

這七大好處分別是:會讓人感到幸福感更強,成績更好,精力更旺盛,效率更高,做事情更認真,患抑鬱症的風險更小,為人更加和善。

吳曉波23年不加班,只看韓劇、打麻將:真正優秀的人,都這樣成長

這是科學給我們總結出來的早起的好處。其實我們不難發現,那些比較成功的人都傾向於早起。

早起會讓我們的時間拉長,如果我們每天提前一個小時起床,提前一個小時出門,躲過各個高峰期,交通高峰,吃飯高峰,不會讓擁堵的馬路和人群打擾到這一天的好心情,這本身就會讓我們感到一種幸福。

第二:堅持每天列清單任務

成功人士還有一個比較統一的習慣,就是每天會花幾分鐘,寫下這一天的任務清單。看似只是每天幾分鐘,但它卻為我們一天的活動和任務規劃好了路徑,減少了我們所有思考和準備的時間,快速進入到工作狀態,在完成一個任務的時候,快速切換到另一個任務,不會讓思考,準備做那些事情消耗掉我們更多的精力。

吳曉波23年不加班,只看韓劇、打麻將:真正優秀的人,都這樣成長

而且看著每天的任務清單,我們會知道自己這一天大概會做多少事,每件事情所消耗的時間是多少,會提高我們對工作和任務的掌控。

但一項項任務被打上對勾,做完的時候,就會給我們一個積極的心裡暗示,又做完了一項任務,我們是按照自己的目標和步驟一步步往前走,不至於被焦慮和慌張打亂了腳步。

第三:先做那個最重要的,最讓你為難害怕的事情

《自控力》這本書中曾經講到了一個客戶經理的例子。

這位客戶經理每天也早起也列任務清單,她每天要工作10個小時,但是到最後,她還是會發現一些重要的事情沒有做完,這讓她感到很很挫敗,認為自己每天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徒勞的。

經過她的仔細認真分析,她發現自己犯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她每天早上第1件做的事情檢查並回復郵件,這項任務並不需要腦力的勞動,會花費她一個多小時的時間。

吳曉波23年不加班,只看韓劇、打麻將:真正優秀的人,都這樣成長

她把早上最清醒的時間用來做了一件最簡單的體力任務,而把最需要思考的任務放到了最後。於是她切換工作順序,首先做最重要的事情,事情開始有了改觀。

我們都有這樣的感觸或者經歷,做事情的時候常常會把自己喜歡的簡單的事情放在最前面,把最困難最不願意做的事情放到最後。於是到最後,困難的事情就成了拖延,或者簡單應付去做。

於是,那個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一直拖著不解決,我們一直重複的大量的簡單的勞動,每天感到很累,很疲勞,但是工作和生活仍然毫無變化。

有一個著名的定理挺有意思的,叫做帕金森雞毛蒜皮定律。意思是指,我們花費在一件事情上的時間和它的重要性成反比。比如,我們會花很長的時間對比兩件連衣裙的材質、搭配,但是卻只願花很小的時間去決定我們下半年的工作目標和任務,於是我們越來越疲於應對生活。

第四:專注只做一件事情

馬雲在女性創業者大會上,被問到創業者應該如何提高效率的時候說了這麼一番話:

吳曉波23年不加班,只看韓劇、打麻將:真正優秀的人,都這樣成長

"創業者最忌諱的是晚上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晚上想想我明天必須幹這個事情,早上起來還是一樣的。其實創業,並不需要太多的所謂的創業戰略,選擇你最喜歡做的事情,最容易做的事情,找到跟你一樣相信這些事情的人一起做。效率高不是靠自己要靠團隊,你要專注做一件事,這是提升效率最好的方式。


地上有9只兔子,你要抓兔子的話,你就要死盯著一個兔子,不要這個抓抓,那個抓抓,那樣的話,你什麼都抓不住。"

馬雲的這番話雖然是講給創業者聽的,但是對於我們普通的職場人同樣受用。就是,不要想著幹太多的事情,在做的時候不要去分心,抓住一件事情,專注處理,這是最高效的捷徑。

這也是我們大家都知道的二八法則,用80%的精力和時間去應對20%的試題,但我們往往用錯了方向,用錯勁兒,把80%的時間用在了那些最繁瑣的事情上。

第五:當日事,當日畢,不要拖延

邏輯思維脫不花說:

"當日事當日必,是最能提升工作中的幸福感的事情。"

吳曉波23年不加班,只看韓劇、打麻將:真正優秀的人,都這樣成長

拖延好像成了職場人士的一大問題,事情不到最後時期不做完,這種拖延感極大的損害了工作的成就感,時常讓我們感覺到很被動,而學會當日事,當日畢,雖然這只是每一天要做的事情,但是做完以後會極大提升我們的掌控感。

關於拖延很多人也說了很多的辦法,其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逼"自己,立刻去幹。抵抗不住誘惑,就讓自己遠離誘惑,想看手機,想玩遊戲,就把手機放在自己看不見的地方,和自己"彆扭"一會,進入到工作學習狀態,也就不會覺得難受了。

第六:學會關注積極的方面,給自己積極肯定的心理暗示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做皮格馬利翁效應。

皮格馬利翁是塞浦路斯的國王,他其實也是一個著名的雕塑家。他用象牙雕了一個美麗可愛的少女,並給她起名叫做蓋拉蒂。

吳曉波23年不加班,只看韓劇、打麻將:真正優秀的人,都這樣成長

皮格馬利翁像對待自己的愛人一樣,對待雕塑少女,給她穿上美麗的衣服,化上美麗的妝,每天對她說情話。他希望有一天,這個少女真的活過來,併成為她的妻子。上蒼被他的真誠和期望感動,讓蓋拉蒂成為了一個美麗的少女,皮格馬利翁的妻子。

皮格馬利翁效應是指,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成功或者是說快樂的人,你要關注自己積極的方面,像你的願望實現了那樣去生活,去工作,讓這種期望和暗示產生巨大的激勵作用。

我們每天接觸很多的信息,看到很多人,和很多人溝通交流,我們常常關注別人的優秀面,比我們強的一面,與自己的弱勢、負面做對比。好像別人都比我們生活得好,工作得好,賺的多,這種負面的焦點常常讓我們陷入焦慮、失敗的感覺中,而學會關注自己積極的優秀的地方,像你想成為的人,想獲得的成功那樣去工作和生活,這種希望和暗示會反饋給我們積極的正能量,讓我們有動力繼續前行。

第七:學會自我做決定,從一點點小事開始提高自己的掌控感

我們很多人都覺得無法掌控自己的生活,很多事情,很多決定都是被動做的,所以才會有報復性消費、報復性熬夜這種現象的產生。其實提高掌控感,並不是多麼複雜的事情。

吳曉波23年不加班,只看韓劇、打麻將:真正優秀的人,都這樣成長

我們可以從每天的小事情做起。比如說,因為工作太忙,沒有時間,就坦然的說出原因,拒絕別人要你幫忙的請求,提高自己生活和工作的界限;

再比如,事情很多,越多越焦慮,就暗示越複雜的時候越是要靜心處理,管住自己想看手機的心,把關注點放在比較難的事情上,"管住"自己也是在提高自己的掌控感,從這樣一點點小事上獲得成就感,然後再一步步擴大,讓自己更清楚想要的生活和工作是什麼樣的,一步步向著目標邁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