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不得不嘗的8道閩菜,不要半夜看!每道都饞的不行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盛產的食材,最終也被製作成幾代都傳延至今的美食,這便是美食的傳承。

今天小編為大家總結了在福建不得不吃的八大美食,每種都很驚豔,不要半夜看,每道都饞的不行,一起來看看你吃過幾道?

福建福州:洪瀨雞爪

洪瀨雞爪是漢族閩南傳統風味小吃.產於福建省南安市洪瀨鎮.由雞爪、調味粉和適量辣調適而成,然後經過熱蒸和熱炒。

雞爪口感潤滑;口可清香;口味微辣;口感滑韌;雞爪抓在手上不粘手,口感很有彈性。

在福建不得不嘗的8道閩菜,不要半夜看!每道都饞的不行

福建廈門:鼓浪嶼綠豆糕

鼓浪嶼當地綠豆糕的生產始於1922年,最早是由廈門大同路的“肖瑞薑餅家”經營,抗戰時遷到鼓浪嶼,之後,綠豆糕的製作工藝得以繼承。現在,鼓浪嶼綠豆糕已成為茶點和饋贈親友的佳品。

在福建不得不嘗的8道閩菜,不要半夜看!每道都饞的不行

福建廈門:青津果

青津果,是廈門的一種特色小吃,以橄攬為原料,配以中藥甘草、糖水製成,甜酸適度,鹹淡可口,芳香四溢,真可謂“青果沾唇口腔新,餘甘饒喉脾胃津”。

在福建不得不嘗的8道閩菜,不要半夜看!每道都饞的不行

福建福州:泉州滷鴨

滷鴨應該算是流行最為廣泛的小吃品種了。全國各地的滷鴨風味各不相同,其中,最能代表泉州特色的要數洪瀨滷鴨。

泉州滷鴨成功的秘訣,在於原料色澤金黃透紅、光亮;淋上配料,潤滑多汁,滷香四溢;吃起來肉質緊實細膩,口感韌而不老,且香味入骨,食用後口齒留香。以色、香、味俱全的特色。

在福建不得不嘗的8道閩菜,不要半夜看!每道都饞的不行

福建寧德:阿達元宵

阿達元宵,是霞浦縣的傳統小吃,以料精、味美、湯清、色白著稱,元宵丸外殼用糯米加三成淨冬米,餡用二刀後腿肉,配上等醬油、蝦米、蔥頭油、白糖、味精等,現設在茶亭頭的飲食店仍經營元宵丸。

“阿達圓宵”,製作者劉祖達、乳名阿達,霞浦城關萬賢街人,十六歲從藝,二十歲起獨立營業,前後有30多年的歷史。筆者在八十年代向阿達嫂(阿達老伴)瞭解採訪,“阿達圓宵”的特點是精工細作,用料講究,貨真價實,童叟無欺。阿達當年製作的元宵丸,皮(外殼)用純術米加三成淨冬米,心(餡)用二刀後腿肉,配上鰲江豆油,門歧蝦米,再加上蔥頭油、味精等,每天上午磨粉拌料,下午邊捏邊出售,晚上開夜市。

在福建不得不嘗的8道閩菜,不要半夜看!每道都饞的不行

福建三明:寧化魚生

魚生,又名生魚膾,是寧化的傳統名菜,歷史悠久。

魚生不僅是寧化的名吃,也是中國的傳統名菜,至今已有3000餘年歷史了,魚生在中國史書記載中稱為“膾”或“鱠”,因此,魚生又被成為生魚膾,《詩經》中“庖鱉膾鯉”即是明證。

在福建不得不嘗的8道閩菜,不要半夜看!每道都饞的不行

福建莆田:興化米粉

興化米粉,是福建莆田傳統的漢族名點,又是中國最早的快餐之一,白如雪,細如絲,略有米香味,乾脆可貯藏,價廉物美,名揚海內外,尤為海外僑胞所喜愛。

米粉產地以莆田縣黃石鎮西洪和清江兩村為主,興化米粉的特點,條細而勻,色澤潔白,輕鬆晶瑩,煮炒易熟,湯幹均可,飲食便利,獨具一種風味。

在福建不得不嘗的8道閩菜,不要半夜看!每道都饞的不行

福建南平:峽陽桂花糕

峽陽桂花糕,是閩北一帶的特產,製作已有100多年曆史,蜚聲海內外。

峽陽桂花糕的特點是配料獨特,油潤不膩,入口不澀,吞嚥酥滑,甜中有鹹,香裡帶涼,倍受人們的喜歡,成為居家旅行、饋贈好友的佳品,盛譽百年。

在福建不得不嘗的8道閩菜,不要半夜看!每道都饞的不行

生活中唯有美食和愛不能辜負,上面這8道福建必吃美食你吃過幾個?最喜歡哪個呢?歡迎留言評論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