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說相武丁

楊洪基-滾滾長江東逝水.mp33:24

來自舊時樓宇冰河夢


盤庚之後,中經二帝,又出了一個著名帝王——武丁。

武丁早年生活在民間,深知稼稿艱難,民眾疾苦。他自即位之日起,就思念振興國勢。可是,身邊的近臣貴族多半腐朽無能,沒一個可當重任,起初數年,他很少發號施令,政事聽任卿士裁決,自己則暗暗地觀察國風優劣、官民良莠以及其他得失成敗。


傅說相武丁


武丁思賢若渴,睡夢中曾遇見一個聖人。他讓人按著夢中形象四處尋找,宮內宮外,群臣百吏查了個遍,也未找到。隨後,又讓百工到野外訪尋,在名叫傅險的林巖深處,遇見一個奴隸正在築路,其舉止談吐,恰恰與武丁所夢相合。眾人急忙把他拉入宮中。武丁與此人談論國事,果然滿腹經綸,遂破格擢之為相。因他單名“說”字,又曾住在傅險中,遂定姓名為傅說。有人說武丁早已選中傅說,只因他出身卑賤,擔心人微言輕,難以發揮作用,又恐怕他非親非故,遭到貴族們群起反對,所以利用殷人信鬼的弱點,做了個託夢求賢的圈套。此說不無道理。


傅說相武丁


武丁、傅說勤修內政,天下大治。趁著國力鼎盛,武丁接連對外用兵,西征黃土高原上的鬼方、羌方,南擊長江流域的荊蠻,東伐準、泗一帶的夷方,動輒出兵3500人以至1萬餘人,有的戰爭持續三年左右。這些戰事遏止了周圍落後部族的襲擾,對開發祖國的邊遠地區有著積極作用。


傅說相武丁


武丁一朝,達到了商朝歷史上的全盛時期。因此,武丁被諡為商朝“高宗”所謂“高宗諒間,三年不言”,被歷代統治者引為靜觀時局、積蓄實力、待機而動、最後一舉成功的楷模;而傅說則被視為中興名相,其聲譽與伊尹不分伯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