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一族古代的生活故事来源之传说:传人所闻,听人所说

导言:民众面对日常发生的事件有表述的需要,这种表述是他们情感宣泄的手段,民众这种表述、宣泄的需求就是创作传说最原发性的动力。华夏一族农业立国的现实基础使我国世代百姓很难摆脱艰难度日的生活状态。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状态是劳碌困苦、单调枯燥的,尤其是面对统治阶级的压迫时,民众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当她们看到统治阶级整日的载歌载舞,而自己却面对机械重复的日常生活,他们需要宣泄自己的情感,用丰富的精神生活来来调适单调的物质生活,传说的产生对于了解历史人物的发展有着引导作用,虽说其科学性不及正史材料,但其反映出来的却恰恰是当时民众最为真实的心声。

华夏一族古代的生活故事来源之传说:传人所闻,听人所说

古代传说图片

一、人物传说的整体发展

民众对自己身边各色人物的了解,尤其是对统治阶级真实面目的了然于胸是产生各种人物传说的基础。然后人物传说也有很多种,各式各样所展现出来的就是各式各样的民众心声。总之,社会上各行各业,各型各色的人都被民众观察揣摩,创作了各种各样的人物传说。这些人物传说主要彰显了这些人物不同于俗的性格特点或者行为方式。

华夏一族古代的生活故事来源之传说:传人所闻,听人所说

传说总集书

例如民众因为对自身创造力与创造精神的肯定与自豪创作了大量的工匠及手工艺制品的传说;民众将自己对理想政权的期望与追求,执着地依附在"清官"身上,由此产生了"清官传说";民众为了满足自己对宫廷内帷的好奇之心创作了数不胜数的帝王将相传说;民众为了表达对历代农民起义领头者的崇敬与追忆创作了农民起义领袖的传说,其实整个人物传说的发展也就是民众将自己得不到的寄托在他人身上,或者说将自己所厌恶的表达出来。

二、人物传说之徐文长

徐文长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剧作家、文学家。诗文、书画、音乐、戏曲创作无不擅长。他在少年时代就颇负盛名,但是其卓尔不群的才智、仕途的失意、婚姻生活的不幸等都给他后来的生活道路铺满了荆棘。被人称羡的聪明才干与被人鄙视唾弃的人生命运使他成为民间传说讲述者津津乐道的对象。在民间传说中,他被看成是中国人物传说中的奇人,有关他多舛的人生命运,、丰富的生活阅历、独立特行的个性都被吸收到传说创作中去,使他成为江浙绍兴一代最著名的"机智型"人物之一。

华夏一族古代的生活故事来源之传说:传人所闻,听人所说

徐文长肖像

人物传说中的常常出现主人公不同但是行为相似的情况,这种人物被称为"箭垛式人物",像滚雪球似地把相近或者类似人物的性格行为都集中在某一个人物身上,并且生发开去,使人物越发典型集中,成为某一种人物群体的代表。传说中徐文长常常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代表,在他身上几乎集中了知识分子所有的特征。他是吟诗作赋的学者,其性格是学识、机智和粗鄙的混合。

三、人物传说之雍正

历史上雍正皇帝大兴文字狱造成许多冤假错案,民众对他深恶痛绝,因此有关他的传说就充满了鄙弃之意,指出其帝王之位来得不明不白。传说雍正皇帝是康熙皇帝的第四子,少年时就酗酒好斗,是个十足的无赖。康熙69岁那年冬天,出外围猎,途中忽然旧病复发,只好暂住畅春园养病。雍正知道这件事情后,立即带了一帮亲信赶到畅春园。康熙的病眼看一日日加重,于是写下密诏:"朕十四皇子德才兼备,确肖朕功,着即继承大统。"而当时的十四皇子正在边疆保家卫国,四皇子雍在此改密诏,登上皇位。

华夏一族古代的生活故事来源之传说:传人所闻,听人所说

雍正肖像

其实,雍正皇帝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明君,他躬勤克俭,为乾隆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正史中关于他顺承帝位的记载是:"十一月戊子,上(康熙帝)不豫,还驻畅春园。以贝子胤裪辅国公吴尔占为满洲都统。庚寅,命皇四子胤禛恭代祀天。"清朝作为偏居东北的少数民族越过山海关窃取明朝政权,这对汉民族来说是极大的羞辱,因此汉民族才会极尽能事对清朝各位皇帝揶揄讽刺,封建帝王正常的权位交替也被民众涂抹上刀光剑影、阴险狡诈的色彩。

在民众看来连帝王之位都可以来得不明不白,那么这个王朝还有什么是清白的呢?因此这种不同于正史记载的传说表现了民众对历史人物及事件的历史评判,抒发了他们朴素的历史情感,这种借助口头传说公开抒发表露民众自己的历史情感是传说形成和流布的基础,是形成传说最具有说服力度的基石。

四、以环境为主的风俗传说

民众对自己身边所处地理环境的了解对当地曾经发生的历史事件以及出现的历史人物的熟悉是风物或者风俗传说产生的基础。这种传承记忆不是民众情感的无序堆积,而是民众对此地的风物风貌及社会变迁做出的最深刻体悟。譬如,云山幻影的王莽林景区地处黄土高原与中州平原断裂地带之最险要处,是山西陵川县与河南辉县的界山,因王莽追杀刘秀曾在此驻军而得名。

华夏一族古代的生活故事来源之传说:传人所闻,听人所说

王莽林景区

景区内的刘秀城、马武山、昆山、宝剑峰等地名也都与汉末王莽与刘秀这段刀光剑影的争斗有关。刘秀城,一座四面都是悬崖峭壁的孤山,周围三十华里,险势天成,北面和王莽岭相接,有沟壑相隔,叫"城壕沟"。山间只有一条小山叫"掰破梯",可通向山顶,传说刘秀被被困时,刘秀利用"悬羊擂鼓、饿马嘶鸣"的缓兵之计,顺此路逃亡昆阳,为公元23年发生的昆阳决战埋下伏笔。现在山顶上存留的斑斑房基与片片残瓦与当地民众口头上的王莽赶刘秀的传说相互对照,为这段尘封千年的历史做着最好的见证。

总结:传说就是民众对自身生活不满或者对理想生活向往的口头表述,并且在对不满的揭露和理想的追求过程中鲜明地表达了民众的历史价值评判标准传说其实也是和神话沾边的,当民众将一个喜欢或者仰慕的人神化的时候,突出其丰功伟绩,也就构成了传说最基本的态势,不少传说故事里面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神话的影子,例如古代君王出生的天降祥瑞,又比如古代著名战争中的天降异像以致于不攻而败。传说比起正史书籍这些更具有吸引性,代代相传下来的东西自然而然会沾上历史的气息,所以它也是具有历史性的。传说的发展对于历史的传承还是具有一定的意义的,须臾数年,历史依旧向前,百年之前的故事在今天依然在口边流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