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的信號已經出現,穩住這個行業才能穩住中國經濟

危險的信號已經出現,穩住這個行業才能穩住中國經濟

【這是雪貝財經的第157篇原創文章】


拯救基本盤


作者:尼莫

編輯:老胡


董明珠最近出現在了央視的屏幕上,主持人問她:對於格力這樣的大企業,整整一個月的銷售額是零,這意味著著什麼?


她回:損失了兩百個億。


雙方冷場了幾秒鐘後,主持人好像才明白了2後面有多少個零,她喪氣地喊了一句:


天啦!


格力電器上一次被認為業績“暴雷”還是在20年前,在2000年的半年報中,其歸母淨利潤同比減少29%。但是,在2020年的第一季度,其歸母淨利潤要同比下降70%到77%。


要知道,這是中國製造業裡最優秀的公司之一,在空調市場上佔據了全球最大的市場份額,可以說它甚至代表著是中國製造業的基本盤。


和疫情一樣,經濟的冷暖也無人可以獨善其身。全球市場需求的減弱終於沿著貿易路線從美國、歐洲和中國的各個角落延伸到了工廠,讓最廣大的藍領們開始遭受損失。


雖已有預期,但現實還是要殘酷得多,即便是格力這樣被投資者看作是逆週期的消費龍頭,週期性行業的處境難以想象。滬深兩市已經有近160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一季度業績預告:


只有三成的公司實現了同比增長。


上市公司業績歷來是宏觀經濟的稱重器,誤差極小,跟蹤精準。一季度中國GDP已經減速到負增長,同比回落到負6.8%。


製造業業績局部落敗的原因很簡單,如格力所坦白的一樣:需求無法被滿足,安裝工人無法進入小區;所有的需求同時也在萎縮。


雖然疫情總會過去,但需求的恢復是漫長的。格力的處境恐怕是第二點起了主要作用。


如今,世界上經濟體量最大和經濟增長貢獻最多的兩個國家同時處於困頓。


中國一季度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降了19%。而大摩預計,美國經濟在2季度年化將萎縮近40%,歐洲經濟的萎縮幅度也將超過30%。


僅在單個季度所造成的全球經濟總損失,相當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四個季度累計造成的總損失。


歐美經濟跳下懸崖,順手把中國的出口也拽下。


因此,即便是中國國內的復產復工率達到100%,也無法把產品賣給需求斷崖式下跌的買家。即便是人民幣大幅貶值,原價打個九折,也無法刺激歐美的購買慾。


外需如果持續疲軟,勢必將給中國的出口和就業帶來二次衝擊。消費在一季度已經撲街,出口也下降了11.4%,但是由於全球訂單的滯後效應,出口將在二季度繼續釋放對經濟的衝擊。


按照大摩測算,今年中國出口增速可能被下拉20個百分點,疊加對於就業和收入的傳導,將拖累GDP增速3個百分點。


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已有兩駕不堪重負。即便如此,政府似乎沒打算放棄增長目標。3月27日的政治局會議重申了基調: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發展目標任務,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這意味著,2020年依然必須取得至少5%的GDP經濟增速。


投資是最大的頂層設計。但過去數十年的傳統路線都放在了兩個領域:一個是房地產,另一個是基建。


在“房住不炒”的最高綱領下,前者再無可能獲得大水漫灌,基建成為了工具箱裡的唯一可用選項。


因為,我們有過成功經驗。


2008年底,中央啟動了四萬億財政擴張計劃,結果是2009年基建投資同比增長42.16%,規模達到54695萬億元。效果也確實立竿見影,2009年GDP增速達到9.1%。


只是這一次,基建並不再是鋼筋水泥。2009年的“老基建”帶來的是鋼鐵、有色和機械的復興,但產能過剩至今未能完全扭轉,在供給側改革仍在途中的背景之下,路徑如果繼續依賴,帶來的必然是低水平重複建設。


決策層已經決意不走老路,發改委在稍早前已經提出,要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5G網絡、數據中心和工業互聯網就是“新基建”的水和電、煤和油,更是實現從零到一突破的重要生產工具。


但是,雖然滿足新基建需求的供給方眾多,但能夠為其提供軟硬件支持、服務和一體化解決方案的企業,眼下依然寥寥無幾,更不用說為新基建提供出海的資源和渠道支持。


幾天前,在聯想集團的全球誓師大會上,楊元慶發出了一個信號,這家全球化較為成熟的企業打算抓住這一輪機遇。他提出了要在未來的十年裡,把服務和解決方案打造成聯想新的核心競爭力,並以此為導向,把智能化轉型推向深入。


簡單來說,聯想希望成為新基建下智慧基建的核心提供商,包括服務,這也是聯想下一個十年的重要角色。


每個行業龍頭都有其獨特的資源稟賦,聯想是軟硬件的一體化能力、以及在此基礎之上的雲、數據化和解決方案的供應力。


這和楊元慶早前提出的3S戰略(Smart IOT,智能物聯網設備;Smart Vertical,智能基礎架構;Smart Vertical,行業智能),也與新基建的大數據中心、5G網絡等項目有著一致的供需匹配。


面對無比糟糕的全球新常態,我們還是回到了最樸素的真理: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這也是各行業龍頭髮揮其自身資源稟賦和競爭優勢的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