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富裕了,孩子嬌生慣養的,如何糾正孩子身上的這個問題?

純牛奶是機靈鬼


愛無止境,這樣做對嗎?當然不對!如果你想自己的孩子沒有嬌生慣養的壞習慣,你就需要為他制定一些基本的規

則。,下面這7個步驟可以防止孩子出現嬌生慣養的壞習慣:

1.設定簡單明瞭的規矩:

你可以這樣想:如果你把話說死,不留下重新解釋的空間,就可以避免以後的爭論。好好琢磨琢磨下面兩句話的區別:“哦,好吧,你可以吃一塊餅乾。"(這給你的孩子留下了無窮的希望,也許多要第二塊也沒問題哦!)和"你可以吃一塊餅乾,不過,不能再要第二塊。就這樣。

2.不管怎樣都要堅持這些規矩:

規矩就是規矩。我們都有過這樣的時候:我們對孩子說不能再吃第二塊餅乾,可是之後又會勸告自己其實沒必要這麼苛刻。這裡的竅門是眼光要放長遠。也許這一次吃第二塊餅乾確實沒什麼問題,可是你真的想要每次你設定了一個規矩之後就來反悔嗎?如果你第一次反悔,可能以後都會反悔。

3不要對孩子的乞求讓步:

這很好理解一-一旦你這樣做了,就等於是告訴你的孩子乞求這招兒好使,不是嗎?

4.讓你的孩子說服你:

如果你的孩子想要某樣東西,而你還沒想好要不要隨他,那就讓他給出充分的理由來吧。他想看喜歡的電視節目?如果他說他的作業都做完了,鋼琴也練完了,你就完全可以放心地答應他嘛。

5.要求孩子做完家務活兒以後才可以玩:

什麼家務活兒都不會幹,對你的孩子來說沒有一點兒好處。有研究表明,能把家務做好並有責任感,有助於孩子具備應對挫折的能力。

6.不要害怕讓孩子失望:

我們都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傷心難過,不過,有句話說得好:“你不可能總是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而且也有研究表明:學會接受失望,會讓你的孩子受益匪淺,他在今後的人生中會更懂得如何應對心理壓力。

7讓孩子為自己想要的東西努力爭取:

很多專家都認為,如果想要的東西得到太容易,孩子們就會被寵壞,因為這會讓他們認為自己得到的一切都是應該的。如果你的孩子想要一輛新自行車,

你就可以建立一套表現好的獎勵機制,讓他自己一點兒ー點兒地掙。








果媽科學育兒


大家好,我是步步黔行。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希望我們共同分享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dd55b14cfaab41758fbaf7f081415812

步步黔行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現物質條件越來越豐富。能夠有能力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質生活。但是孩子嬌生慣養不是完全因為有富裕的家庭條件造成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的溺愛與無條件的滿足造成的。結合自己的育兒方法給您三點建議:

1、商討制定規則,嚴格執行和遵守!我家兒子今年六週歲了,從四五歲開始,我們便商量著制定規則。一定要商定規則,不能強加實施。這樣在他的接受範圍之內他才能夠接受和遵守。比如鬧鐘響了就需要起床了,每天看5個動畫片,週末可以多看5個。每天學習識字,看繪本等等。孩子剛開始執行的時候會很牴觸,不願起床,不想關電視。這個時候,我會把我們制定的規則跟他說一遍,讓他自己去執行,雖然有時候他不情願,但是這個規則,他之前是同意的,所以他就會去執行。

如果,他不想執行或者耍賴,那我會強制執行,如果他哭鬧,可以和他講道理,但是絕對不會妥協。慢慢的就給孩子建立了遵守規則的習慣。

在嚴格的同時,當然也要給孩子一些小小的驚喜。比如,今天他有一件事表現得特別好。可以獎勵多看一會電視。但一定要給他講清楚,是什麼原因獎勵給他的。這樣一張一弛,就能很好的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2、規範零花錢的應用,不能無限制的滿足!

孩子小的時候也是看到想要的東西就給買,不給買就哭鬧。後來等到了四歲以後,開始慢慢的限制他的要求。就按李玫瑾教授講的當沒有得到滿足哭鬧時,就讓他哭鬧,不發火,也不妥協!等他不哭了,再交流、商定。四五歲的時候,我們是採用的是他想要的東西說過3、4次以後,再給他買。去商店或者超市時,提前商定,買一個玩具,2到3中零食。現在六歲了,我採取的是每次去超市,或者出去遊玩時,給他30元的零用錢,讓他自己支配。還給他買了一個存錢罐。他花不了的零用錢自己存儲起來。現在,孩子會根據自己的喜愛去支配他的零用錢,不會亂花。而且,自己買回來的東西特別的珍惜。

3、最重要的一點,身體力行、言傳身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很多的行為習慣都是從我們父母身上學來的。生活中,我們做父母的尤其是跟孩子相處時,一定要言出必行,以身作則。吃飯時,父母都會“光盤”,孩子慢慢的也會知道“光盤”不浪費!家務活積極的去幹,孩子也會被帶動。慢慢的習慣上做家務!

希望這幾點建議能對您有所幫助。家庭富裕是我們父母努力奮鬥的結果!可以豐富孩子的生活!但不要慣養孩子的慾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