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煮飯,鍋底刮爛”!羅定的你試過了嗎?

一般在農村的70、80才見過農村土榨野生山茶油,這種味道十分清香可口,從一顆顆野生飽滿的山茶籽,變成一滴滴色澤金黃、清香四溢的山茶油,其間的每一道工序,都是賞心悅目的民間絕活表演,蘊含著豐富的文化積澱,也充分體現了祖先的聰明才智,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這項傳統的技藝已逐漸被現代工業所替代,瀕臨失傳。讓我們來看看這種土榨茶仔油製作過程吧!

“茶油煮飯,鍋底刮爛”!羅定的你試過了嗎?

野生山茶樹,名不虛傳


“茶油煮飯,鍋底刮爛”!羅定的你試過了嗎?

記得小時候每家每戶都採摘的茶果,各家的門前和地堂曬著油茶籽,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濃濃的 清香,沁人心脾。油茶果要曬乾,然後再一顆一顆揀出來。

“茶油煮飯,鍋底刮爛”!羅定的你試過了嗎?

曬茶果開裂

“茶油煮飯,鍋底刮爛”!羅定的你試過了嗎?

開裂了的茶果,這時最好玩了

“茶油煮飯,鍋底刮爛”!羅定的你試過了嗎?

拔出了殼的茶果仔

“茶油煮飯,鍋底刮爛”!羅定的你試過了嗎?

接下來開始古法榨油了。我們採用的榨油方法都是老祖宗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地道的古法,有的設備據說還是清朝時就在使用的。榨茶油的工序比較複雜,按照下面一步一步地進行。

“茶油煮飯,鍋底刮爛”!羅定的你試過了嗎?

第一步,炒茶籽:將茶籽中的水分焙乾,用的就是這樣的燒柴火的焙乾灶。

“茶油煮飯,鍋底刮爛”!羅定的你試過了嗎?

這個是古磨法

第二步、碾茶籽:農婦將曬乾的油茶果放進石磨後,碾成了粉末,到80年代都用機打粉了。

“茶油煮飯,鍋底刮爛”!羅定的你試過了嗎?

已磨好的茶仔粉,已香噴噴了

第三步、蒸茶籽粉:將茶籽粉蒸熟,約蒸10分鐘左右,目的是為了提高出油率;蒸好的茶子粉飄散著淡淡的燉肉的香味,好聞極了!

“茶油煮飯,鍋底刮爛”!羅定的你試過了嗎?

第四步、打胎餅:地上放一圓形鐵箍,用稻草墊底後,將蒸熟的油茶粉填入鐵箍,用手拍打後做成一個餅,人稱“胎餅”。一個胎餅有四五斤重;大約20斤油茶籽可以做一個茶餅。

“茶油煮飯,鍋底刮爛”!羅定的你試過了嗎?

油茶粉子已經出鍋了,準備裝上鐵

“茶油煮飯,鍋底刮爛”!羅定的你試過了嗎?

做枯餅用的鐵圈

“茶油煮飯,鍋底刮爛”!羅定的你試過了嗎?

開始用蒸過的稻草做枯餅

“茶油煮飯,鍋底刮爛”!羅定的你試過了嗎?

要裝油茶粉子了

“茶油煮飯,鍋底刮爛”!羅定的你試過了嗎?

裝粉做枯餅

“茶油煮飯,鍋底刮爛”!羅定的你試過了嗎?

鐵箍擺放好,再在裡面鋪一層稻草做好一個模子,然後再把那些蒸透變色的茶籽粉倒到模具裡面。

“茶油煮飯,鍋底刮爛”!羅定的你試過了嗎?

第五步、上榨:老師傅將茶餅放進榨油機中,一車可以填裝胎餅40個左右。

“茶油煮飯,鍋底刮爛”!羅定的你試過了嗎?

這是原始的木榨

“茶油煮飯,鍋底刮爛”!羅定的你試過了嗎?

油榨的艙體,油就是從這裡流下去的

“茶油煮飯,鍋底刮爛”!羅定的你試過了嗎?

清理油榨的艙體

第六步,榨油:據說是魯班發明的榨油裝置,非常科學。完全靠人力推動撞石(或撞杆)撞擊砧杆,就像撞鐘那樣。砧杆壓在茶餅上。撞擊上層的砧杆時,下層變鬆;撞擊下層的砧杆時上層變鬆。榨油的師傅揮汗如雨,還喊著號子,場面很是熱烈。這個工序不僅要靠力氣,更是個技術活,不論撞石悠起來多高,師傅都能將它準確地撞擊在砧杆上。

“茶油煮飯,鍋底刮爛”!羅定的你試過了嗎?

榨油正式開始了

“茶油煮飯,鍋底刮爛”!羅定的你試過了嗎?

整理上艙的枯餅

“茶油煮飯,鍋底刮爛”!羅定的你試過了嗎?

他們在打油,這種最古老方式最原始最清香。但現在真難見了90年代後人們用這種機械式土榨,更快更省時,味道一樣。但現在用全自動機壓榨就沒有哪種味道了!

“茶油煮飯,鍋底刮爛”!羅定的你試過了嗎?

枯餅開始出油了

“茶油煮飯,鍋底刮爛”!羅定的你試過了嗎?

不久,擠壓在一起的茶餅就開始出油了,隨著打擊,油越出越多。這時出來的茶油已經可以食用了,叫做“毛茶油”

“茶油煮飯,鍋底刮爛”!羅定的你試過了嗎?

第七步、過濾:將毛茶油靜置7天后,讓茶油中的水分和雜質自然沉澱到底部,再過濾掉這些水分和雜質,就得到了正式的產品:以上就是大山裡傳統的人工榨油方式的全過程,現在是高效榨油機器替代了這種方式,人工榨油已經稀少了。

“茶油煮飯,鍋底刮爛”!羅定的你試過了嗎?

你食過純正的茶仔油嗎?據說現在都賣到60-100元一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